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律南教授肝{]部胆管瘤侵及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者,多已无切除希望。但我在日本京都大学研修期间,曾参与Ozawa教授作了几例联合门静脉及肝动脉切除手术。术中先于肝圆韧带根部解剖出门静脉分支的脐部或门静脉右支末端,然后解剖出肿块下方的门静脉主干,采用一段骼外静脉或GoreTex人造血管在门静脉主于与其左或右分支间搭桥,以建立转流门静脉血液通道,此后即可完整切除左或右三肝、肿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结构,同时保证了整个手术过程中残肝的血供,尽可能地减少了肝脏热缺血的时间,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周宁新教授对侵犯门…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中的主要类型(占58%~75%),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由于肝门区紧邻重要血管,手术操作空间狭小,且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是多途径、多向性浸润转移,常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并侵犯邻近肝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年因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的8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83例手术切除病人中行根治性切除(R0)31例,非根治切除52例(R1,R2),术后出现并发症29例,死亡5例.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2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3.3%和25.9%,明显优于非根治性切除组(P<0.05),近5年本院根治性切除率达44.8%,中位生存期18.7个月,疗效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行切缘冰冻病理检查、联合肝切除等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根治性切除可更好延长病人生存期,使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 HC)或称近端胆管癌于1965年由Klatskin首先描述,是一种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s瘤,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然来自肝内大胆管癌也会侵犯肝门胆管,两者有时很难区分,因此美国癌症联合会的定义是"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扩展至胆管汇合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癌".肝门部胆管癌易侵犯胆管周围的血管和向肝内扩散,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存在血管侵犯[1,2],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肝实质与尾叶时,往往难以达到治愈性切除[3,4],故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4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根治性切除33例(44.6%),其中26例联合部分肝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行姑息性切除19例(25.7%);行内引流或外引流术22例(29.7%).结果 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的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引流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根治性切除术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49%;姑息性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19%;引流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0.结论 根治性切除组的生存率较姑息性手术及引流手术组明显提高,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联合肝叶切除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结果。切除率为60.0%,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8.3%、37.5%。介绍了估计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经验,并讨论了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腔内放疗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需要联合肝切除的术式有多种,其中适行半肝切除的病例数较多,是最定型的肝切除术式之一[1].该术式是整块切除半肝、全尾状叶及肝外胆道,肝中静脉应全程保留.笔者在临床实践和学术交流中体会到,相较于手术技术操作,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反而是更突出的临床问题.Bismuth 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是被广泛接受的联合半肝切除的主...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是具有挑战性的疑难病症,其根治性切除一直是外科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优化,影像学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手术器械的改进为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策略的制定以及规范化操作是获得满意远期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报告1994年6月-1996年2月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8例,1例术后死于并发症,其余7例无并发症。术后平均生存16个月。认为积极的手术切除能改善预后,强调广泛的胆管切除和肝阂部的骨骼化及切除肿瘤邻近和涉及的肝组织。  相似文献   

11.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remain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ons since the reported resection of a primary cancer originating at the hepatic duct confluence by Brown and Myers in 1954. Emerging evidence has indicated that aggressive surgery with a curative resection offers a better option for long-term survival compared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also been considered as a management opportun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langiocarcinoma. However, the survival rate has been poor due to the high proportion of disease recurrence. This review highlights recent techniques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resec-tion,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section margin, clinical skills of liver resection, lymph node clearance, and portal vein or hepatic artery resection or re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echnical advanc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reatment. In the current hepatic procedures, promis-ing survival outcomes have been obtained in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exhibiting a decreased operative mortality and a steady improvement in long-term survival. Overall, the correct clinical strategy and appropriate surgical techniques may provide an increased chance to cure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是具有挑战性的疑难病症,其根治性切除一直是外科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优化,影像学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手术器械的改进为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策略的制定以及规范化操作是获得满意远期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6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联合左半肝切除23例,右半肝切除9例,尾状叶切除3例,右三叶、右前叶切除各4例,姑息性切除15例,内引流术4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外引流术5例。结果死亡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7.31%(25/67)。联合肝叶切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1.1个月,高于姑息性切除组(15.8个月)。联合肝叶切除组的1、3、5年存活率为78.5%、48.3%和29%,姑息性切除组的1、3、5年存活率为43.5%、6.8%、0。术后随访率67.16%(45/67)。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包括肿瘤切除的联合肝叶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存活期;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1988~1996年我院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癌26例中肝门部胆管癌16例占61.5%.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0~76岁,平均58.6岁.切除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岁.全组病例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平均134.7 μmol/L(27.9~238.9 μmol/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精准半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术前精准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联合精准半肝切除术治疗3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分别行B超、CT、MRCP、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5例行PTCD、2例行ENBD.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38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CT、MRCP检查,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 (25/38)、71.1% (27/38)、89.5% (34/38),5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者均为阳性表现.全组患者行联合左半肝切除28例,联合右半肝切除10例,其中联合尾状叶切除22例、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并重建4例(肝左静脉补片修补1例)、联合肝动脉切除12例(肝动脉重建3例).R0切除32例、R1切除4例、R2切除2例.全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P、GGT、ALT及AST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99,8.445,5.697,6.633,4.469,4.140,P<0.05).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5.3% (2/3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汁漏和肝功能不全,其发生率分别为28.9% (11/38)和21.1% (8/38).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浸润型腺癌31例、结节性腺癌5例、黏液腺癌1例、腺鳞癌1例.联合半肝切除术后患者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37%、21%,半数生存时间为22.0个月,R0切除与R1/R2切除,N0期与N1/N2期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6,10.39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癌细胞残留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结论 联合精准半肝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疗效.术前全面的影像学和肝功能检查精确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术前选择性减轻黄疸治疗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是原发于左右肝管及肝总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高位胆管癌、上段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2009年AJCC第7版的TNM分期[1]将其归为肝门周围胆管癌或近侧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仍然是胆管癌的最常见类型,占胆管癌的50%~70%.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容易向胆管周围侵犯,甚至累及肝门部血管和肝实质,这给我们的外科根治性切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附加肝脏切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辅助检查手段和外科技术及观念的改进与更新 ,无手术禁忌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有很大提高 ,在国内各主要专科中心其已超过 6 0 %。目前很多学者均强调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预后的重要性 ,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各手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对BismuthⅠ、Ⅱ型者行肝外胆管切除及区域淋巴清扫通常确可达到根治性手术的要求 ,但对更常见的BismuthⅢa、Ⅲb及Ⅳ型病例 ,往往需附加左或右侧肝脏切除 (半肝及尾状叶切除 )才有可能实现切缘阴性 ;若还有肝门主要血管或胰腺侵犯 ,则需同时施行血管切除重建或胰十二…  相似文献   

18.
<正>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又称Klatskin瘤,起源于肝门区胆管黏膜上皮,约占胆管癌的50%~([1])。根治性切除(R0切除)是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报道根治性切除率为19%~75%,5年生存率为10%~44%~([2-4])。然而,复杂的肝门解剖结构、肿瘤多极化浸润特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因素,使HC根治术成为肝胆外科最具挑战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 规范肝门部胆管癌整块或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改进和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1986年至1999年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157例资料。结果 总手术切除率为67.5%(106/157),根治性切除率为37.6%(59/157)。近3年对54例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切除率为74%(41/54),根治性切除率为43%(23/54);随访年存活率:根治性切除组为57%(13/23),姑息性切除组为41%(7/17),未切除组为7%(1/14)。结论 术中病理诊断是选择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HC),又称作Klatskin瘤,是起源于胆囊管汇人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道上皮恶性肿瘤[1-5].目前根治性切除是治疗PHC的最有效手段.但该肿瘤居于肝门部之中央部位,手术复杂、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不前[6-8].近些年来,得益于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推广,PHC的外科治疗有望获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