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分析我科2005年至2009年15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术症状残留常见原因为:胆囊管留置过长或大部切除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内科疾病、肝下积液、功能性胆道运动障碍.结论 胆囊切除术前应全面、充分检查,术中应精细手术操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刘勇 《当代医学》2009,15(13):75-75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留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7年20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留患者。结果胆囊切除术症状残留常见原因胆囊管留置过长或大部切除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内科疾病、肝下积液、功能性胆道运动障碍。结论胆囊切除术前应全面、充分检查,术中应精细手术操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胆囊术后症状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残株胆囊疾病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的一种,包括残株胆囊炎、残株胆囊结石、残株胆囊癌变等。近年来,随着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残株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残株胆囊疾病的发生多与第一次手术有关。残株胆囊疾病是由于胆囊切除不完全,术后胆囊残留或胆囊管残留过长逐步形成的囊腔样结构,可并发炎症及结石,引起类似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生于急诊手术患者。笔者对本院2008年6月—2013年  相似文献   

4.
王强 《中外医疗》2007,26(23):49-50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的胆囊床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3年18例胆囊切除后胆囊床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因腹腔内出血,1例右肝管损伤,2例胆总管狭窄,4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5例因胆囊管遗留过长形成"小胆囊",3例形成残留小胆囊或称再生胆囊.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常见原因胆囊解剖不熟悉、术中止血不彻底、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暴露术野不清等.  相似文献   

5.
分析胆囊切除术1123例,发现术后残留结石41例(3.6%),其中胆总管残石28例(2.5%)残留胆囊管结石13例(1.2%).造成后者的原因在于:青年医生对手术重视不足;术者不熟悉胆道解剖变异;对本征缺乏警惕;术中忽略检查胆囊管残端,或残端处理不当.手术结束前常规检视胆囊管或残端是有效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分析我院2009—2012年20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韶患者。结果;胆囊切除术症状残留常见原因为胆囊管留置过长或大部切除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内科疾病、肝下积液、功能性胆道运动障碍。结论:胆囊切除术前应全面、充分检查,术中应精细手术操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残留胆囊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经再手术治疗痊愈,保守治疗4例,好转出院后症状仍时有发生。结论:残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首次手术需仔细辨认胆囊管,再次手术切除残留病变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收集200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留病变患者资料,对腹腔镜术后残留胆囊病变进行诊治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发现进行具体病变确诊以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胆囊残留病变均得到判断与证实,切除残留病灶成功。手术前的症状得到控制甚至消失,手术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所用时间平均为(8.1±1.0)d。结论:按照科学精准的胆囊切除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操作,是防止术后胆囊发生残留病变的重要手段。对有明确症状的残留胆囊病变及早诊疗,并进行相应的二次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愈疾病。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估计每年有1950万美国人患胆道疾病,并导致50万次胆道手术。虽然大多数病人经过手术可以完全解除症状,仍约有15~20%病人手术后有持续的或经常复发的症状。凡作过胆囊切除术后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特点的腹部不适的症状称为胆囊切除后综合征,这种综合症可以由未发现的胆道疾病或胆道功能紊乱、残余或复发性疾病而引起。一个常被述及的原因是残留胆囊管长度大于1厘米时,此残留管被认为由于有残留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并发胆系结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收治的15例残余胆囊并发胆系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残余胆囊并发胆系结石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初发胆囊结石相似,其主要原因是首次胆囊切除术解剖不清或手法不规范,再次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单纯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及风险因素.方法 对2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病例进行原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梗阻性黄疸主要有胆总管残留结石、胆囊壶腹部压迫胆总管、肿瘤及医源性损伤等引起;非梗阻性黄疸主要有胆管炎引起.急诊手术未能详细检查,胆囊内泥砂样结石、胆囊管粗短,未先结扎胆囊管逆行胆囊切除,术前胰管扩张等是导致胆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单纯胆囊手术必须重视胆总管情况,必要时术中造影或胆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胆囊、胆总管症状残留的原因,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31例胆囊、总管术后病人症状残留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1例中,有明显原因124例,其中结石残留39例,胆囊管残留过长22例,肝外胆管损伤狭窄22例,胆囊切除不全13例,术后并发胆管炎15例,胆下积液及局部炎症粘连14例,伴发其它疾病10例,无明显原因7例。其中结石残留和肝外胆管损伤狭窄、胆囊管残留过长是胆囊、总管术后症状残留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手术质量和正确的术式选择是预防胆囊、胆总管术后症状残留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6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及效果。结果 首次手术均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问最短1个月,最长6年。胆囊管残留过长7例,残端小胆囊1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9例,其中胆总管扩张伴感染者13例。46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17例,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儿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9例。治愈44例,死亡2例(为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结论 胆囊切除术应以提高手术质量着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术后出现症状时,仔细全面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去除病因。  相似文献   

14.
赫军  邹全庆  黄栋 《广西医学》2003,25(10):1997-1998
胆囊残留病变系指胆囊切除后胆囊颈部 (粘膜 )残留或胆囊管过长所引起的病变 ,如原有的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症状依然如故 ,或者短暂缓解后又复发 ,必须再次手术切除。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的广泛开展 ,胆囊残留病变的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成为 LC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院从 1 992年 1 0月至2 0 0 3年 1 0月采用 LC胆囊切除术 396例 ,其中 1 3例并发胆囊残留病变 ,现浅谈我们的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37~ 69岁 ,平均 48.7岁 ,本组 1 3例胆囊残留病变均由手术、B超、MRCP、ERCP等检查确诊。胆囊管残株过长 1…  相似文献   

15.
刘兴顺  任宏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53-1053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胆囊切除不完全或残留胆囊结石,常可致再次发生结石嵌顿而需急诊手术。我院在1995年2月 ̄2003年4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有2例属残株炎并结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女,57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半年后症状再发入院。手术切除残留胆囊(内有结石2块),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1.2病例2患者,女,47岁,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1个月二次手术切开胆总管取石1年后,现复发入院。手术切开胆总管,取出1.5cm×1.0cm×0.6cm结石1枚,术中胆道造影发现残留胆囊长3cm直径2.0cm,术后恢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基层医院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4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残留胆囊管结石1例,继发胆总管内结石1例,右肝管、胆总管被误扎各1例,胆囊动脉牵断、肝面撕裂出血各1例,余手术进展顺利。结论:术前对患者的评估,术中规范、谨慎操作,可减少基层医院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结石残留发生的原因.方法:分析535例行LC患者中发生胆囊管结石残留的病例数及原因.结果:535例患者中发现胆囊管结石残留5例,这5例患者全部有胆囊管解剖结构异常,其中1例是急诊手术患者,1例患者结石为泥沙样,3例患者有结石嵌顿.结论:胆囊管结石残留是胆囊管解剖异常、结石嵌顿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解剖异常对结石残留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56例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减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残余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26例;初次手术在三级以下医院施行42例,在三级以上医院施行14例。结果:除1例因粘连严重并发门脉高压症,分离时引起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外,55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及结石后,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然后距胆总管0.3~0.5cm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英宏  王晓毅 《黑龙江医学》2012,36(10):800-800
<正>残存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因残存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及肿瘤,致术后症状依旧,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我们就4年来我院经超声检查,手术证实12列残存胆囊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残存胆囊超声诊断。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囊残留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胆囊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胆囊残留病人的影像不,临床症状和术中探查分析。结果 残留胆囊与手术时胆囊炎症的程度,解剖变异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选择有关,再次手术切除残留胆囊效果良好。结论选择胆囊切除的时机,适当的手术方法及熟悉胆道变异可避免胆囊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