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我院于1991~1994年采用臂丛阻滞松解及关节囊内和痛点注药治疗肩周炎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0~66岁,病程3个月~7年。取仰卧位,在前中斜角肌间沟较高水平进针,寻找异感,注入1.5%利多卡因15ml,约15分钟即可进行松解术,采用上举、外展、内收、外旋等方法松解肩关节。然后患侧上肢外展30°,经肩关节前方进针约3~5cm,针尖触及骨膜后稍退注入混合液5~10ml(含强的松龙75~125mg,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_1100mg,维生素B_(12)1 000μg),再在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治疗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34例,女性66例。年龄20~50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3个月。治疗次数最长10次,最短5次。治疗方法,取5%当归注射液2ml(含100mg)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抽入注谢器内,在人迎、抚突、廉泉穴位上,分别消毒后进针0.5cm,当病人感到酸胀时,缓慢注药1ml,每周1~2次,6~10次为1疗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腔注药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本文采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硬膜外腔注药:取侧卧位,患侧在下,选L_3~L_4或L_2~L_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向下置入导管3~4cm。注入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各5ml。强的松龙75~100mg,氟美松5~10mg,VitB_1 700mg,VitB_(12) 1mg混合液。注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门诊腰腿痛就诊患者根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对初步确诊为脊源性腰腿痛的305例行骶裂孔注射治疗(骶疗)。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扪清骶裂孔,消毒后作局麻,用7^#注射针头接5ml注射器,边进针边试阻力,当针尖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然落空感示已进入骶管,再进针0.3~0.5cm,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时即可推入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1mg,复方丹参5ml,地塞米松2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30ml,平卧20min,无不适后离开。4~5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遇有骶裂孔畸形者,行腰大肌间隙注射。  相似文献   

5.
肛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各家说法不一。我院使用“肛裂愈”液于1981年10月—1982年12月在门诊治疗34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介绍如下:“肛裂愈”注射液配方:亚甲兰0.1g、普鲁卡因2g、明矾2g、构橼酸钠0.7g、甘油25ml、苯甲醇1ml 混匀加蒸馏水加玉100ml。投药方法:注射前两天服液状石蜡每日30毫升顿服,同时每晚0.2‰高锰酸钾液坐浴;注射时令患者采取膝胸卧位,肛门直肠用0.5%新洁尔灭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左食指伸入肛门引导,右手持吸入药液之注射器,在肛裂侧距肛门缘0.3—0.5厘米处进针。在溃疡底部边进针边推药用量30ml,使药液均匀分布。治疗后继续服缓泻剂2—3周,使大便保持糊状。为巩固疗效初注两周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88年~1996年,以枕大神经阻滞治疗后头痛75例,以去炎松5mg,VitB_(12) 500_(μg),2%利多卡因3ml,共5ml 为1次阻滞用量,间隔3~5日阻滞1次。患者取坐位,在相当于风池穴位进针,针尖朝内上,深度可抵骨膜,此时枕顶部可感到酸胀麻木,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可将药液注射。边注射边缓慢退针,约留1~2ml 药液注射在皮下。本组:女48例,男27例,年龄:14~25岁13例,26~50岁54例,51~65岁8例。病程:3~30日50例,  相似文献   

7.
药物组成以1%普鲁卡因5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2mg混合后配制而成。治疗方法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嘱病人张口,取下关穴进针(针尖对瞳孔方向)3cm,病人有酸麻感觉时注入地塞米松混合液0.5ml,再以同样方法向颏孔方向进针3cm,注入地塞米松混合液0.5ml即可。  相似文献   

8.
我院采用肩三点阻滞加手法治疗肩周炎20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阻滞部位:取以下三点。①肩关节腔:上肢外展30°左右,经前方进针3~5cm,注药7ml;②肩峰下滑液囊:上肢自然下垂,于肩下方1cm与肩平行进针1~2cm,注药5ml;③结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行设计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各种心包积液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见附表. 方法及结果患者半卧位,选剑突下与左肋弓交点处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部麻醉,用26号穿刺针(其针座处接10cm 长的胶管,并连接50ml 注射器),针尖向心底部及左肩方向进针,针体与胸壁约成40度.边抽吸边缓慢进针,当抽出液体后再进针0.5~1.0cm,左手固  相似文献   

10.
<正>前庭大腺囊/脓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既往多采用手术剥除,但易复发感染,形成血肿,甚至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近年来我科应用2%碘酊局部注射治疗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前庭大腺囊肿15例,脓肿16例,年龄19~45岁,最大囊/脓肿6cm×5cm×5cm,左侧14例,右侧17例,门诊治疗22例,住院治疗9例。 治疗方法:局部消毒,无需麻醉,以8~9号针头接20ml注射器,穿刺点选在脓肿下阴道粘膜面,抽出囊/脓肿液(如囊液粘稠或为脓性以10%葡萄糖液或无菌盐水稀释)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囊腔后,用2%的碘酊准确注入囊腔内。防止溢入组织内,注药剂量按囊腔内抽出液体4ml注入碘酊1ml,拔出针头,压迫进针处约1~2分钟,针孔处用于无菌纱布保护,门诊患者休息半小时后无特殊不适可离院,一周后复查。如囊/脓肿包块仍存在,则按前次方法注药。术后一个月禁止性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背颈的疼痛诊疗中 ,我们采用了当归注射液合剂 ,棘突间注射治疗棘间韧带损伤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2 1~ 6 0岁。病变部位主要在腰、背、颈部中线处 ,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大多数病人痛点明确 ,查体时于损伤的棘间均有深浅不同程度压痛。1.2 治疗方法 以 6 .5~ 7号肌注针头行棘突间韧带注药 ,于两棘突间进针直达黄韧带或接近黄韧带后回抽无血注药 ,边退针边进行。药物配方以当归注射液 2~ 4ml +VitBl2 5 0 0ug +0 .5 %布比卡因 5ml(或1%利多卡因 5ml) ,3~ 5天…  相似文献   

12.
经皮乙醇注入疗法(PEI)是通过把具有迅速凝固蛋白作用、且毒性小的乙醇在超声波影像下用细穿刺针注入到肿瘤内,有选择地仅治疗肿瘤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超声波影像下用22G针穿刺肿瘤,自肿瘤深部开始边拔针边在1~2处注入99.5%的乙醉。注入量因肿瘤直径不同而异,1次穿刺可注入2~6ml,每周2次,共注入4~6  相似文献   

13.
经骶裂孔穿刺注药,一般仅阻滞骶神经。笔者近遇1例小容量骶麻平面升至胸段。患者,男,53岁。身材高大。因被自行车架插伤肛门出血。麻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于19时8分,俯卧位,以7号针头行骶裂孔穿刺,经Cathelein氏膜明显,入针3cm,成功指征明确,针尖距骶_2后孔联线1.3cm。回抽无脊液、无血;注气6ml无阻、无皮下窜动。将2%Xylocaine(含1‰Adr.0.1ml)7ml,以5秒速度注入。不到1分钟自诉肛周开始发麻,观察2~3分钟,反复注气3次,3~4ml/次;5分钟内共注入17.5ml麻药。转平卧消毒时,全身微抖,主诉两下肢麻木利害。注药后5分钟麻至脐部,即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 (PLD)的进针路径、适应症和疗效。方法  ( 1)本组 2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CT或MRI确诊 ;( 2 )穿刺点距后正中线 10~ 18cm ,进针角度 5~ 30° ;( 3)术后随访观察3~ 6个月。结果 穿刺成功率 10 0 %。疗效评价 :优 2 2例 ( 78.5%) ,良 2例 ( 7.1%) ,可 3例 ( 10 .7%) ,差 1例 ( 3.5%) ,优良率 85.5%,有效率 96.2 %。结论 采用腰部距后正中线 10~ 18cm处 ,角度 5~ 30°作为进针路径 ,对膨出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PLD治疗 ,疗效显著 ,手术安全 ,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82年来,应用天突穴药物封闭疗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患,其中百日咳113例,喘息型支气管炎74例,急性支气管炎79例,支气管肺炎3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药物:1%普鲁卡因2ml,维生素K_110mg,1∶1000肾上腺素0.1~0.2ml。 (2)方法:取药顺序:用5ml注射器接6 1/2号针头,先抽取维生素K_110mg,再抽入1%普鲁卡因2ml,最后抽入肾上腺素0.1~0.2ml。立即应用。取天突穴常规消毒,沿胸骨切迹上方以15°角转平行刺入天突穴,即皮下,进针约1~1.5cm,抽无回血即注入上述药物。肾上腺素5岁内用0.1ml,5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谱抗肿瘤新药榄香烯局部用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局部用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19例,其中恶性胶质瘤17例,脑转移瘤2例。采用经颅穿刺多点注药,有囊性变者先抽取囊液后,囊内注药。剂量实质肿瘤每次2~5ml,有囊液时注入量应少于抽出囊液量。1~2次/周,4次为1个疗程。结果多数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肿瘤消失(CR)4例(21.05%),肿瘤缩小50%(PR)10例(52.63%),总缓解率(CR+PR)为73.68%,治疗前后肿瘤平均缩小54.04%。结论榄香烯经肿瘤局部多点注射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适应证应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8岁,维吾尔族。诊断为恶性葡萄胎,于1992年12月28日上午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血压、心电图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前1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先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于腰_(2~3)椎间隙定点,用2%普鲁卡因作局麻,然后以16号穿刺针直入法进针,负压明显,置管顺利,改为平卧,经导管注入局麻药液  相似文献   

18.
梁祥平  韦登文  谭慧伦 《广西医学》2007,29(12):1879-1880
目的 观察肌间沟臂丛阻滞改良注药法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注药组和传统注药组,传统注药组用30 ml注射器7号针头穿刺,待寻找出异感后,回抽无血无气,随即将局麻药一次性注入.改良注药组则根据臂丛鞘的概念,右手持7号针头空针进针,当出现明显异感或有突破感后停止进针,观察针尾有无血液或脑脊液流出,无则左手固定好针头,右手用5 ml注射器徐徐注入局麻药,边注药边作抽吸动作.注毕5 ml,观察5~10 s,观察针尾有无药液返流,有则将余下局麻药分4~5次注完;无则将针头进行微调,待有药液返流后再将全部局麻药分次注入.结果 改良注药组的阻滞效果优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改良组无失败病例,麻醉效果差及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 肌间沟臂丛改良注药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注药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按入选顺序,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B超定位后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后注入异烟肼针0.2g,阿米卡星针0.4g,尿激酶针10万单位(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每3天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共1~6次。溶解后即不再注药。对照组抽液后每次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针0.2g,阿米卡星针0.4g,生理盐水20ml,其余同治疗组。结果:所有病例注药3d后,B超观察。治疗组65例患者中第1次注药后溶解18例,第2次注药后再溶解23例,第3次注药后又溶解8例,第4注药后又溶解8例,第5次注药后又溶解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60例患者,前3次注药后均未见溶解,继续注药2~3次,第4次注药后溶解5例,第5次注药后又溶解4例。总有效率15.0%。结论:B超引导下,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鞘膜积液是一种常见病,既往多行手术治疗。我院自1986年6月以来采用鞘膜腔内注射四环素治疗鞘膜积液5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2~65岁,平均30.5岁,其中2~15岁32例,16~65岁20例。病程最长者14年,最短者6个月,均为单侧性鞘膜积液。52例中12例为精索鞘膜积液,40例为睾丸鞘膜积液,积液量最多320ml,最少者10ml。 二、治疗方法:仰卧位,用1%新洁尔灭液常规消毒阴囊皮肤后铺巾,助手固定鞘膜积液处,术者选用8号针头刺入鞘膜腔内,吸净积液后注入适量10%四环素溶液(加入2%利多卡因制备)。积液小于50ml者注入2~5ml,50~150ml者注入10ml,大于150ml者注入12~15ml,积液多于250ml者吸出大部分积液后注入30ml四环素液,保留15分钟后抽出注入药液又再注入四环素液15ml。拔针后,局部轻压2分钟,观察半小时~1小时无不良反应时,病者便可回家休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治疗3周后复查,仍有积液残留者可再次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