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53例,回顾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颈部肿大淋巴结共78个,其中CLPN共41个、MLPN共10个、PLPN共15个、TLPN共12个,病理诊断与彩超诊断47例,符合率为88.6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病理分型信号特征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宪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74-277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价值及超声表现,以提高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超声诊断率。方法:本文对68例淋巴结性肿大的声像图特点、形态、内部回声等,采用超声检查及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率91.2%(62/6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肿大有较大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的要点,以提高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测7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要点。全部病例经手术或穿刺并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术前经高频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77例,诊断正确71例,误诊6例,符合率为92.2%。结论:超声高频探头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种病因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先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表现,将常规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84%(48/58),特异度87%(33/39),准确率83%(81/97)。常规彩色多普勒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72%(42/58),特异性度41%(16/39),准确率为60%(58/97)。结论:超声造影后的灌注显像特征能为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超声造影对颈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疑为淋巴结结核患者可疑淋巴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进行扫查,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观察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结核7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68例,诊断符合率为95.77%(68/7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临床确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9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观察淋巴结的大小、长径/短径比值(L/S)、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阻力指数(RI)及血流类型等声像图特点。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颈部淋巴结在L/S、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门、血流类型及R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做出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35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灰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形态、内部结构及CDFI特征。结果: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各有其超声特征。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4例,急性淋巴结炎26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0例,恶性淋巴瘤19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6例。结论: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提高了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及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定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中颈淋巴结炎15例,甲状腺癌2例,喉癌1例,淋巴瘤3例,反应性增生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在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8例(147枚)临床疑诊颈部结核性(或未定诊)肿大淋巴结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7枚颈部淋巴结中。37枚为炎性淋巴结,74枚为结核性淋巴结,36枚为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将结核性淋巴结误诊为炎性淋巴结2例。结论:高频超声可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喉癌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9例喉癌患者,分析其声像图表现与特征,并与喉镜及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喉癌24例,符合率为83%。其中5例侵犯甲状软骨,9例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1例发现同侧淋巴结肿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观察癌肿浸润周边组织的情况、肿块与颈部血管的关系,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诊断喉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并行病理活检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80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恶性淋巴结肿大96例(53.33%),其中主要为转移癌39例(40.62%)和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41.67%),不明原因转移癌8例(20.51%);良性淋巴结肿大84例(46.67%),其中主要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32例(38.09%)和淋巴结结核34例(40.48%).结论: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以转移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良性淋巴结肿大以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较为常见.对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张伊 《中外医疗》2014,(18):31-32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明确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已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探查。结果 80例患儿腹腔内均探及数个椭圆形淋巴结,且肿大淋巴大多结纵横比≥2,长轴径〉10 mm,绝大多数〈20 mm,多呈串珠状排列,经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声像图显示淋巴结个数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长轴〈10 mm,短轴〈5 mm,内部血流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可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中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5例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5例为转移性淋巴结,25例为反应性淋巴结。结果 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超声检查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2例中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CLPN)46例(30个淋巴结),恶性淋巴瘤(PLPN)11例(42个淋巴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MLPN)17例(40个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肿大(TLPN)18例(14个淋巴结)。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8.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将121例病儿按不同病因分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组、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大组、结核性淋巴结炎组、淋巴瘤淋巴结大组,分析每组的主要声像图特征,并与其对应的病理学变化相对照。结果 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学变化,但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可有重叠,相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学变化和超声表现。结论 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不同的超声表现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学改变.深刻理解不同超声表现所反映的病理学特征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泳  邢建华 《安徽医学》2006,27(4):289-290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超经腹壁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临床疑似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58例进行检查,常规检查肝,胆,胰,脾,肾,阑尾后,加压探头重点扫查右下腹,注意观察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并于抗炎治疗7天和14天后复查。结果49例患儿在右下腹探及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并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后复查淋巴结有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的血供也明显减少。2例在右下腹探及肿大的阑尾回声,并被术后病理所证实,7例超声检查无异常,经胃肠道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应用高频彩超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儿科急腹症经超声显像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行高频超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及右下腹,而且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大于1.0 cm,最大短轴直径大于0.5 cm,纵横比又称圆形指数大于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淋巴结内见血流信号增多,呈点、条状沿淋巴门分布.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L〉1.0 cm、R〉0.5 cm、L/R〉2,CDFI显示淋巴门样血流信号,作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高频彩超检查在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0例彩超检查结果与细胞学、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比较正常、良性、恶性淋巴结的高频彩超特点。结果肿大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的形态、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性质的淋巴结纵横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淋巴结和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内髓质增宽、回声增强,皮质变窄,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髓质变薄受压偏心,皮质增厚,回声低弱不均匀。反应性淋巴结和结核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丰富、呈树枝状分布规则;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呈不规则紊乱的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超对及时发现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正确区分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介入性超声活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颈部淋巴结性肿大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与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PN诊断符合率达89.3%,其次是MLPN、PLPN分别达66.7%、62.1%,最低是TLPN为41.7%。结论介入性超声诊断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