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疾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法制作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胃复春组(10只)、低剂量胃疾康组(10只)和高剂量胃疾康组(10只),对大鼠的胃粘膜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经过30d治疗,胃疾康与胃复春片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大鼠胃粘膜腺体萎缩(P〈0.05)。【结论】胃疾康对大鼠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脾虚证和血清胃泌素三者的关系,我们利用纤维胃镜观察胃粘膜相。按照中医理论检出脾虚证胃痛患者,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然后将三者进行综合分析;另以正常健康人和实证胃病患者与之相对照。现将全部83例的观察小结如下。对象和方法 83例共分为A、B、C三组,A组35例为脾虚证组,包括A_117例为脾气虚证,A_218例为脾虚气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萎胃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用多重刺激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以三九胃泰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萎胃康颗粒对模型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萎胃康颗粒能改善胃粘膜的萎缩。结论该方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炎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建斌  崔勤  张雪  蒋永培 《医学争鸣》2000,21(7):S155-S156
目的 对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药胃炎康治疗的疗效观察,了解胃炎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西药为阳性对照组,治疗3mo为1疗程,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血中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结形成率、T细胞亚群分类值的变化。结果 胃炎康能显著提高生萎缩性胃炎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分别为P〈0.05,P〈0.01),能显著提高OKT3,OKT4及OKT4  相似文献   

5.
三参滋胃饮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三参滋胃饮(SShZWY)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免疫、寒凉猪胆汁及热水灌胃综合法复制CAG大鼠模型.三参滋胃饮按临床用量的10倍、5倍(25、12.5 g.kg-1)灌胃给药,连续治疗50 d后,进行胃粘膜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造模后光镜下可见大鼠胃粘膜萎缩变薄,固有层炎细胞浸润明显,粘膜肌层增厚,胃小凹与胃腺长度比值增大,部分模型鼠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经三参滋胃饮治疗后,胃粘膜炎症减轻,粘膜增厚,腺体再生且排列整齐、不典型增生减轻.结论:三参滋胃饮对实验性CAG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萎胃康颗粒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造模组70只.造模组采用复合造模法,待确定造模成功后,将剩余造模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萎胃康低 、中 、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各组均采用灌胃方式给药,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萎胃康水溶液及维酶素.治疗30 d后,做常规病理,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大鼠胃黏膜Bax和p53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Bax和p53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Bax和p53表达均显著增多,其中以萎胃康高剂量组增多最明显(P<0.05).结论 萎胃康高剂量组疗效最好,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异常增殖有关,萎胃康具有防止胃黏膜癌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药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9.
刘杰  吕峰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183-184,200
目的探讨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叶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叶酸组在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3个月,对照组仅给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对胃镜下评分、病理评分进行比较;静脉血检测胃泌素17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叶酸组治疗前后胃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叶酸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叶酸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1.18±0.07 nmol/L)较治疗前(0.56±0.06 n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P<0.01)。对照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0.72±0.09 nmol/L)较治疗前(0.59±0.07 nmol/L)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结论叶酸可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分泌,可能有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胃尔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1)临床研究 :选择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患者 ,服用胃尔康颗粒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实验研究 :大鼠以酒精、去氧胆酸钠、氨水建立CAG模型后 ,随机分为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和模型组 ,观察胃粘膜炎症和萎缩情况。结果 :(1)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8 95% ,对萎缩总有效率68 42% ;肠腺化生总有效率78 95% ;6例异型增生患者在治疗后全部逆转。(2)胃尔康高剂量组、胃尔康低剂量组、叶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组之间大鼠胃粘膜炎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较正常组严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胃尔康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叶酸组大鼠萎缩程度较模型组减轻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 01,P<0 05)。结论 :中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并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艇  杨艳 《安徽医学》2020,41(9):1045-1047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宁国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人群214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PGI、PGⅡ和G-17水平,比较两组3项指标水平及PGI/PGⅡ比值(PGR)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单项指标和3项指标联合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病例组血清PGI、PGR、G-17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GI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临界值为106.09 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75.6%;PGR的AUC为0.870,临界值为12.3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75.2%;G-17的AUC为0.880,临界值为10.32 p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9%、70.1%;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2%、68.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PGI、PGR和G-17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100例经胃镜和胃粘膜活检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测定了血清壁细胞抗体(PCA)、胃泌素和胃泌酸功能。PCA阳性率分别为:胃窦部CAG中22.9%(11/48)、胃窦胃体部CAG中43.75%(14/32)、胃体部CAG中50%(10/20)。CAG病变越重PCA阳性率越高(P<0.01)。胃体部CAG患者的胃酸排泌量显著低于其它部位CAG;重度CAG患者的胃酸排泌量显著低于轻、中度CAG(P<0.01)。PCA阳性者的血清胃泌素(195.70±39.48Pg/mL)显著高于PCA阴性者(82.27±10.24Pg/mL)(P<0.01)。文中初步讨论了CAG患者血清PCA、胃泌素及胃泌酸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G~17的变化规律。方法166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且符合标准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诊断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04例。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窦萎缩及全胃多灶性萎缩时,G-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体萎缩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G-17水平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萎胃康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方法采用多重刺激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分别应用大、小剂量萎胃康及三九胃泰灌胃治疗。30 d后观察大鼠胃酸、血清胃泌素(GAS)含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G细胞数量,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萎胃康大、小剂量组及三九胃泰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胃酸、血清GAS含量和增加G细胞数量,以萎胃康大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中药萎胃康对CAG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升高胃酸、血清GAS含量和增加G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标准四联联合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Hp清除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1.6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G-17、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PG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  相似文献   

17.
王正福  姚强 《新疆医学》2011,41(6):80-8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随着对CAG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CAG的发展变化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  相似文献   

18.
19.
三参调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变随年龄增大而有恶变的趋势,因此1978年(WHO)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肠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运用自拟三参调胃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谢连邦 《医学文选》1995,16(2):140-14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液减少,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我们自1988年以来,运用百合萎胃康方治疗本病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3岁。病程一年以内者11例,1~5年者9例,6~10年者5例,11年以上者3例。住院病人6例,门诊病人22例。1.2 治疗方法和药物:在应用本方治疗过程中,停用其它药物。百合萎胃康的药物组成:炙百合30g,杭白芍、北沙参、生山药各20g,鲜石斛、甘枸杞、紫丹参各15g,贡麦冬、台乌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