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及评价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在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成人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患者各3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治疗,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量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隔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治疗7,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浅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7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72.08±7.36)%VS(55.27±6.73)%,(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03±2.65)d VS(13.14±3.21)d,(P<0.05)];深Ⅱ度烧伤患者中,治疗组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3.78±9.05)%VS(62.24±7.97)%,(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6.15±3.63)d VS(22.89±5.17)d,(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7.17±1.45)VS(9.19±2.32),(P<0.05)];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合素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急诊清创覆盖包扎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9例。烧伤面积为5%-36%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深度为浅Ⅱ度或深Ⅱ度。按照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急诊清创覆盖包扎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包扎疗法。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浅、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4±1.1)d、(18.5±3.2)d;对照组浅、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2±2.4)d、(24.1±4.2)d。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Ⅱ度创面病例只有2例发生局部创面感染,感染率为4.3%;对照组有4例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为17.4%。观察组创面感染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急诊清创覆盖包扎Ⅱ度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轻,创面感染率较低,愈合时间短,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烧伤创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贤君 《广西医学》2016,(7):1015-1017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促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6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活血、营养、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及局部清创,对照组局部清创后用含生理盐水纱布包扎覆盖创面,观察组给予适量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于创面,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包扎创面,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评分、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VAS均降低,并且观察组 VAS 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个月、2个月时,观察组 VSS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够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有利于创面组织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4.
吴丽谨 《中国热带医学》2007,7(5):727-727,740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创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132例烧伤患者(即214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69)d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d愈合;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8.10±2.72)d愈合,对照组(21.2±3.64)a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是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荆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适用于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等创面,且该药应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医用炭粉湿巾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8)用医用炭粉湿巾进行治疗,对照组(n=28)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2组均体液渗出期换药1次/d,其后1次/2d,直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瘢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5±2.05)d,对照组为(20.83±3.73)d,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和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炭粉湿巾治疗烧伤效果要优于传统的磺胺嘧啶银,不仅缩短治疗时间,而且降低了感染率和瘢痕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复方磺胺嘧啶银胶原蛋白烧伤膜,并考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交联法制备复方胶原蛋白膜,利用SD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外用胶原蛋白烧伤膜对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后得到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和具有弹性的凝胶膜状物。胶原蛋白膜可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溶脱,烧伤创面愈合,实验组大鼠组织羟脯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胞DNA周期变化,实验组在烧伤后5、7、10天G0/G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而S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烧伤创面含水量在烧伤后24、36和48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银胶原蛋白烧伤膜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式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采用随机抽取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烧伤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VSD。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变化、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血常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76.5±4.8)%]、创面愈合时间[(18.9±2.6)d]、瘢痕生长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67.8±4.1)%、(23.9±2.8)d、33.3%、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2.038,χ2=4.81、5.96,均P〈0.05)。结论:早期行联合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患儿可有效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加创面愈合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组织生长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人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深Ⅱ度烧伤削痂后的创面。方法将8(j例烧伤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1%~93%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组)40例,传统保痂组(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及并发症情况,治愈患者经过2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疤痕增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途创面不需换药,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平均(13.8±2.6)d,而对照组愈合时间(18.2±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疤痕增生较对照减轻或无疤痕。结论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覆盖Ⅱ度烧伤削痂后的创面疗效显著,能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疤痕增生,降低烧伤感染和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发生,同时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肛裂切除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创面换药对肛门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肛裂术后创面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创面;对照组:创面常规换药。分别观察肛裂术后2d、5d、8d创面换药时肛门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肛裂患者全部治愈,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2d[(4.58_+0.60)VS.(5.00+0.58)]、5d[(3.00±0.31)VS.(3.91±0.63)]、8d[(1.73+0.20)VS.(3.12±0.50)]换药时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5~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肛裂切除术后用于创面换药可以减轻患者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SD-Ag与MEBO治疗面、颈部烧伤的疗效。方法:108例面颈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治疗(MEBO对照组)和磺胺嘧啶银悬浊液+温润烧伤膏治疗(SD-Ag+ME-BO治疗组)两组,其中MEBO对照组48例,SD-Ag+MEBO治疗组60例。结果:治疗组在促进创面愈合[SD-Ag+MEBO治疗组,浅Ⅱ度缩短疗程(1±0.4)d,深Ⅱ度缩短疗程(3±0.9)d,Ⅲ度缩短疗程(4±0.4)d]、抗感染、减少瘢痕形成(浅Ⅱ度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深Ⅱ度瘢痕形成率10%,对照组瘢痕形成率18.75%,治疗组Ⅲ度瘢痕形成率6.67%,对照组12.5%)等方面效果满意。结论:SDAg+MEBO治疗面、颈部烧伤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彻底削痂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削痂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创面愈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但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后3个月时瘢痕增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优1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5例、良8例、差7例,优良率为65.0%,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能明显减少创面出血、提高创面愈合效果,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小儿轻中度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的120例四肢皮肤深Ⅱ度烧伤的小儿患者,按创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两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组(观察组)与凡士林油纱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每日治疗1次,直到创面封闭。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6.64±2.58)d,有5例瘢痕形成。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82±2.23)d,有17例出现瘢痕增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小儿轻中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满意,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康丽烧伤膏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大白兔制成18%Ⅱ度烧伤模型,观察康丽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以及对肉体组织生长,体重的影响,并以麻油作对照。结果 伤后第10d康丽烧伤膏治疗组有1只创面愈合,第20d,6只创面愈合,占85.8%(6/7),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8.6%(2/7),并有增长体重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P<0.05)。结论 康丽烧伤膏有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和增加体重及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兵 《西部医学》2012,24(3):561-56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方法对68例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一患者两处深度相同、部位相应的创面进行自身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创面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EGF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愈合时间及细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浅Ⅱ度烧伤创面观察组愈合时间为(9.3±1.2)天,对照组为(13.1±3.5)天;深Ⅱ度烧伤创面中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5.1±3.0)天,对照组为(20.7±2.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hFGF能够有效促进浅、深Ⅱ度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德赛恩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常规消毒清创,观察组外用德赛恩液体敷料,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锌软膏,疗程均为28天,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7天和14天时的创面完全愈合率和疼痛评分,并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的创面愈合率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赛恩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能更有效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体对照法,在32例患者身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残余创面,一分为二后随机分为两组,同步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部位应用百克瑞纱布换药治疗,治疗组部位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率、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并对受试者在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及有无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6.23±1.27)d vs(19.48±1.5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的第7、14、21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58.27±16.43)%vs(43.12±15.65)%,(88.47±11.76)%vs(65.23±12.45)%,(97.08±1.61)%vs(96.17±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常规外用抗感染药物百克瑞纱布相比,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有效加速深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愈合速度,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细菌感染,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5,24(4):481-48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患者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EGF对A组56例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烧伤患者及B组35例深Ⅱ度创面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A组试验组(A1)浅Ⅱ度、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10±2·20)d、(17·25±3·40)d,对照组(A2)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20±3·35)d、(21·68±4·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组试验组(B1)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68±3·10)d;对照组(B2)平均愈合时间为(17·45±3·50)d,两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用rhEGF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Ⅱ度创面的愈合,但对于深Ⅱ度创面,宜于烧伤后第6天使用rhEGF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瘢痕情况以及治疗后1、2周的创面愈合率,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对照组瘢痕指数为(6.24±1.73),观察组瘢痕指数为(4.1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56±2.31)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29±1.7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2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3.15±5.89)%、(82.58±7.49)%,均低于观察组的(45.28±4.65)%、(95.63±3.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优拓与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深II度烧伤疗效。方法 60例深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rhGM-CSF联合优拓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度及愈合后疤痕增生情况。结果 rhGM-CSF联合优拓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rhGM-CSF联合优拓治疗组的愈合时间(15.1±2.0)d明显短于对照组(20.7±2.3)d,平均愈合时间提前3~5d;患者疼痛度明显减轻[VAS评分分别是(1.45±0.08)和(3.63±0.14)];1年后随访rhGM-CSF联合优拓治疗组疤痕增生明显较轻。结论rhGM-CSF联合优拓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确切。患者愈合时间短、疼痛度减少、愈合后疤痕增生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探讨其在头面部特殊部位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周口市烧伤医院收治的86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覆盖创面行半暴露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暴露治疗。比照两组患者用药后创面疼痛持续时间、炎症情况、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疗中创面炎症反应轻。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9.2±3.5)d,明显短于对照组(25.1±3.8)d。治疗组愈后色素沉着、脱失及瘢痕增生发生率降低。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用于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能够有效地杀灭创面细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有较好地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