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糜烂性反流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肇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4):300-303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是一常见疾病 ,约有 10 %~ 30 %的人受影响 ,每周烧心和 /或酸反流的发生率高达 2 0 %。上消化道内镜和 2 4小时食管pH试验是诊断该病的两大重要手段。然而多数病人往往内镜 (- ) ,因此对内镜 (- )而有GERD症状者称为内镜阴性GERD。 2 4小时卧床pH试验对诊断帮助很大 ,但不是诊断金标准。部分病人无酸反流 ,仅有烧心 ,2 4小时pH试验正常 ,对这类病人称为“功能性烧心”[1] 。McDougall等 (1997)评价10 1例有烧心表现的GER…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食管24 h pH-阻抗(MII-pH)等检查方法,分析具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典型症状、并且食管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比较分析其各亚型,即Barrett食管(BE)、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特点。
方法入选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反流),并且食管24 h 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BE、RE、NERD三组,收集患者24 h的食管pH-阻抗信息,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Mann Whitney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P< 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共入组103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且MII-pH监测阳性的GERD患者,其中有15例BE患者、32例RE患者、56例NERD患者。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以及BMI无显著差异性。将三组患者的各项胃食管反流指标数值进行Mann-Whitney检验,显示RE、BE患者的DeMeester评分、pH<4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周期数显著高于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BE患者的反流周期数显著多于RE和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阻抗相关指标在三组患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与NERD相比,酸反流对于RE和BE具有更重要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调查评分(Sc)在12分以上的13例患者,经胃镜检查7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A组),6例诊断NERD(B组),两组患者均取食管病理组织行透射电镜检查,其中7例患者行食管测压和24h食管pH监测检查。结果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提示A、B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h食管pH监测A组患者较B组患者存在较多的病理性酸反流;而A、B两组患者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程度接近。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增宽可能导致NERD患者对生理性酸反流的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李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0,8(2):115
笔者用中药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5例,并与西药治疗40例作对比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检查符合文献[1]关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3~75岁,平均46.3岁;病 相似文献
5.
一、定义 有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hlx disease NERD)的定义尚有争议,目前认为NERD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如反酸、烧心等,症状是由食管腔内酸导致的,但在胃镜下无阳性发现。这个定义提示反流症状的产生需要酸,但并不仅仅与酸暴露的严重程度和频度有关,还与食管对酸的感知有关。对于有反流症状并且胃镜下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估舒必利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至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NERD患者,经过4周正规足量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采用症状积分评估,将仍然未获得症状缓解的患者停用PPI 1周后,采用荷兰医学测量系统(Medical Measurement System,MMS)进行24 h pH-阻抗测定;并将患者随机分为PPI组和PPI+舒必利组开始后续治疗。治疗4周后予以典型和非典型症状积分来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结果:自愿进行随访的诊断为NERD的患者总共70例,其中23例PPI治疗有效,47例治疗后无明显改善。47例患者中23例进入PPI治疗组,24例进入PPI+舒必利治疗组;后舒必利组的1例女性患者因泌乳停药,共46例患者完成研究。47例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阻抗测定,其中20例完成测定,其余27例因插管失败或者插管后不能耐受而在3~4 h后自行拔除;其中酸反流者3例(15%),非酸反流者4例(20%),功能性胃灼热者13例(65%)。舒必利组的NERD的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尤其咽部异物感、嗳气和吞咽困难明显改善(P0.005);单纯PPI药物治疗组有疗效,但较舒必利组明显减弱;舒必利组HAMA和HAMD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单纯PPI组(P0.001)。结论:24 h pH-阻抗监测因插管带来的不适导致该检测完成率低。NERD多数为功能性胃灼热,患者的心理状态对NERD的症状产生很大影响。舒必利可有效缓解NERD的症状,尤其对于咽部异物感的缓解。小剂量使用舒必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泌乳,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以往称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或内镜阴性GERD。近年来,随着对GERD研究的深入,逐步更新了对NERD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邱清武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11):797-798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反流症状与诊断关系,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采用典型症状、波利特试验及内镜检查;结果 检出反流性食管炎89例,非糜烂性食管炎291例,Barrett食管41例。结论 反流症状并有效检查为临床提供良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事件,为进一步探讨NERD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8例NERD患者进行食管阻抗-pH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症状指数,分为病理性酸反流(PAR)组、功能性烧心(FH)组、高敏性食管(HE)组,比较3组间反流事件的差异,研究反流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AR组总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FH组、HE组;HE组总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非酸反流次数均高于FH组;各组近段反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例中35例(51.5%)SI和(或)SAP呈阳性,其中50%的症状与弱酸反流相关,40%的症状与酸反流相关,少部分症状与非酸反流相关。[结论]PAR、FH、HE患者的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存在差异,可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报道用健脾益气中药治疗脾虚腹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585例,治愈率67. 0%,总有效率 98.1%,西药对照组 107例,治愈率 39. 3%,总有效率 90. 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增加小肠吸收功能,对兔离体空肠、回肠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健脾益气活血方对脾虚型血小板聚集缺陷症糖盏蛋白(glycocalicin,G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27例脾虚型血小板聚集缺陷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82例用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西药组45例用安络血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脾虚症状改善、止血疗效及血小板聚集恢复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及5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GC含量。[结果]中药组脾虚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7.81%、西药组为64.44%,中药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9.02%、西药组为37.78%,中药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率64.63%、西药组仅4.44%;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前GC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患者的GC含量下降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方降低脾虚型血小板聚集缺陷症患者高于正常的GC含量,抑制GPⅠbα过度水解可能是其止血和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培养MKN-28,分别在培养24、48、72 h时采用MTT法测算MKN-28增殖抑制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MKN-28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MKN-28增殖,且抑制率与含药血清浓度及其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含药血清可改变MKN-28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结论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中药对大鼠胃黏膜保护和修复的机制,观察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乙酸致溃疡大鼠模型,以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溃疡周围胃黏膜的EGFR并进行图像分析,用镀铜镉还原比色法测定血清NO3-/NO2-代表血清NO水平.[结果]模型组胃黏膜EGFR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中药组进一步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NO3-/N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血清NO3-/NO2-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健脾益气方通过EGFR和NO促进胃粘膜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信息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I)、PubMed以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总病例数994例,对照组498例,观察组4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相比,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3.52,95%CI2.33~5.31,P<0.00001),能有效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MD=-11.44,95%CI-14.35^-8.54,P<0.00001),谷草转氨酶水平(MD=-12.72,95%CI-15.58^-9.87,P<0.00001),谷氨酰转肽酶水平(MD=-26.01,95%CI-31.97^-20.06,P<0.00001),甘油三酯水平(MD=-0.41,95%CI-0.55^-0.27,P<0.00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MD=-1.09,95%CI-1.25^-0.93,P<0.00001)及中医证候学总积分(MD=-7.38,95%CI-7.67^-7.10,P<0.00001),降低BMI(MD=-0.88,95%CI-1.52^-0.23,P=0.008),但在提高肝脏B超有效改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65,95%CI1.00~7.03,P=0.05)。[结论]与西药易善复相比,运用中医药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学总积分,并且可能会改善肝脏超声学变化及调节患者BMI。但纳入文献质量相对偏低且病例数较少,仍需高质量大样本量RCTs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脾理气法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方法,对纳入治疗的7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和西药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健脾理气方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对患者的总体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核素胃排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总体症状疗效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85.00%,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治疗组对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4个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③胃排空试验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第30、45、60、75、90 min 5个时相的胃排空率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可改善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加快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脾为主辨证治疗对脾虚为主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功能的影响.方法:CHB患者60例,中医诊断符合脾虚肝郁、脾虚湿热、脾肾两虚等证候,每组20例,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型;ELISA法测定DC分泌IL-10含量;同步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及HBV DNA水平;各组患者分别予健脾法为主的中药辨证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重复指标检测.结果:CHB患者DC体外诱导增殖能力较正常人下降,DC成熟表面标记物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DC表面标记物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脾虚肝郁组CD8O、CD1a、HLA-D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脾肾两虚组(P<0.05);CHB患者DC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脾肾两虚组DC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中脾虚肝郁组(P<0.05).治疗后各组DC成熟度及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脾虚肝郁组CD80、CD86、CD1a表达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脾虚湿热组、脾肾两虚组CD80、CD86、CD1a、HLA-DB表达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除脾虚湿热组CD80表达高于脾肾两虚组外,各型DC表面标记物与IL-1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CHB发病过程中,脾虚为主不同中医证候患者DC的表型及功能低下并存在差异,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DC表型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熊去氧胆酸(IH)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PBC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7例,分别予以UDCA和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期和生化指标的关系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缓解症状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0.01);②PBC早、中、晚期患者结果比较,总胆红素(TBil)渐进式上升,晚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反而有所上升,ALT与TBil呈酶-胆分离现象,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早期明显升高,晚期显著下降,血清清蛋白呈下降趋势;③治疗后2组患者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改善血清TBil、GGT更加显著(P〈0.01)。[结论]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PBC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望减少肝移植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欣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胃癌前病变(GPL)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GPL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欣胃颗粒治疗组(治疗组)30例;胃复春治疗组(对照组)30例;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胃镜、病理疗效及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胃镜、病理疗效以及GAS,SS水平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胃颗粒对GPL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搐鼻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3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1组采用雷火灸治水四穴;对照2组采用中草药搐鼻疗法;观察组采用雷火灸治水四穴联合搐鼻疗法。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体重、腹围、脾厚、门静脉内径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24 h尿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治水四穴联合搐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