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制剂的指征。方法:总结9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诱导缓解化疗、巩固化疗及强化治疗期间的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变化及输注血小板情况。结果:接受诱导缓解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倾向轻重不一,输注血小板的比例为31.5%;接受巩固化疗患者出血倾向较轻,输注血小板者比例为10.9%;接受中大剂量强化治疗的患者,出血倾向重,输注血小板比例为52.9%。结论:完全缓解后接受巩固及强化治疗的患者,如不伴发严重感染等加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可将血小板输注指征定为5×109/L;接受诱导缓解化疗,或接受巩固、强化治疗伴发严重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指征可定为10×109/L或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重症患者血小板(PLT)减少的发生率及PLT输注的目的、指征、效果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定义为PLT〈100×109/L,根据PLT减少的程度分为轻度减少,PLT〈100×109/L;中度减少,PLT〈50×109/L;重度减少,PLT〈20×109/L。结果:53.4%(206例)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曾出现PLT〈100×109/L,与PLT未减少患者相比PLT减少患者有较高的死亡率(P〈0.05),需要输注较多的血小板(P〈0.05)、新鲜冰冻血浆(P〈0.05)和红细胞(P〈0.05)。结论:约50%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过PLT〈100×109/L,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较多的输血支持,有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 41例白血病患者,采用ABO同型输注机采血小板,且均在30 min内输注完毕。按照输血小板前血小板计数分为A组(血小板计数<10×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10~20)×109/L],对两组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1例白血病患者共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126例次,输注后有效率均达到80%。A、B组分别预防性输注66、60例次,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29±2.02)×109/L、(13.07±2.95)×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71±11.37)×109/L、(28.12±11.72)×109/L,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分别为(12.54±8.94)×109/L、(13.38±10.16)×109/L,有效率分别为80.3%、80.0%,两组输注后24 h CCI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提高其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能够有效预防出血;以10×109/L作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阈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次/d,疗程14 d。结果 82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5.5(6.0-24.0)×109/L,给药起(5、7、15)d时分别升至27.5(16.0~47.0)×109/L、35.0(20.5-78.0)×109/L和77.0(41.8-119.5)×109/L,与用药前相比(P值均<0.01)。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至给药起第28天,血小板计数中位数降至76.5(35~120.3)×109/L,但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近期有效率85.3%,其中显效58.5%(血小板≥100×109/L,无出血症状),良效26.8%(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仅3例出现轻微临床不良反应。16例中1例在给药起21 d和28 d的血清中检测出低滴度抗TPO抗体,但不具有中和活性。结论 rhTPO可一过性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186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186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表现等因素将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比较不同性质、病因之间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别。结果: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97.7%和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92.4%和15.03×109/L,明显高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86.7%和6.27×109/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对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有显著疗效,预防性输注疗效明显优于治疗性输注;血液肿瘤病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输注疗效明显优于ITP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应做到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苗菁  王季石  曾小菁  何玲 《山东医药》2009,49(11):70-7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及指征。方法对同期收治的100例AL患者按下列指征输注血小板:①血小板≤10×10^9/L。②血小板〉10×10^9/L,但有广泛皮肤瘀点、淤斑,鼻衄、牙龈出血量较多者予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对伴有眼底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颅内出血者给予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每次输注浓缩血小板8—10U或单采血小板1个疗程治疗量。输注前及输注后24h测定血小板计数,计算其增值及回收率,并观察临床出血控制情况。结果本组共输注血小板193例次,其中176例次输注后24h血小板呈不同程度上升,总有效率为91.2%。结论以血小板≤10×10^9/L为指征对AL化疗后患者行血小板输注有效、安全,但应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影响因素等情况综合判断,做到个体化输注。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29岁。因“反复月经过多,皮肤出血点1年余”2005年11月收住我科。既往曾住院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标准依照文献〔1〕。1年余来长期未间断服用泼尼松60mg/d,血小板可保持正常水平,低于该剂量则血小板在(2068)×109/L之间波动,入院前1个月左右,泼尼松20mg/d。入院体检:库欣面容,向心性肥胖,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PLT22×109/L,Hb110g/L,WBC5.6×109/L,PLT抗体IgA、IgM正常,IgG升高,骨穿示增生活跃,粒红两系增生、形态及各阶段比例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52个,产板巨1个。诊断为ITP。入院后在服用…  相似文献   

8.
单供体血小板浓缩液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旭  郑贞  丛培芳  刘桂香 《山东医药》2002,42(12):45-45
近几年来 ,成份血输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血小板浓缩液输注可降低放、化疗后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我们对32例血液病及肿瘤患者采用单供体血小板浓缩液预防或治疗血小板性出血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 (单供体组 )中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18~ 5 9岁。其中血液病血小板减少 2 0例 ,非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 12例。患者血小板水平均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 ,即血小板外周血计数≤ 2 0× 10 9/ L,或者≤ 5 0× 10 9/ L 伴有出血者。 32例患者均采用单供体血小板浓缩液输注治疗。另选取 3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使用Medical Outcome Study SF-36 form(SF-36)中文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36例成人ITP患者进行QoL调查.按照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3组[PLT<30×109/L;PLT(30~100)×109/L;PLT>100×109/L].SF-36的8个维度作为测量结果:躯体健康(PF);社会功能(S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情绪角色功能(RE);精力(VT);总体健康(GH).结果:在8个维度ITP患者和正常人相比SF-36 QoL均降低.在PF、RP、BP、GH、SF和RE等6个维度中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ITP患者在GH、VT和RE 3个维度与慢性患者相比QoL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根据血小板计数分组的比较中,在PF、GH和SF 3个维度显示了明显的差别.年龄是除了SF以外其他所有维度的负性预测因子.当前血小板计数是BP,SF和GH的负性预测因子.而且治疗费用也影响了QoL得分.对出血的恐惧作为主观指标对QoL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结论:成人ITP患者的QoL明显降低,年龄、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的恐惧对QoL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ITP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基于询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效输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方法:90例确诊的ITP患者中对输注血小板的48例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评价输注的效果并分析与感染、脾脏肿大、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免疫指标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8例应用血小板和激素治疗的患者,44.4%有效输注,30例应用血小板、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患者,53.3%有效输注.24例无效输注患者中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脾脏肿大组与正常组、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组与正常组,有效输注率有显著性差异.骨髓巨核细胞数升高组与正常组、调节性T细胞低表达组与正常组,有效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者输注血小板50%存在无效输注,其原因可能与感染、脾脏肿大、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因此控制感染和抑制免疫应作为首选治疗,而血小板的输注应严格把握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