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1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血管痉挛与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伤后第1d,第5d和第14d)分别采集静脉因、脑脊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浓度,伤后第5d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与否。结果 血浆与脑脊液ET-1水平变化呈平行关系。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浆、脑脊液ET-1水平明显高于脑血管无痉挛者,脑血管痉挛程度越重,ET-1水平越高。结论 血浆与脑脊液中ET-1水平升高可引起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
兔颅脑损伤后内皮素与脑血流量的变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颅脑损伤后内皮素(ET)与脑血流量(CBF)的变化关系。方法:利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伤中国大白兔额顶部制成的分极加速性颅脑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放免法和氢清除法观察血、CSF、脑组织中ET与CBF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伤后24h后,血浆、CSF、不同部位脑组织中ET水平呈与伤情程度相一致的升高。其中,CSF、脑组织中ET的变化趋势一致,血浆中ET的变化较之滞后。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SAH后基底动脉内膜和中层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脑池和静脉应用内皮素转化酶(ECE)抑制剂预防和治疗CVS后基底动脉内膜和中层超微结构改变,探讨ECE抑制剂的脑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枕大池双注血法制备兔36只SAH后CVS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SAH组、脑池给药预防组、静脉给药预防组、脑池给药治疗组和静脉给药治疗组.全部实验动物于首次注血后7 d进行灌注固定,留取基底动脉和脑组织标本,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电镜下,对照组血管壁超微结构无变化;SAH组电镜下血管内皮层结构以及内皮层细胞结构发生严重变性改变;用药治疗和预防组电镜下各组之间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无明显差异,组织变性程度明显轻于SAH组.结论: SAH后CVS可引起血管内膜和中层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变性,[D-Val22]大ET-1(16~38)可明显抑制基底动脉壁内膜和中层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效地预防了SAH后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全生  黄祖春 《重庆医学》2007,36(5):478-480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它是造成SAH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在SAH后CVS有着重要作用,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经颅彩色多普勒显像仪(CDFI),早期监测头伤者有无脑血管痉挛(CVS)。方法:371例颅脑损伤者分5组:①轻型无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组;②中型无SAH组;③轻型有SAH组;④中型有SAH组;⑤重型组。伤后当天、3d、7d和2周检测脑血管各血流指数。结果:两个有SAH及重型组比两个无SAH组发生CVS显著增高。结论:两个有SAH组及重型组患者易发生CVS,且伤后当天即可发生,高峰期为伤后3~7d,持续期因伤情轻重而异,伤情重者持续时间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采用放免法测定38例脑卒中急性期血与CSF中TNF及ET,结果显示:脑卒 中急性期血与 CSF中 TNF与 ET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脑卒中 恢复期,血中TNF与ET含量均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CSF中 TNF ,恢复正常。在急性期,血与 CSF中 TNF与ET呈正相关(r分别为 0. 603,0. 422,P均 <0. 01)。提示脑卒中后血及 CSF中 TNF均有表达增高改变,其作用过程与 ET表达增高 相关联,在防治脑卒中后继发的缺血-炎症-梗塞及出血-再缺血过程中,有效地阻断TNF与 ET的产生可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危重患者血浆P物质和内皮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8例急诊危重患者(重型颅脑伤6例,脑出血8例,创伤性休克4例)血浆P物质(SP)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显示,危重患者血浆SP和E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血浆SP含量及重型颅脑伤患者的血浆ET含量分别为最高。同时,有4例患者在24h内出现呕血,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危重患者血浆SP和ET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应激状态时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及其与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对4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O及ET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脑梗塞急性期血清NO、ET含量显著升高,NO与ET呈显著正相关;脑梗塞恢复期血清NO含量虽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NO及ET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脑梗塞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按GCS评分分组(≤8分为重伤组,>8分为轻伤组),对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伤后24h,3、5、7d)测定脑脊液中ET、NO含量,并评定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伤组患者伤后脑脊液ET、NO含量显著高于轻伤组(P均<0.05)。脑脊液ET、NO峰值越高,预后越差(P<0.01)。结论ET、NO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病理生理变化,监测其含量变化,对于伤情判定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4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ET和NO水平均较缓解期(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ET分别为:55.21±28.34ng/L,40.62±15.66ng/L及33.64±10.25ng/L;NO分别为7.36±3.42nmol/L,6.33±2.14nmol/L及5.24±1.86nmol/L);合并呼衰组血清ET和NO水平较非呼衰组均明显增高(ET分别为:62.45±27.42ng/L及47.98±16.35ng/L;NO分别为:8.12±2.88nmol/L及6.61±1.65nmol/L);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血清ET和NO水平较心功能Ⅱ级组亦明显升高(ET分别为65.23±29.87ng/L和45.19±27.33ng/L;NO分别为8.24±2.56nmol/L和6.48±2.78nmol/L);血清ET含量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系(r=0.63,P<0.05)。提示ET和NO是参与肺心病发病过程的重要因子,其血清水平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病情及预后,判效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McCullyfoundvascularpathologicalchangesofinthepatientswithhyperhomocysteinemiaatfirst[l].Fromthenon,manyresearchersplayedtheirconcen-trationsonthisfield.Subsequently,similarphe-nomenonwasalsoseenintheanimalmodelandtvivitrotest.Especiallyintherecent5years,manycountriespaidattentiontothe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lasmahomocysteine(Hcy)levelanda-cutecerebralvasculardisease(CVD)andtookmassprospectivestudiesand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s[2].Ourcountryisa1sooneofhighmorbiditycountriesCVD,…  相似文献   

12.
王利宇  马文平 《西部医学》2009,21(3):416-417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3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快、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43例中有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的31例,血管狭窄27例,血管迂曲3例,单侧颈内动脉颅内或颅外段闭塞4例,双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1例一烟雾病。1例伴有梭形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16例,颅外动脉狭窄11例,至少存在2处血管狭窄14例,其中8例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结论DSA可明确TIA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严重程度,脑供血动狭窄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三种疾病(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67例、糖尿病59例)的患者,用Logiq400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ECA)、颈外动脉(ICA)的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参数和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结果发现186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动脉的分叉部(球部)和 ICA起始段2.0 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斑块直径约2 cm~2.2 c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临床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增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形成影响了心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检测出小的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三种疾病(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67例、糖尿病59例)的患者,用Logiq400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ECA)、颈外动脉(ICA)的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参数和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结果:发现186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动脉的分叉部(球部)和ICA起始段2.0 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斑块直径约2 cm~2.2 c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临床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增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形成影响了心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检测出小的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含量变化在诊断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内皮素 ( ET)含量变化观察 ET在脑血管病 ( CV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测定方法动态观察 1 0 4例 CV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结果 :脑出血 ( CH)和脑梗死 ( CI)患者急性期血浆 ET水平分别为 1 39.9± 60 .5 pg/ml和1 2 3.5± 5 0 .9pg/ml,与对照组 ( 83.0± 37.2 pg/ml)比较有显著升高 ( P<0 .0 0 1 ) ;CH病人30 d后血浆中 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仍然是升高的 ( P<0 .0 5 ) ,但 CI患者 30 d后血浆中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ET在 CV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动态观察血浆中 ET含量的变化对于判断 CVD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内皮素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老年血管性痴呆、再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健康查体者各45例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及内皮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血管性痴呆组及再发梗死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平均浓度分别为(101±13)U/ml、(98±12)U/ml,血浆内皮素分别为(85±12)ng/L、(81±14)ng/L,显著高于TIA组(60U/ml±10U/ml、57ng/L±10ng/L)及健康对照组(46U/ml±8U/ml、41ng/L±6ng/L)(P〈0.05或P〈0.01),同时前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后2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脑梗死再发及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机制之一可能系通过慢性炎性反应引起血清内皮素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同时与54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肾上腺髓质素的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6,P<0.01);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1);与内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1,P<0.01).动态观察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发现其高峰值出现在梗死后3 d,至2周左右已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梗死灶的体积大小及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D)与脑梗死的关系 ,以明确脑梗死部位及大小在血管性痴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国际通用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随机收集门诊及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CT及核磁分析。结果 多发性脑梗死、双侧脑梗死 (皮层及皮层下 )、颞叶梗死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多发性梗死及梗塞部位对VaD有重要诊断价值 ,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