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红  郭勇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51-1751
分娩和哺乳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本研究对100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初产妇,年龄23~32岁,无乳房发育异常及内科并发症的健康产妇。其中经阴自然分娩4  相似文献   

2.
郑女士终于熬过了十月怀胎,躺上了产床,等待新生命的诞生。她几乎动用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忍耐力,抵御着胎儿临盆的阵痛。正当胜利在望之际.医生却在她的下体剪了一刀,使她痛上加痛。郑女士委屈得不得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相似文献   

3.
一位同事患“小肠串气”已一年多了,一天下午搬东西时,刚一用力肚子就疼了起来,并且还呕吐了几次,病情越来越厉害,被送进了急诊科。经医生检查后诊断是腹股沟斜疝嵌顿。当时患者右侧的阴囊便肿得像个馒头,硬梆梆的,一碰就痛得直叫,医生得知肿块已出现七八个小时了,便马上给患者做手术,这才转危为安。小肠气是腹腔里的某些脏器(最多见的是小肠或大网膜)通过腹壁缺损或者薄弱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医学上称为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腹股沟斜疝是因腹腔内的肠管或网膜,经腹壁狭窄裂隙(内环),进入大腿根部的腹股沟管,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限制性会阴侧切在改善分娩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4例孕产妇作对照组,实施非限制性会阴切开分娩,另选取34例孕产妇作研究组,实施限制性会阴侧切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各自分娩结局.结果(1)研究组、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分别为26.47%、58.8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产妇的I度、Ⅱ度、Ⅲ度裂伤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一例发生Ⅳ度裂伤;(2)研究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会阴侧切可减少会阴裂伤发生率,减轻裂伤程度,换届产后疼痛,在临进行推广应用更被患者与家属所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法接生技术在限制性会阴侧切及降低分娩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足月自然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手法保护会阴,观察组实施新法接生技术。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10.00%、5.00%)较对照组(30.00%、22.5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 h出血量[(150.64±33.58)mL、(212.54±40.57)mL、(221.24±45.21)mL]比对照组[(251.21±55.64)mL、(320.57±50.98)mL、(385.64±95.47)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阴道分娩的产妇新法接生技术限制性会阴侧切,可保护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美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00-4402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74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胎儿体重<3 500 g者239例,胎儿体重>4000 g者35例)随机分组,144例为改良组,130例为对照组.改良组行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观察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3天时的疼痛及活动情况、产后7天的切口愈合情况,将两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在产时出血量、产后疼痛程度上都有明显的降低,而活动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有利于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会阴不侧切无保护与会阴侧切两种顺产分娩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至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分娩时给予常规会阴侧切,干预组进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顺产,评估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疼痛指数、产后舒适度、新生儿窒息和阴道软组织裂伤情况。结果干预组会阴完整比例高于对照组,而Ⅱ度会阴撕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0、4.320,均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6.67%)和8例(26.67%)发生新生儿窒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干预组痛苦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43、9.031,均P<0.05)。结论初产妇实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的顺产方式,能够降低会阴撕裂损伤,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孕妇及其家属的接受与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会阴侧切是足月妊娠分娩中最常用的助产手术之一,约60%左右的初产妇施行这一手术。我院对行会阴侧切手术690例产妇施行综合护理,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90例手术者均为初产妇,其中头位产275例,臀位产18例,各种原因实行单纯会阴侧切术435例,会阴侧切加胎吸助产术196例,侧切加产钳助产术59例。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准备保持皮肤无破损,备皮后常规肥皂水、清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经阴道分娩非会阴侧切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会阴水肿、疼痛、愈合、感染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性生活情况,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量(343.94±69.55)m L少于观察组(404.75±89.87)m L(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裂伤多为I度裂伤(159/200),观察组产妇伤口疼痛分级(≥2级8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17例),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水肿情况相当,且均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观察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较高。结论经阴道非会阴侧切的分娩结局优于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者,低危孕妇不建议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分娩孕妇460例,孕妇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术分娩,查阅孕妇病例资料,对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术后感染者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获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进行处理,分析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460例足月分娩孕妇实行会阴侧切术后有38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8.26%。38例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3.90%,革兰氏阴性菌占52.54%,真菌13.56%。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单因素结果显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与产次、胎膜早破、季节、产程、预防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与产次、胎膜早破、季节、产程、预防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对于会阴侧切分娩孕妇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会阴侧切术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或是避免阴道及会阴裂伤,是分娩时最常用的产科手术之一。近年来会阴侧切术有成为常规施用的倾向,临床上有资料报道会阴侧切率高达90%。所以降低会阴侧切率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2006—2008年在我院阴道分娩,单胎头位顺产产妇3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娩时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1~2014年成都市青羊区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侧切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会阴侧切的比例及原因,为降低会阴侧切率提供原始资料。方法:按照医院级别、产科床位数进行分层等比例对辖区内17所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及其他类型医院15家,2011~2014年每年分别抽取2 00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对产妇的一般信息及住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会阴侧切率逐年显著增高,4年间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53,P<0.05),4年间抽样的8 00例产妇中共计3 00例产妇进行会阴侧切(41.25%)。18~30岁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48.44%显著高于31~42岁组产妇的27.08%(P<0.08)。农村户籍产妇的会阴侧切率39.90%显著低于城镇产妇的会阴侧切率42.59%(P<0.05)。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43.17%显著高于经产妇的37.63%(P<0.05)。2011~2014年的3 00例会阴侧切产妇中有1 432例产妇无明确的会阴侧切手术指征(占会阴侧切产妇的43.39%);会阴侧切组中主要指征分别为会阴过紧(17.21%)、胎儿>3 500 g(20.33%)。结论:运用综合有效手段加强对产妇会阴的管理,严格掌握会阴侧切的指征,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分娩损伤,减少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婴儿哺乳体位的观察。观察产后5d以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采用环抱式哺乳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哺乳体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较以前普遍增大,会阴侧切率也随之上升,与此同时,会阴侧切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也相应增多,怎样才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已成为目前会阴侧切缝合术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作者对160例年龄在20岁~30岁的初产妇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和自然裂伤与盆底功能近期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产科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确定为阴道生产的初产妇150例,分为会阴侧切组(85例)、自然裂伤组(35例)、自然顺产分娩组(30例),分别对3组同期同时在产后42天后,通过问卷调查、详细的身体检查、盆底相关肌肉检查,评估其盆底功能变化以及分别于自然顺产组相比的OR值.结果 分娩时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在3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70、1.085,均P>0.05);会阴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的发生率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25.929、27.525,均P<0.05).盆底肌力分级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69,P<0.05),肌电位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6.689,P<0.05).盆底肌力分级会阴侧切组与自然顺产组相比OR=1.450,自然裂伤组与自然顺产组相比OR=1.023,盆底功能与会阴侧切、自然裂伤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1.123和1.458,均P<0.05.结论 分娩时会阴侧切、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自然顺产,但是会阴侧切的影响重于自然裂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技术对椎管内镇痛分娩与会阴侧切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的评估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经阴道分娩后6~8周的10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椎管内镇痛分娩组(50例)与会阴侧切分娩组(50例).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尿失禁的影响.结果 椎管内镇痛分娩组的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会阴侧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时的会阴侧切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18例,占10.0%;因产妇产力不足或胎儿较大,胎头位置不正而行会阴侧切147例,占81.7%;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产程进展不顺利或胎儿缺氧而行剖宫产手术15例,占8.3%。观察组自然分娩122例,占67.8%;因产妇产力不足或胎儿较大,胎头位置不正而行会阴侧切46例,占25.6%;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产程进展不顺利或胎儿缺氧而行剖宫产手术12例,占6.7%。两组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39,P0.05)。结论实施产前的健康宣教、导乐陪伴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增加了顺产率,有效地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同时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针对性护理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中所收治的50例第一次生产的阴道分娩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在分娩进程中探究组则进行会阴侧切术,对照组是会阴自然裂伤.对比两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产妇产后40d里,探究组、对照组在尿失禁、盆底肌力正常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因此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探究组伤口疼痛、性生活不和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应用会阴侧切术,对盆底功能神经功能和盆底肌肉损害较大,会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再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