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们通过临床试验来比较不同剂量的D-青霉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将5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日接受250mg,另一组每日接受750mg D-青霉胺。这两组病人治疗前都经过临床检验及肝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用药后继续随访临床检验并一年一次复查肝活检。结果两组病例在临床表现及肝脏组织学特征上都没有区别,治疗期间两组病例肝功试验结果也没有明显的改变。最初的三年中,750mg治疗组胆红素每年增高11%,与250mg组每年升高18%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2.
D-青霉胺是一种尿铜排泄剂,治疗Wilson病有效,能阻止原胶原(tropocollagen)合成,并具有某种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对D-青霉胺和安慰剂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治疗反应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病因尚不清楚.Fleming等发现患者肝内有铜沉积,使肝脏受损.Wands等认为免疫复合物与该病的病因可能有关,至少能促使病情发展.D-青霉胺常应用于治疗Wilson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减少免疫复合物而使病情改善,并能减轻胶原纤维的生成,从而减缓肝硬化的发展.1975至1979年期间,欧美诸国至少有7项应用D-青霉胺治疗PBC的对照性试验,达到减少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清除肝内铜沉积的作用.近年发现该病有三型:1.无临床症状型,多数处于早期组织学病变阶段,寿命尚正常.2.肝硬化型,预后不佳.3.中间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克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1):82-87
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治疗策略在于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唯一被认为具有肯定疗效的药物 ,长程应用可延缓肝组织学进展。● 皮质类固醇在疾病早期应用 ,可能有效 ,但需注意骨病加剧等不良反应。硫唑嘌呤、环孢素、苯丁酸氮芥等的疗效尚待进一步评价。● 青霉胺、马洛替酯、秋水仙碱对本病的疗效未得到证实。抗纤维化治疗以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为宜。● 由于本病病程甚长 ,对症治疗甚为重要。瘙痒主要采用消胆胺 ;骨营养不良主要由于维生素D和钙吸收不良 ,应予补充。● 肝移植可消除免疫性破坏的靶目标 ,为最后治疗措施 ,适用于进展型病例 相似文献
5.
袁世珍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7,(Z1)
本文报道1968~1974年用硫唑嘌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结果。作者将45例有症状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凡已确诊为肝硬化、无症状或有肝功能衰竭、慢性或复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已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均经剔除。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是各种指南推荐且唯一经FDA批准的治疗PBC安全有效的药物.UDCA治疗对PBC患者的肝硬化进展、远期预后和生存率密切相关.对UDCA治疗无效患者应如何处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对乏力和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有助于提高PBC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有效,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PBC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洪中立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简称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由于小胆管破坏所导致的慢性肝病。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特点为缓慢而进行性的胆汁滞留,临床和生化提示胆汁郁积,其病程变化较大,每个病人的主要方面可能不同,因此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BC治疗的关键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郁积胆汁的毒性作用。一个的多中心对照实验证明,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与安慰组比较,UDCA对高胆红素血症、腹水或消化道出血有显效。此后的几个对照研究证明生化指标有所改善,而仅有一项研究表明UDCA可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目前主要的治疗仍是对症疗法,包括对瘙痒刺激、营养缺乏、骨病及干燥等症状的治疗。针对免疫病理机理、胆汁淤滞及纤维化形成,采用了硫唑嘌呤、青霉胺、强的松龙、苯丁酸氮芥、环孢菌素 A、秋水仙碱、熊去氧胆酸等药及放血浆疗法。对于肝硬化进展期病人,可考虑肝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累及小叶内和间隔胆管,其特征为胆管进行性炎症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纤维化,最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该病主要发生于中年妇女,男女比例约1:10,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易疲劳、门脉高压、骨质疏松、皮肤黄色素瘤、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脂肪泻、反复无症状尿路感染等.一般在常规检查时意外被发现.生化学检查中有高碱性磷酸酶、高胆固醇和IgM升高者,均应考虑本病可能.95%PBC患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呈阳性.B超、CT、ERCP等可帮助诊断.经皮肝穿刺对于确诊和明确组织学分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齐日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5,(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严重疾病,病人由于免疫损害而造成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最后导致肝硬化。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我国较少,近年来由于有新的检查方法,对无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肝脏特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较高,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血清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常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为止,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熊去氧胆酸(ur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惟一用于治疗PBC的一线药物,以13 ~ 15 mg.kg-1.d-1的剂量长期应用可有效改善PBC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阻止或延缓PBC早期患者的组织学进展.
一、对UDCA应答的标准及意义
关于对UDCA的应答,欧洲肝病学组关于"胆汁淤积性疾病"中PBC治疗的指南给出了两种标准:巴黎标准[1][UDCA治疗1年后血清总胆红素≤17 μmO1/L、碱性磷酸酶(ALP)≤3倍正常值上限(ULN)、AST≤2×ULN]和巴塞罗那标准[2](UDCA治疗1年后ALP下降40%或降至正常),PBC患者用UDCA治疗1年后未达到上述两种标准之一可认为"对UDCA应答不佳".目前对反映UDCA治疗后患者生物化学应答的最佳标准仍存在争议,无论应用何种标准,对UDCA的应答状况都与其远期预后、生存率及肝硬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胆汁淤积的熊去氧胆酸、针对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及并发症的对症治疗,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临床应用,对最新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结合近5年国内外PBC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观察哪一种方法可以根治PBC,不良反应最小,还须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胆汁淤积的熊去氧胆酸、针对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及针对瘙痒症状、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对症治疗,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是惟一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的治疗PBC安全有效的药物。经UDCA治疗1年后有较好生化应答的患者,其长期预后较好。目前,对UDCA应答欠佳患者的治疗方法尚不确定。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PBC患者惟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 ,国外报道PBC的发病率为 2~ 2 4 / 10万 ,年发病率为 0 .4~ 3.0 / 10万 ,且呈逐年增长趋势。PBC早期症状轻微 ,临床表现不典型 ,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而使病情迁延发展 ,造成严重后果。一、PBC的临床表现(一 )PBC的临床表现及分期PBC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肝内损伤 ,可形成进行性炎性瘢痕 ,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PBC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为嗜睡和皮肤瘙痒 ,后期出现黄疸 ,并伴有肝功能衰竭。根据PBC病程进展自然经过 ,一般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1.肝功… 相似文献
20.
李蕴铷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2(2):47-50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炎症性肝脏疾病,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该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8~1︰10,发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