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翁宁  詹慧佳 《护理研究》2004,18(12):2254-2255
焦虑和抑郁是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障碍。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大学生中抑郁的人数高达43.93%。为了解浙江中医学院护理系首届本科毕业生临床实习后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学校教育及临床带教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惠珊  郑桂琼 《全科护理》2013,11(13):1231-1232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抑郁状况。[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对43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实习末期护理本科生发生抑郁16人(37.2%),其中轻度7人,中度9人;男生抑郁的发生率为(41.2%),女生为34.6%;男生抑郁的发生率及程度均高于女生。[结论]本科实习护生抑郁发生率较高,而且男生比女生严重,因此应实习医院和学校应加强对本科实习护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实习护生对护理事业所具有的自信现状及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影响其自信的困扰因素,促进其自信的建立与增强,以便更好地完成实习,为以后迈入护理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结果:实习护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信缺乏。影响实习护生自信的相关因素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体会不到护理事业的价值感、病人与家属的不信任及不认可等。  相似文献   

4.
护生实习前焦虑和抑郁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数护生对临床实习充满新奇与担忧,她们一方面盼望进入临床,另一方面又为实习分配与临床实践担心。本调查是了解护生在实习前这种特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医学院校对护生实习前的有效教育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护生的应激能力,减少和避免实习前不良的心态影响护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帮助她们渡过特定时期,更轻松地完成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5.
132例中专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2例中专实习护生进行测评。结果:实习护生各因子均分高于全面常模,其中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等差异显著。结论: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及临床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胡翎 《当代护士》2018,(3):19-21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行为对护理教育培训的意义。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6~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的100名实习护士,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评估。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对职业防护概念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接受职业防护教育方面优于专科生。在职业防护行为中,物理性因素中仅"当患者进行床旁拍片时你是否停留在室内"项目本科生与专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性因素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性因素在"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洗手"、"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是否戴手套"两项目中本科生与专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不强,职业防护行为措施落实不到位。老师、学校以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有效措施,开展相应的实习生岗前安全培训,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以及预防职业暴露的教育和培训,确保护生能严格执行全面性的防护措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为其所在学校和医院管理实习工作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对11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地实习护生在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等5个方面的评分及在挫折感、压力感等5个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本地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学校和医院管理实习工作中,要根据每位实习护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教学工作,以此来增强心理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培训需求,为护生实习前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即将实习的12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认为实习前有必要培训,时间以2~3周为宜,需要培训的内容有护理操作技能、职业礼仪训练、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防护知识、医院概况介绍、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不同的培训内容有不同的培训方法需求。结论:根据护生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可使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培训效果,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途径,是获取临床护理经验的关键.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实习效果及今后整体护理的深入持久发展.我们对本校实习返校的120名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此举非常重要,它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和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保颖怡  钱念渝 《护理研究》2005,19(9):785-78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查量表(16PF)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对113名实习护生进行测量。[结果] 16PF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低于平均分(2 2分) ,SCL -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差异显著。[结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稳定其专业思想,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龚耀先修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实习前期、中期、后期存在差异,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实习前期中专护生和大专护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差异.实习中期中专护生和大专护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其他因子方面有差异,而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实习后期中专护生和大专护生在精神病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习护生心理有其独特性,应将素质教育融人到课堂及临床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量表对466名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压力来源依次为伦理与法律方面压力、职业危害方面压力、就业方面压力、学习与考试方面压力、人际关系方面压力、生活方面压力、环境方面压力。压力具体来源于担心护理差错事故、传染病威胁、患者及家属的暴力行为、担心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性别、在校生活感受影响实习压力。结论学校应针对相应的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实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的强弱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于2011年7~11月对120名有临床护理带教任务的带教老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强,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能力一般,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较弱.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已具备实践循证护理的正确思维方法,但在循证技能如利用信息、统计分析与科研、英语、系统评价方面需不断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时期护生实习压力来源的结构及水平,为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将于2013年毕业参加工作的100名新时期护生在实习期间产生的压力的结构及水平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新时期实习护生的压力来源为五因素结构:被认可性、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发展、现场应对和身心疲惫。结论新时期护生实习压力来源的结构及水平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临床带教者应根据新时期护生的特点对临床教学进行适当改革,以便更好地帮助护生完成心理转变和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15.
护生抑郁情绪与自我接纳心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缪群芳  陈其云 《现代护理》2006,12(19):1767-1768
目的研究护生抑郁情绪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对128名护生进行调查,检验其情绪和自我接纳及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1%的护生有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相关性。本、专科生的自我接纳程度不同,学生干部的自我接纳程度高于普通学生。结论护生的抑郁情绪与自我接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护理本科生科研实习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现行科研实习模式的特点,为提高本科生科研实习效果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9%的学生支持现有"双导师"制度;58.3%的学生科研实习时间贯穿最后1年;87.5%的学生认为科研实习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结论:现行科研实习模式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科研训练的需要,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5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282名5年制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习成绩(OR=0.601,P=0.019)、父亲性格(OR=0.637,P=0.028)和内外向(OR=0.909,P=0.002)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神经质(OR=1.189,P=0.000)、精神质(OR=1.206,P=0.000)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引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是学习成绩(OR=0.583,P=0.033)、父亲性格(OR=0.462,P=0.004)和神经质(OR=2.063,P=0.000).结论 就研究的因素而言,学习成绩、父亲性格和神经质是影响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精神质和内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实习期护生核心能力水平现状,为我国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修订及核心能力本位课程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38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习期护生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36.40±31.99)分,总均分为(2.36±0.51)分;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是法律及伦理实践(2.88±0.57)分,得分最低的是批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1.91±0.52)分,不同学历层次及是否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的护生,其核心能力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习期护生的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理教育者应转变护理教育观念,建立以专业能力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Clinical facilitation is critical to successful student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reported in this paper used an interpretive case study to explore perspectives of clinical facilitators on what constitutes best practice in clinical facilitation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Eleven clinical facilitators from South East Queensland, Australia, participated in focus groups, interviews and a concept mapping exercise to gather their perspectives on best practice. The data gather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ir prior and current experiences as registered nurses and facilitators, considering reasons they became clinical facilitators,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self-perceived adequacy of their knowledge for clinical facilitation. Analysis was through constant comparison.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d in-depth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clinical facilitators, with best practice conceptualised via three main themes; ‘assessing’, ‘learning to facilitate’ and ‘facilitating effectively’. While they felt there was some autonomy in the role, the clinical facilitators sought a closer liaison with academic staff and feedback about their performance, in particular their assessment of the students. Key strategies identified for improving best practice included educational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facilitators, networking, and mentoring from more experienced clinical facilitators. When implemented, these strategies will help develop the clinical facilitators' skills and ensure quality clinical 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