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3个月时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水平与生长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135例,包括A组足月适于胎龄儿(AGA)37例,B组足月SGA32例,C组早产AGA36例,D组早产SGA30例,到3个月时,成功随访的共115例;在出生48~72h和3个月时,晨8∶00~9∶00喂奶前采血,并测3个月时体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H、IGF-1、IGFBP-3浓度。结果:出生时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在足月SGA、早产SGA分别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AGA)、早产AGA(P〈0.05);3个月时的体重、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在足月SGA、早产SGA分别明显低于足月AGA、早产AGA(P〈0.01);3个月时血清GH、IGF-1、IGFBP-3浓度明显高于出生时(P〈0.05);3个月时血清GH、IGF-1、IGFBP-3分别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个月时SGA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较低,可能是生长发育落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玲  张霞  邓彦东  张红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8):1213-1214,1217
目的 研究足月胎儿肱骨头皮下软组织厚度(HSTT)、胎盘重量、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 取51例正常妊娠妇女,根据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LGA)15例、适于胎龄儿(AGA)26例和小于胎龄儿(SGA)10例.产前行B超测量足月胎儿HSTT;产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脐血瘦素水平,同时测量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等4项指标.结果 (1)同AGA组相比,LGA组和SGA组的足月胎儿HSTT和脐血瘦素水平均明显增厚(升高)和变薄(降低),除AGA组与SGA组的脐血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2)足月胎儿HSTT、胎盘重量、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4项指标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B超测定足月胎儿HSTT可预测新生儿体重;足月胎儿HSTT、胎盘重量、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4项指标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对正常足月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大于胎龄儿(LGA)的脐血脂联素及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探讨其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筛选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SGA)、AGA和LGA各30例,于新生儿娩出后即刻各抽取产妇及新生儿静脉血5mL,测血脂联素水平及进行血脂分析。结果 3组新生儿的脐血血脂TG、TC、LDL-C及HD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的脐血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GA组高于AGA组(P〈0.05),AGA组〉SGA组(P〈0.05)。对90例足月新生儿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身长(r=0.374,P=0.0024)、BMI(r=0.452,P=0.0013)、胎龄(r=0.382,P=0.0021)呈正相关,与脐血血脂水平无显著相关,与母血脂联素、血脂水平及孕前BMI、孕时BMI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应对SGA以及脂联素水平较低的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研究,进一步探讨新生儿脂联素水平的远期意义,并监测该群体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会为早期预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放射法测定146名新生儿脐血中IGF-Ⅰ和IGFBP-3的含量.结果:(1)适于胎龄儿(AGA)脐血中的IGF-Ⅰ和IGFBP-3的水平均低于大于胎龄儿(LGA)(P<0.001和P<0.05),高于小于胎龄儿(SGA)(P<0.01和P<0.001);(2)男女新生儿脐血中IGF-Ⅰ和IGFBP-3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出生时身长、体重、双顶径、足长和胎盘重量这5个生长参数均与IGF-Ⅰ和IGFBP-3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4)AGA、LGA脐血中IGF-Ⅰ和IGF-BP-3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01),但这种相关性在SGA中不存在(P>0.05).结论:IGF-Ⅰ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为宫内发育迟缓儿生后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促胎儿生长作用及其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瘦素、胰岛素和IGF-1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LGA)组19例,适于胎龄儿(AGA)组65例,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结果:(1)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57,P<0.01),其中L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为(13.38±6.75)μg/L,显著高于AGA组(7.40±4.45)μg/L;SGA组(2.79±1.54)μg/L低于AG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脐血胰岛素和IGF-1水平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和0.35;(3)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1),脐血瘦素与IGF-1水平之间元相关关系(r=018,P>0.05).结论: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瘦素和胰岛素对胎儿体重有双向调节作用,IGF-1和瘦素具有各自独立的调控胎儿生长发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背景 出生后2年是小于胎龄儿(SGA)完成追赶生长的关键时期,其生长与适于胎龄儿(AGA)相比具有特殊性,但目前尚缺乏对于早期SGA随访的指南,对于早期SGA生长特点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SGA出生后2年内的体格生长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出生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且出生后2年内定期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SGA,以及同期出生的足月AGA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年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曲线,结合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分为足月SGA组(n=147)、早产SGA组(n=42)、足月AGA组(n=164),分别在出生时、3月龄(±7 d)、6月龄(±7 d)、12月龄(±14 d)、18月龄(±14 d)、24月龄(±14 d)测量其体质量、身长、头围,经Z值转换后分析其生长水平及生长速度。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时间对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值(BMIZ)、年龄别头围Z值(HCZ)存在交互作用,且主效应显著(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3组间WAZ、LAZ、BMIZ、HC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WAZ、LAZ、BMI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WAZ、LAZ、HCZ小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BMIZ小于足月AGA组,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BMIZ小于足月AGA组(P<0.05)。3组间0~3月龄、>3~6月龄、>6~12月龄?WAZ,>3~6月龄、>6~12月龄?LAZ,0~3月龄、>6~12月龄?BMIZ,>3~6月龄?HC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W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6月龄?W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6月龄、>6~12月龄?L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6~12月龄?BMIZ高于足月AGA组,早产SGA组0~3月龄?BMIZ高于足月SGA组,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HCZ高于足月AGA组(P<0.05)。3组间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追赶生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追赶生长率大于足月AGA组(P<0.017)。3组间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身长量追赶生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身长追赶生长率大于足月AGA组(P<0.017)。结论 出生后1年SGA体质量、身长加速生长。0~3月龄以体质量追赶为主,身长发生追赶时间落后于体质量,头围追赶主要在出生后6月龄内。而早产SGA的BMI在早期增长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7.
小于胎龄儿(SGA)是指由宫内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引起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其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值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正常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在我国发生率达7.5%,病死率是正常足月儿的8倍GA3DB1GA3DD;出生体重在第3个百分位以下,为重度小于胎龄儿.有早产小样儿,足月小样儿,过期小样儿之分,一般以足月小样儿为主,其出生体重多低于2 500 g.本研究旨在分析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AGA)血清T3、T4、促甲状激素(TSH)及生长激素(GH)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机制,为SGA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小于胎龄儿 (SGA)是指由宫内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引起胎儿生长发育障碍 ,其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值的第1 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正常平均值的 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 ,在我国发生率达 7.5 % ,病死率是正常足月儿的 8倍[1 ] ;出生体重在第 3个百分位以下 ,为重度小于胎龄儿。有早产小样儿 ,足月小样儿 ,过期小样儿之分 ,一般以足月小样儿为主 ,其出生体重多低于 2 50 0g。本研究旨在分析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 (AGA)血清T3、T4 、促甲状激素 (TSH)及生长激素 (GH)水平的差异 ,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机制 ,为SGA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早期评估IUGR的方法。方法103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三组:(1)小于胎龄儿组(SGA):30例;(2)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LGA)组:32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CHO水平。结果(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1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及LGA组(0.4907±0.1397)mmool/L(P〈0.01),而AGA组与LG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3)脐血CHO水平AGA、SGA、LGA三组分别为(1.685±0.1121)mmol/L。(1.947±0.2079)mmool/L和(1.661±0.142)mmo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脐血CHO水平与出生体重及胎龄无相关性(r分别=0.208和0.133,P均〉0.05)。(4)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与CHO无相关性(r=-0.117,P〉0.05)。结论结果提示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异常;脐血瘦素水平降低可作为判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一项客观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足月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49例近足月儿,其中小于胎龄儿(SGA)187例,适于胎龄儿(AGA)162例,比较2组患儿的围生期情况、出生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转归和随访预后.结果:SGA组患儿围产期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和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43.32%、11.23%、26.20%和18.72%,均高于AGA组(P<0.05~P<0.01);SGA组患儿胎龄显著小于、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AGA组(P<0.01);SGA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静脉营养应用率分别为45.99%、61.50%、32.09%和85.56%,均高于AGA组(P<0.05~P<0.01);SGA组患者出院时并发症痊愈率为56.14%,低于AGA组的70.54%(P<0.05),但随访1年时,2组患儿发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A较AGA患儿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低的痊愈率,同时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和宫内窘迫是造成近足月儿SGA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SGA的特点,尽早干预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孙继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01-1002
目的:探讨IGF-Ⅰ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7例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n=20),适于胎龄儿(AGA)组(n=26)及大于胎龄儿(LGA)组(n=21),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母血IGF-Ⅰ水平与脐血IGF-Ⅰ水平及胎儿体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脐血IGF-Ⅰ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1);三组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GA组高于AGA、SGA组(P均〈0.01),AGA组高于SGA组(P〈0.01);男女婴的脐血、母血IGF-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IGF-Ⅰ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提示其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而母血IGF-Ⅰ水平与胎儿体重无相关,故不能作为监控胎儿宫内发育的指标;母血脐血IGF-Ⅰ水平与胎儿性别无关,提示男女婴IGF-Ⅰ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小于胎龄儿(SGA)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0例,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每组40例。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新生儿脐血瘦素及IGF-1水平。结果 SGA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显著低于AGA组(P<0.05),血清瘦素、IGF-1水平亦显著低于AGA组(P<0.01)。瘦素和IGF-1水平均与出生体质量、身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瘦素与IGF-1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瘦素和IGF-1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和身长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脐血IGF和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IGF-Ⅰ、IGF-Ⅱ和瘦素水平,根据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将新生儿分为大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估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态。结果LGA组脐血IGF-Ⅰ和瘦素水平明显高于AGA组(12.03±1.22vs7.11±1.00,70.21±3.23vs43.48±0.96,4.03±1.12vs3.19±0.92),SGA组脐血IGF-Ⅰ和瘦素水平明显低于AGA组(2.66±1.03vs7.11±1.00,22.13±5.98vs43.48±0.96,2.34±3.63vs3.19±0.92);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LGA和AGA组脐血IGF-Ⅰ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脐血IGF-Ⅰ和瘦素胎儿的体重、身长和Rohrer’s指数存在相关性,提示IGF-Ⅰ和瘦素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母血、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母血清、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孕母外周静脉血与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成 3组 ,大于胎龄儿组 (L GA组 ) 14例 ,适于胎龄儿组(AGA组 ) 2 9例 ,小于胎龄儿组 (SGA组 ) 15例。结果 :(1) L 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为 (11.93± 6 .75 ) ng/ ml,显著高于AGA组脐血瘦素水平 (6 .81± 4 .6 7) ng/ ml,S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为 (3.2 9± 1.2 4 ) ng/ ml,显著低于 AG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母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 (γ=0 .12 ,P>0 .0 5 )。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相关 (γ=0 .74 ,P <0 .0 5 )。 结论:瘦素是胎儿生长调节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 ,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胎儿生长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共5年间在我院分娩的332例ICP孕妇的胎儿出生体重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ICP332例中,早产的发生率为29.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为5.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ICP轻度组中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大于胎龄儿(LGA)的构成比分别为3.4%、76.5%和20.7%,与ICP重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ICP不同病程组SGA、AGA和LGA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CP孕妇无慢性胎盘功能不良,对胎儿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相关围生期因素及新生儿期发病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病房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SGA作为SGA组,按胎龄分层1∶1随机抽取住院早产儿中同期入院、同胎龄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因素、患病情况,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SG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治新生儿7268例,其中早产儿2828例,早产SGA 325例,早产SGA发生率为11.49%。排除严重畸形、遗传代谢病、生后24h后入院以及病例资料不完整早产SGA 54例,最终SGA组和AGA组各纳入271例。与AGA组相比,SGA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更低,女性比例、剖宫产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围生期因素方面,与AGA组比较,SGA组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多胎妊娠、不良孕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及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个月内足月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值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及40例适于胎龄儿(AGA)于生后3d、1个月、6个月时进行血清IGF-1、IGFBP-3水平,同时测量婴儿头围、身长、体重。结果4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3d、1个月、6个月时血清中IGF-1、IGFBP-3浓度及体格生长发育值均低于适于胎龄儿(P〈0.01)。生后3d、1个月、6个月时各体格发育值与IGF-1、IGFBP-3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体格发育与血清中IGF-1、IGFBP-3浓度有密切关系。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6个月IGF-1、IGFBP-3仍存在相对低水平,体格发育落后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小于胎龄儿生后需要合理充分营养以及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脐血中脂类水平差异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1)对25例FGR患者及35例对照(对照产前诊断组)在产前经皮穿刺抽取脐血,进行脐血脂类水平检测,观察两组间这些指标的差异.(2)收集同期分娩的25例SGA(小于胎龄儿)、25例AGA(适于胎龄儿)及22例LGA(大于胎龄儿)出生时脐血,测定脐血中脂类水平差异.结果 (1)两组孕中晚期脐血脂类检测只有TC、LDL-C的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其余各值无显著性差异.(2)SGA组各项脂类水平分别与AGA、LG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正常体重儿孕中晚期与分娩期血脂水平比较,分娩期脐血中的TG、TC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均P<0.001),但LDL增高不明显(P=0.096).结论 (1)FGR组孕中期已出现脂类代谢紊乱.(2)正常体重儿分娩期较孕中晚期脐血脂类大部分指标水平均增加,说明胎儿的脂肪堆积可能在孕晚期.  相似文献   

19.
脂联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  朱银燕 《浙江医学》2010,32(3):355-358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IDJL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出生的足月剖宫产儿105例,根据出生体质量不同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20例、适于胎龄儿(AGA)组55例和大于胎龄儿(LGA)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脐血三酯甘油(TG)、总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测量新生儿生长参数(身长、体质量、胎盘重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新生儿生长参数,脐血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3组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1),由高到低依次为LGA〉AGA〉SGA,而母血脂联素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SGA组、LGA组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与新生儿体质量、BMI、胎盘重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但与脐血TG、TCH、LDL—C、HDL—C等各项血脂指标无关(P〉0.05).结论脂联素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的临床指标之一,同时为了解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趋势及预防某些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的发生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燕  唐卉  蒙玉刚  赵艳琼 《广西医学》2005,27(11):1752-1753
目的探讨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6例孕妇血清、羊水及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n=22),适于胎龄儿(AGA)组(n=46)及大于胎龄儿(LGA)组(n=28),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母血瘦素水平与羊水、胎儿瘦素及胎儿体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羊水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无相关(P〉0.05);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1);②三组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GA组高于AGA、SGA组(P均〈0.01),AGA组高于SGA组(P〈0.01);③男女婴的脐血瘦素、羊水瘦素、母血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提示其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而母血、羊水瘦素水平与胎儿体重无相关,故不能作为监控胎儿宫内发育的指标;②母血、羊水、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性别无关,提示男女婴瘦素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