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不经治疗一般生存期仅 2~ 6个月 ,联合化疗的应用使 6 0 %~ 70 %的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 (CR)。在诸多影响白血病预后的因素中 ,白细胞总数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10 0×10 9/ L 称为高白细胞白血病 ,该病属高危险性 ,临床过程凶险 ,预后差。我院 2 0 0 1年 1月~ 12月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15 9例中 ,高白细胞白血病 19例 ,现介绍临床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高白细胞白血病 19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4例 ;年龄 6~ 72岁 ;>5 5岁 4例 (占同期老年急性白血病 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特尔立 (GM -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5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特尔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结束后 72h给予特尔立 5 μg/Kg .d皮下注射 ,连续应用 5~ 14天 (或NAC≥ 1× 10 9/L时停用 )。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造血药物。结果 :2 8例应用特尔立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NAC恢复到 0 5× 10 9/L和 1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 7 2和 11 6天 ,较对照组分别缩短 4天和 7天 ;3~ 5级感染发生率和致死性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特尔立对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有促进恢复作用 ,且能降低 3~ 5级感染率和致死性感染发生率 ;临床应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化疗药物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并观察脐血输注在防止化疗后骨髓抑制,加速骨髓损伤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 22例不同实体瘤患者因使用含NVB、DDP、IFO的方案化疗,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最终低于0.5×10~9/L时的综合救治;60例实体瘤患者应用含DDP、紫素、ADM的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二组,采用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观察预防性使用脐血输注后血象的变化。结果 22例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绝对值降至最低值的时间为12.24±2.08天,其中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1×10~9/L者5例,低于0.5×10~9/L者17例,经采用rhG-CSF、脐血及预防性使用抗菌素、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等措施,没有一例发生感染,ANC最低值<0.5×10~9/L,持续4.31±1.97天后恢复至大于1.5×10~9/L,WBC最低值持续9.47±5.10天后恢复至大于4×10~9/L;预防性使用脐血输注使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缩短。结论 在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救治中,严格的隔离措施及应用rhG-CSF、脐血及抗菌素等综合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脐血输注能加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的危险期,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如期化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化疗联合G-CSF动员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化疗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检测采集物中有核细胞及CD34+ 细胞数量。结果  19例共采集 5 6次 ,化疗结束至采集开始平均 11 5 (6~ 19)天。获有核细胞数平均 4 0 0 (1 6 4~ 6 4 6 )×10 8/kg ;CD34+ 细胞数平均 6 78(0 0 5~ 2 3 33)× 10 6/kg。CD34+ 细胞≥ 2 5× 10 6/kg的比率为 78 9%(15 /19,95 %可信区间为 5 4 %~ 96 % ) ;CD34+ 细胞≥ 5 0× 10 6/kg的比率为 5 2 6 % (10 /19,95 %可信区间为 2 9%~ 76 % )。仅 3例 (15 79% ,95 %可信区间为 3%~ 4 0 % )CD34+ 细胞 <2 0× 10 6/kg。CD34+细胞产率与病程、动员前化疗次数、Drake化疗积分、动员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关 ,而与年龄、疾病状态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动员效果也与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相关。结论 化疗联合rhG CSF方案应用在大多数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中可获得足够的干祖细胞。对于动员病程长、化疗次数多、Drake化疗积分高、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动员效果不良。  相似文献   

5.
郭正端 《贵州医药》2003,27(8):718-7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采用他巴唑药物治疗 ,有的可引起患者的白细胞减少 ,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严重毒副反应 ,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分析我院自1 991年 8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因他巴唑引起甲亢患者粒细胞缺乏症而住院的病人 ,现就有关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2 0例病人均符合下列条件 :(1 )初诊时确诊为毒性甲状腺肿并甲亢 (Grave病 ) ,有明确他巴唑服用史。 (2 )服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4 .0× 1 0 9/L ,粒细胞绝对值 >1 .0× 1 0 9/L。 (3)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3.0× 1 0 9/L ,粒细胞绝对值 <1 .0× 1 0 9/L。 …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白血病严重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 ,白细胞平均降至 0 .8× 1 0 9/L时 ,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 ,促使白细胞恢复。方法 每天 1 50U皮下注射 ,直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 .5× 1 0 9/L后停药 ,平均用药 6 .3d。结果 与未用rhG CSF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时间缩短 5 .8d ,发热时间缩短 4.5d。结论 rhG CSF可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减少感染 ,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辅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刘永春  李彦会  刘晓雷 《河北医药》2003,25(12):933-93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的诊断一直存在争论 ,而且极易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RT)混淆。鉴于国内外诊断ET标准中的血小板数尚不一致 ,我们对血小板增多患者血象、骨髓象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议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选我院血液病研究室 1995年至 2 0 0 2年血小板数 >40 0× 10 9/L的骨髓标本 162例 ,其中男 70例 ,女 92例 ;年龄2~ 69岁 ,平均 3 4.5岁。1 2 研究方法 从申请单分别统计血小板数 >40 0× 10 9/L、>60 0× 10 9/L、>80 0× 10 9/L及 >10 0 0× 10 9/L骨髓标本 ,对血象及…  相似文献   

8.
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于急性白血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白血病的意义。方法 :经耳垂或手指取血 ,常规涂片 ,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后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总检出率为89.14% ,其中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L L )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91.94% ,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NL 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87.0 2 % ,外周血 WBC≥ 10 .0× 10 9/ L 的白血病患者其幼稚细胞检出率 (95 .81% )显著高于 WBC≤ 4.0× 10 9/ L及 WBC正常的白血病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外周血片中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白血病患者中 ,全血细胞减少者 47.73% ,WBC<4.0× 10 9/ L 者占 5 9.0 9%。结论 :外周血片幼稚细胞的检出对诊断急性白血病有重要意义 ,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白血病的特异性指标。 AL L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 ANL L 高 ,高增生白血病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低增生的高。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50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年。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前用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白细胞维持在10×109/L,PLT(30~40)×109/L,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小鼠 ig福龙蛇芝液小剂量 1日 2 5 ml.kg- 1 ,中剂量 1日 5 0 ml.kg- 1 及大剂量 1日 10 0 ml.kg- 1 ,给药 10 d,均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其升高白细胞作用明显。福龙蛇芝液大中小剂量的细胞数分别为 4.88± 1.6 4(× 10 9/L ) ,4.13± 1.2 4(× 10 9/L ) 6 .2 4± 2 .41(× 10 9/L )和蒸馏水组的细胞 3.31± 0 .75 (× 10 9/L )比较 ;其 P值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0 1。同时福龙蛇芝液有保护小鼠因环磷酰引起的胸腺缩小作用 ,明显增加小鼠骨髓的 DNA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对象均为细胞或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 ,既往化疗有白细胞低下的倾向 (<4.0× 10 9/ L ) ,生活质量评分≥ 70分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ANC)≥ 2 .0× 10 9/L ,PL T≥ 10 0× 10 9/ L。随机分为 2组 :A组 17例 ,化疗结束后 2 4h开始使用 rh G- CSF。 B组 11例化疗结束后外周血 WBC<4.0× 10 9/ L时开始使用 rh G- CSF。结果 :2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 81.5 % (2 2 / 2 7) ,总感染率 30 % ,重度感染率 3.7% ,不良反应轻微。A组 WBC和 ANC下降的程度轻 ,持续时间短 ,下降最低值显著高于 B组 (P<0 .0 1) , 、 度 ANC下降发生率低 (P<0 .0 1) ;A组所用的 rh G- CSF量与 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rh G- CSF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作用 ;对外周血 WBC下降的治疗作用显著 ,对于那些预计有化疗后 WBC明显下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 rh G- CSF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整肠生胶囊口服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 ,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 ,共计 79例 ,男 5 2例 ,女 2 7例 ,年龄 (4 8± 13)岁 ,平均 5 1.6岁。肝硬化病史 (17± 6 ) a,发烧 48例(体温 >39.0℃ 7例 ,<38.0℃ 2 7例 ) ,腹痛 6 2例 ,腹部有压痛者 41例。腹水常规检查 :白细胞 >1× 10 9/ L 2 1例 ,0 .5× 10 9/ L~ 1× 10 9/ L 38例 ,<0 .1× 10 9/ L 17例 ;蛋白 >30g/ L 2 3例。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15 .0× 10 9/ L 2…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所在科从2008-05~2009-12收治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例,均使用爱必妥加伊立替康化疗,化疗导致Ⅳ度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于1×109/L)共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平均5 d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参考值以上(4×109/L)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的不良反应非常大,可造成骨髓不同程度的造血功能抑制,从而引起患者出血、贫血、感染,对患者的危险性非常大。观察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是目前监测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常用及主要方法,但观察这两指标经常错过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最佳时机[1]。据林上忠等[2]报道,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可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较敏感指标。因此,本文笔者检测了122例恶性肿  相似文献   

15.
自体输血已有100余年历史,它的优点是避免了一些经血传播疾病;以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蛋白抗原等产生免疫反应的危险。另外,由于多次自身采血,还刺激了骨髓血细胞生成。近年来,自体输血又有了新的进展,如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等~[1]。但“蛙跳”法自体输血尚未见报道。本文对31例自体骨髓移植前的病人采用“蛙跳”法自体输血收到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31例病人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6例,晚期恶性淋巴细胞瘤3例。ALL和ANLL患者均经联合化疗获完全缓解并经过巩固强化治疗,3例恶性淋巴瘤(Ⅲ或Ⅳ期)患者均为联合化疗或局部放疗效果不佳者。男18人,女13人,年龄:9-48岁,体重:25-83kg;白细胞X4.26×10~(9)/L;血红蛋白X124.5克/L;血小板X129.9×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X0.0026。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对小鼠化疗中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在化疗中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造模。常规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取股骨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量 ;同时采用ID50 法 ,观察黄芪多糖对小鼠环磷酰胺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芪多糖对小鼠环磷酰胺毒性的小鼠存活率分别提高 2 0 % ,30 % ,5 0 % ,其中以 10 0mg·kg-1黄芪多糖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分别提高 86 .8± 10 .4和 72 .1± 14 .2。结论 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及其毒性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高,中性粒细胞<1.0×10~9/L时,48%~60%出现感染发热;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重症感染增加;中性粒细胞<0.1×10~9/L时,致死性感染增加,16%~20%发生败血症。在白血病  相似文献   

18.
76例危重儿SIRS和MODS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儿由于机体代偿性抗炎症反应能力降低及代谢功能紊乱 ,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进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MSOF)。为探讨危重儿 SIRS和 MOD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治疗与预后 ,对我院儿科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监护病房 173例危重儿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SIRS诊断标准 [1 ] :具有以下 2项或 2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1)体温 >38℃或 <35 .5℃ ;(2 )心率 >正常年龄组 2 S;(3)呼吸 >正常年龄组 2 S;(4)白细胞计数 >12× 10 9/ L 或 <4× 10 9/ L ,或杆状核细胞数 >0 .10。1…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 ,66岁。因乏力、腹胀 2个月 ,于 1 998年 2月1 0日入院。查体 :脾大平脐 ,血常规 :白细胞 81 7× 1 0 9/L ,血红蛋白 97g/L ,血小板 2 82× 1 0 9/L ,幼稚粒细胞 35 % ,未见原、早期粒细胞。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明显增高 1 4 :1 ,粒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占有核细胞的 62 % ,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 3 % ,早幼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4 5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为 0。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利兰、羟基脲、别嘌呤醇治疗 ,2 0d后病情好转 ,血常规 :白细胞 1 0 1× 1 0 9/L、血红蛋白 95g/L、血小板 …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大量静点致白细胞减少较少见,我院住院病人中先后发现二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55岁。支气管哮喘而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时白细胞10×10~9/L,中性76%。给予青霉素560万U静点,口服复方茶碱片。用药后的15d发现白细胞降到0.8×10~8/L、中性20%,立即停药,改用红霉素、地塞米松,静点。停青霉素后的d2、d3、d6,白细胞及中性分别为2×10~9/L,中性57%,4×10~9/L,中性60%,10×10~9/L,中性71%,血象完全恢复正常。 [例2]患者:男,49岁。腰痛,尿频,尿痛,白细胞9.6×10~9/L,中性70%,尿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