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冠心病(CHD)有增高和年轻化趋势。本文对53例临床疑为CHD的青年男性(≤40岁)息者进行冠脉造影,分析其结果.寻找主要危险因素和了解青年男性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资料和方法对象:53例男性患者均为本院1995年10月至1998的6月间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例,年龄24~40岁(平均380土互.9岁)。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用]Udki:。法.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26例):至少一支冠脉狭窄>50%者,非CHD组(27例):冠脉狭窄<50%或正常并除外X综合症者。冠状动脉判断标准‘”(直径法):①轻度<50%.②中度50%-70%… 相似文献
2.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4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45例(<55岁)和晚发组(≥55岁)303例,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男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早发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吸烟史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早发组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而早发组患者在左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第4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组(P<0.01,P<0.05).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是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早发患者冠脉病变较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国人 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其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10 8例 40岁以下 (含 40岁 )行冠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 (6 2例 )和非冠心病组 (4 6例 ) ,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多支病变多于女性 (5 8%vs 2 9% ,P <0 .0 5 ) ,冠脉病变积分高于女性 (12 .84± 5 .47vs 17.5 3± 3.16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男性性别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比值比 (OR)分别为 3.99(95 %CI 1.39~ 11.5 2 ) ,2 .0 9(95CI 1.30~3.48)和 2 .15 (95 %CI 1.16~ 3.86 ) (P =0 .0 11~ 0 .0 0 4) ;冠脉病变积分与冠心病家族史、血总胆固醇水平及男性性别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36 7,0 .416和 0 .391,P均 <0 .0 5。结论 :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男性性别对青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月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35例,女性组133例,男性组30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详细病史、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糖、血脂、吸烟、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5岁女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肥胖发生率高于相同年龄段的男性患者,≥55岁女性冠心病患者受累血管以左前降支为最常见,冠状动脉狭窄Ⅱ~Ⅲ级病变在≥55岁女性冠心病患者高于同年龄男性冠心病患者。结论中老年男女冠心病患者之间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女性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01/2009-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因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0例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冠心病组(282例)和对照组(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既往是否合并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性别、年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甘油三脂血症和糖尿病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积分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以男性多发,合并有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高水平及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确诊为冠心病的青年(≤45岁)的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83例住院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青年冠心病组和青年非冠心病组,其中青年冠心病患者54例,青年非冠心病患者29例。针对危险因素(吸烟、肥胖、家族史、高血压、血脂、糖尿病)进行分析对照。结果青年冠心病组吸烟、肥胖、家族史、高血压、LDL/HDL与糖尿病均高于青年非冠心病组(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吸烟、肥胖、家族史、高血压、LDL/HDL、糖尿病是导致青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年3月至2001年3月疑诊或诊断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70例住院病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病人年龄、吸烟量、高血压病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病程呈明显的相关(P=0.001-0.040),经多元回归分析证实:年龄、吸烟量、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99-4.892,P=0.002-0.25);结论:高龄、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58例患者分为CHD组(n=180)和对照组(n=78),分析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冠状动脉病变者180例,CHD组各种危险因素在发生频率前3位是:高龄(73.3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7.78%)、高血压(61.67%);累积病变血管共375支,好发血管依次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主干;血管狭窄程度以75%-99%为主197支(52.53%);患者多以三支病变为主71例(39.44%):CHD组的性别、高龄、合并吸烟、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F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HDL-C/TC)、LDL-C异常及FG、HDL-C/TC,LDL-C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间糖尿病发病率、HDL-C、TC、TG(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纤维蛋白原(FG)可能为CHD的危险因素,CHD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并不高,福建地区CHD的危险因素为:男性、高龄、吸烟、高血压、高FG、低HDL-C/TC、高LDL-C,冠脉的病变支数与严重程度随危险因素的个数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青年男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男性冠心病患者31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冠心病组(n=145,年龄〈45岁)和老年冠心病组(n=170,年龄〉60岁)。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冠心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青年组中的吸烟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而高血压病病史和糖尿病史方面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2)青年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而两组间TC、HDL、LDL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别。(3)青年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三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双支病变在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4)青年组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高度紧张性职业也是青年男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发病较急,多以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冠脉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比青年和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和狭窄程度,并进行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青年冠心病患者以男性、阳性家族史和阳性吸烟史者居多,其血尿酸水平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单支病变比例为高;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个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青年发生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男性、家族史、吸烟、尿酸升高发挥着一定作用;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比例较高,且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增多、狭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人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4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的68例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非冠心病组(22例),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并将危险因素加以对照。结果前降支受累率最高,为76%;男性患者中,多支病变者多于女性(P〈0.05),冠脉病变积分高于女性(11182±5144和7110±3115,P〈0.05)。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胆固醇水平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198(95%可信区间1138~11151),2109(95%可信区1间1126~3146)。冠脉病变积分与男性、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6和0.1354,P均〈0.05。结论冠脉病变男性重于女性,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家族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载脂蛋白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疑诊或诊断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 15 0例患者进行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载脂蛋白情况的调查 ;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与年龄、吸烟年限、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 (a)显著正相关 (γ=0 16 37~ 0 2 979,P <0 0 5 ) ;多元回归分析证实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与年龄、吸烟年限、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 (a)关系最密切 (F =4 32 2 5~ 12 95 6 3,P <0 0 5 )。结论 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 (a)水平是促进冠状病变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现探讨青年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同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早发冠心病。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同期96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进行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轻冠心病患者病变为单支病变为主,且主要累及前降支病变。男性、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年轻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提前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作外周大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检查,可避免或延迟年轻人罹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提高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74例临床可疑冠心病≥ 6 0岁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 ,有 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 0 %为冠心病组 32例 ;冠脉造影正常或有狭窄病变 <5 0 %的为非冠心病组 4 2例。对二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加以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病史 ,且伴特异性ST ,T变化 ,单纯T波改变者少。但两组发病年龄、应激因素无差异 (P >0 .0 5 )。冠心病组独立危险因素和促发性危险因素拥有者高于非冠心病组 ,而绝经平均年龄低于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三支以上血管病变中伴二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10 0 %。而单支血管病变伴 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 4 6 .7%。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有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绝经年龄是其独立和促发危险因素 ,而年龄并非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人群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AMI小于40岁的53例(青年组)与60岁以上的438例(老年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检查、以及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关因素的不同特点.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AMI危险因素中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明显增高,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低于老年患者.血脂谱分析显示青年患者TG、LDL-C、ApoB显著高于老年患者,而HDL-C则相反.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73.33%)明显多于老年组(25.09%),而双支(11.11%)与多支病变(8.89%)则显著少于老年组(27.49%、47.01%);与之相应的冠脉病变程度用改良的Genisi积分比较,青年组(7.69±5.23)显著低于老年组(16.08±7.81).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r=0.289,P=0.046)与改良的Gens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HDL-C(r=0.589,v=0.01)、ApoA-Ⅰ(r=-0.395,p=0.023)与改良的Gensini积分呈明显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DL-C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呈现一定的线性负相关.结论 吸烟、代谢紊乱和阳性家族史是40岁以下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低于老年组,HDL-C变化对青年AM/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河北北方地区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回顾分析中国河北北方地区1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是否吸烟).结果:河北北方地区人群冠心病的发生与年龄、吸烟、高血压以及高血脂有关(尸<0.01),与性别和糖尿病无关(P>0.05).结论:年龄的高低、是否吸烟、是否有高血压以及血脂水平的高低是冠心病发生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834例,其中确诊CHD1169例,排除CHD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HD相关因素。结果:1.CHD组的男性、有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高尿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指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年龄、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指血血糖、餐后2h指血血糖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等指标比值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水平均明显低于非CHD组(均为P<0.01)。两组间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均与CHD呈显著正相关(β值分别为0.496、1.149、0.595、0.592、0.953、0.282、0050、0.155、1.488,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HD呈显著负相关(β值为-0.575,P<0.05)。结论:1.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与本地区CHD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本地区CHD呈负相关。2.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和戒烟等措施可以降低本地区CHD发病率及改善CHD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 834例,其中确诊CHD 1 169例,排除CHD 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HD相关因素。结果:1.CHD组的男性、有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高尿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指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年龄、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指血血糖、餐后2 h指血血糖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等指标比值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水平均明显低于非CHD组(均为P<0.01)。两组间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均与CHD呈显著正相关(β值分别为0.496、1.149、0.595、0.592、0.953、0.282、0.050、0.155、1.488,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HD呈显著负相关(β值为-0.575,P<0.05)。结论:1.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与本地区CHD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本地区CHD呈负相关。2.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和戒烟等措施可以降低本地区CHD发病率及改善CHD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