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波 《山东医药》2002,42(1):23-24
巴曲酶是一种降纤溶栓药物 ,为观察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我们用其治疗 3 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 6 5例患者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 ,发病在 2 4小时内 ,均经头颅 CT检查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 ,无治疗禁忌症 ,无严重心、肝、肾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3 5例 (男 2 1例、女 1 4例 ,年龄 3 6~ 70岁、平均 5 8.5岁 ) ,对照组 3 0例 (男 1 7例、女 1 3例 ,年龄 3 8~ 6 9岁、平均 5 9.3岁 ) ,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无显著差异 (P>0 .0 5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病人白介素-6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免疫学的关系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1-3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白细胞介素 -6(IL -6)介导的炎症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用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病人的IL -6的方法 ,来了解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 3 0例 ,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经CT和 /或MRI证实 ,发病 2 4h入院者 ,同时除外感染、肿瘤及免疫性疾病。急性脑梗死组 3 0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9…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梗死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发病率不高,据文献报道发病率约3%~33%,病死率高达66.7%[1]。对本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科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继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69岁,主因"间断胸闷、发憋半月,加重10 h"于2015-3-22入院。患者半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部憋闷  相似文献   

4.
丹奥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是一种高效强力的血栓素 A2 ( TXA2 )合成酶抑制剂 ,近年主要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 2 0 0 0~ 2 0 0 1年 ,我们对 1 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丹奥治疗 ,并检测其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 ( CVA)变化 ,旨在探讨丹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 1 0 0例患者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 ,丹奥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43~78岁 ,平均 62 .2岁。常规组 5 0例 ,男 2 5例 ,女 2 5例 ,年龄 46~ 76岁 ,平均 60 .1岁。均按 1 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 [1] ,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病毒性心肌炎 (VMC)发病率逐年增高[1] ,其发病机制普遍认为是病毒直接损害心肌或由于病毒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所致[2 ] 。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甚至休克 ,危害较大 ,由于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目前儿童及青年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 ] ,现应用美乐心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3 6例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病人 ,均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4] 。入院后采用抽签办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 6例 ,其中男 16例 ,女 2 0例 ;年龄 13岁~ 3…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是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 ,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1] ,常因肺部感染而急性发作 ,笔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2 4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 2 0 0 1年— 2 0 0 2年住院的肺心病病人 49例 ,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 1997年上海市 ) ,均以急性加重期入院 ,其中男 3 4例 ,女 15例 ,年龄 65岁~ 84岁 ,平均 68.8岁 ,病程 8年~ 2 2年。心功能Ⅱ级 4例 ,Ⅲ级 11例 ,Ⅳ级 3 4例。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7.
速避凝合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避凝为低分子肝素的商品名 ,是一种抗凝剂 ,血塞通为中药制剂。我们于 2 0 0 1年 2月至2 0 0 3年 5月 ,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 2 3例随机分成速避凝组、血塞通组和两药合用组以观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出凝血的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1 1 入选标准 :1 2 3例入组病人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 ,且均经头颅CT证实。起病在48小时以内 ,均为首次发病。本组治疗前未作溶栓、抗凝及血液稀释等治疗 ,并排除以下疾病 :(1 )出血性脑梗死 ,(2 )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的最佳切人时机。[方法]将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ENl组、EN2组和EN3组,分别于入院后2~3d、4~6d和7~9d开始肠内营养,并于人院后第10天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液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胰蛋白酶原激活肽、D-fL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活性,并将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除EN3组G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其余各组Amy、LPS、CRP及TAP水平均显著降低;ENl组D-fL酸水平及DAO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EN2组D-fL酸水平最著降低。ENl组改善以上指标的程度最著高于EN3组。[结论]入院后2~3d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最佳切人时机,治疗效果优于后期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孙锋 《山东医药》2001,41(9):37-37
近年来 ,常规剂量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已得到确认。我们采用大剂量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50例 ,并与常规疗法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50例患者 ,男 2 7例、女 2 3例 ,年龄 48~ 78岁、平均 62 .8岁 ;对照组 48例患者 ,男 2 5例、女 2 3例 ,年龄 50~ 76岁、平均 65.3岁。两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且均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 ;2发病 2 4小时以内 ;3未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均排除出血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 (acutecerebralinfarction ,ACI)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对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的载脂蛋白 (apo)B的研究[1] ,近年来屡有报道。本文对 387例脑梗死患者的apoB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apoB和apoA1、血脂的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急性脑梗死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CT和 (或 )MRI证实 ,387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30例 ,女 1…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表明白细胞、血糖与脑卒中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为了探讨白细胞、血糖在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本文着重从头颅CT显示的脑梗死范围对 3 3 3例急性脑梗死的白细胞、血糖变化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6年 3月~ 1999年 9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3 3 3例 ,经头颅CT证实 ,并符合第三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年龄 61~ 82岁 ,平均76 3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 3h~ 5d ,平均3 5d ,均无糖尿病、感染及血液病史。1.2 方法 均于入院后次日晨起禁食 ,取肘静脉血 ,查白细胞计数及空腹…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时 ,脑内释放分子量 3 3万凝血因子III,参与外原性凝血酶激活物的形成 ,激活因子X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使血液凝固。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抗凝作用 ,对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1,2 ] 。我院自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 ,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 3 7例 ,女 2 9例 ,年龄 40~ 80岁 ,平均 66± 6.78岁。本次治疗前均未作溶栓抗凝及血液稀释等治疗 ,患者无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 ,均为颈内动脉系统首次梗死 ,病程在 48小时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102例颈动脉斑块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3粒/次,3次/日,连用4周,观察入院时及治疗2周、4周后两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梗死体积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梗死体积较对照组缩小(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梗死灶缩小方面优于常规治疗,其原因可能与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后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如凝血酶 -抗凝血酶 复合物 (TAT)及凝血酶原断片 (F1 2 )显著增高。抗凝治疗可改善高凝状态、抑制血栓扩大、阻止脑缺血半暗带的进一步损害 ,并有利于侧支循环尽早建立 ,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1]。肝素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出血并发症较多。近年来 ,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兴趣 [1,2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们用速避凝治疗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并观察了其对患者甲襞微循环(Nf M)、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急性脑梗…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治疗军团菌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对军团菌肺炎 (Lp)的抗感染疗效 ,我们于1998- 0 2~ 2 0 0 1- 0 3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 2 1例嗜肺军团菌肺炎 ,并与红霉素进行对照 ,取得满意疗效 ,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1例患者中 ,男性 14例 ,女性 7例。年龄 18~ 64( 4 2 2± 12 1)岁 ,其肺部基础疾病为慢性支气管炎 3例 ,支气管扩张 1例 ,支气管哮喘 2例。病例诊断依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 1992 - 0 4制定的军团菌肺炎诊断标准 (试行 ) [1] 而确诊。1 2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应用下列抗生素进行治疗。  阿奇霉素组 :11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科近年来应用先力腾 (头孢布烯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82例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2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 ,男性 5 4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2 3- 82岁 ,平均 5 7.3岁。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6例 ,细菌性肺炎 2 4例 ,支气管扩张 2例 ,支气管哮喘 5例 ,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并感染共 45例。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根据 1979年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 [1 ] ;慢性肺心病根据 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 ]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均…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从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采用丹奥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男73例,女47例,年龄46~81岁,平均(65±7·09)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除外出血性脑梗死。其中脑叶梗死38例,基底节梗死82例,无脑干、小脑梗死及栓塞引起的大面积梗死。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小于72小时,入院前未经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MDM)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 h内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住院患者58例,将38例扩散加权成像(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7分的患者分为MDM阳性(MDM-P)组,20例DWI-ASPECTS 7分的患者为MDM阴性(MD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72 h后NIHSS评分增加≥4分)及预后良好[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2分]情况。将出现END的21例患者纳入END(+)组,未出现END的37例患者纳入EN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至治疗时间、再灌注治疗及MDM-P情况,并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M-P对END的影响。结果 MDM-P组和MDM-N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在入院NIHSS评分[3(2,12)分比11(4,26)分,Z=-2. 434]、DWI-ASEPCTS[8 (7,8)分比4 (3,5)分,Z=12. 950]和END比例[47. 4%(18/38)比15. 0%(3/20),χ~2=5. 94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END(+)组和END(-)组一般资料和入院至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再灌注治疗[42. 9%(9/21)比67. 6%(25/37),χ~2=3. 372]和MDM-P[85. 7%(18/21)比54. 1%(20/37),χ~2=5. 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将再灌注治疗和MDM-P纳入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DM-P(OR=4. 914,95%CI:1. 158~20. 860,P=0. 031)是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MDM-P可以独立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指导再灌注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可使患者病情加重 ,其死亡率高达 80 % [1] 。近年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 4 2例 ,与同期使用法莫替丁治疗的 36例相对照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 :(1)经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2 )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 ;(3)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 1~ 7d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奥美拉唑治疗组 4 2例 ,男 2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6 1 8岁 ,其中脑出血 2 9例 ,脑梗死11例 ,脑…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降纤酶治疗 7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 2 4例 ,并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1 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5月间 5 0例脑梗死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 ,并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CT)和 /或磁共振成像 ( 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男 1 1例 ,女 1 3例 ,平均 75± 4岁 ,最大 87岁 ,对照组 ,男 1 2例 ,女 1 4例 ,平均 76± 5岁 ,最大 89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无显著差异。1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开始用药时间均在发病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