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州不仅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药材种植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从毫州市政府公布的“三个一百”(即:一百万从业人员、一百万亩种植基地、一百亿的年销售收入)中就可以看出药材经营和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2.
亳州不仅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药材种植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从亳州市政府公布的"三个一百"(即:一百万从业人员、一百万亩种植基地、一百亿的年销售收入)中就可以看出药材经营和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3.
同仁堂一向以用真货而且以质地优良的药材制成丸散而闻名遐迩。当年祁州药市春秋两季开市,同仁堂必派员参加,前往购药。同仁堂是药市的大主顾,向来最好的药都是由同仁堂首先挑选。当时国内著名的药市有两处,素有"南有樟树,北有祁州"的传统说法。祁州即今安国市,是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向有"没有到过祁州的药材就没有中药味"的俗谚。祁州药市最早始于北宋建中元年(1101年),盛于明、清二朝。  相似文献   

4.
安国县古称祁州,位于河北中部,历史上因药业发达而久负盛名,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有记载表明,安国县从事中药材的生产、加工炮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药材加工种植在我国药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国内,在日本、朝鲜等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有较大影响。传说安国药业的兴起,始于药王邳彤的传说和药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1984,(7)
安国古称“祁州”。几百年来,因药业繁荣而闻名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素有“药州”、“药都”之称。早在公元1101年宋朝微宗,为纪念邳彤在安国南关建立了药王庙。该庙建成后,群众集会瞻仰纪念,由香火会逐渐形成以中药业为中心的物资交流会。庙会期间,全国各地药商云集于此,形成四面八方中药材交流的枢纽。当时药商自动组织十三帮、五大会,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药材集散地。“药州”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安国举办的全国中药材交流大会。安国即河北省安国县,春秋属鲜虞。后属中山。战国属赵,汉置安国县。隋改为义丰,唐宋置祁州。元明清仍之。因祁州用名,历史较久,故人们习惯称安国为祁州。祁州药业,始于汉,初兴于宋,明乐年间,已成为长江南北主要药材集散地之一。几百年来一直繁荣昌盛,驰名中外。素有“  相似文献   

7.
中药交流会是进行中药商品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解放前就已形成,当时只局限在几个传统的药材集散地如毫州、百泉、安国、樟树等地,每年举办一次,规模很小,交流的主要是中药材.解放后一直沿俗举行,但规模则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而扩大.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药材市场全面放开以后,中药交流会(以下简称药交会)才多了起来,举办地点已从原来的药材集散地发展到全国各地;举办单位由中国药材公司发展到各省、市、县药材公司;参会者由商业发展到工业,由国营单位发展到集体单位、  相似文献   

8.
祁艾     
祁艾为何物?其实祁艾是本世纪初出现的一个艾叶优良品种,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清代以前未有祁艾之说,而是以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南)艾为胜,明朝李时珍之父李言闻  相似文献   

9.
我省清江县樟树镇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在后汉三国时代开始建立“药圩”,从事生产、经营和加工炮制中药材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我国南方的“药都”(1),迄今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药不过樟树不齐”和“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谚语。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1 中药材生产的回顾 我国是天然药物品种最多、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天然药物人工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据史料记载,唐代就有怀地黄、怀山药、川芎、川乌、附子等药材的人工栽培,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建国以来的中药材生产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计划时期: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国家对中药材实行计划生产。国家中药材公司给各省、市、区药材公司下达生产任务,各级中药材公司把药材生产纳入年度工作内容,配备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1.
<正> 中文安国古称祁州,建制于汉朝,800多年前就成为长江南北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著名的文化古迹药王庙,座落在县城南关。据史料记载,药王姓邳名彤,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任曲阳郡太守,能文善武,精通医理,济世救人,后人仰其德能誉为“药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公司在继承传统国药精髓的基础上,围绕"做长、做强、做优、做人"企业,不断推进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百强、亳州市十强。关键词一:规模效益公司近年来总体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经营的范围由单一的中药饮片生产发展到现在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和中药养生产品的生产、研发以及销售一条龙,形成了完  相似文献   

13.
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亳州因其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经营的历史传统,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从逐步形成到数次搬迁发展,从无序自发散乱的经营到有序规范的管理,在亳州乃至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着重对当前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情况的介绍,分析市场需求、文化软实力以及医药企业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禹州是我国中医药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禹州市地处豫东平原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禹州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辖区内盛产动物、植物、矿物药材1084种。禹州药市始于唐朝,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9月,经国家批准成为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该文总结了2021年中药材生产的“八化发展”概况,分析了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八化发展”概况:(1)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地方道地药材目录开始制定;(2)新品种保护进程加快,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3)生态种植理论得到丰富,技术示范效果突出;(4)部分中药材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形成典型模式案例;(5)追溯平台覆盖的基地数量增加,省级互联网交易平台获批设立;(6)产业集群建设提速,省级区域品牌数量快速增长;(7)新成立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多方式带动集约化生产;(8)地方中医药法实施加速,食药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发布。中药材生产建议:(1)加快制定全国道地药材目录,开展道地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3)重视防灾基础工作,制定减灾技术措施;(4)统计常用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纳入国家常规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药材经营部门(以下称药材部门)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在药材部门开展中药材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优势,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使其发挥地方优势,针对工作实际加强科研工作,尽快达到改变药材部门落后状况的目的. 一、在药材部门开展中药材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药材部门落后的现状迫切要求改善 (1)中药材生产与收购当今社会上对中药的需求量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大,特别是近几年中成药的研制和开发出现突飞猛进的趋势,单是生产中成药所需要的中药材比过去就有大幅度增长.然而中药材的生产发展却很缓慢,生产技术落后,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各地建立中药材基地正方兴未艾。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已有近千个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种类已达200多种。预计到2004年,全国药材总产量将大幅度增加,很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的局面。为推动GAP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和对药材基地多元化功能的思考,试图从理论上对多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功能和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多元化功能 1.1 为医药工业提供标准化原料药材的功能 作为中药材生产基地,首要的功能就是中药材生产,为我国医药工业提供标准化的原料药材。其生产基地的主要特点:(1)产品有…  相似文献   

18.
<正>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中药材质量,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GAP)。由于GAP内容广泛、复杂,涉及药学、生物学、农学以及管理科学。因此,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二维码作为承载物品生产信息的一种标识,可有效记录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贮运等环节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在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应用,可实现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控,进一步发挥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21年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和种植特点,更好地服务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县域中药材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学方法,从多角度分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的种植情况。结果: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整体渐成规模,主产中药材优势十分突出;经营主体辐射强,品牌打造初显成效;配套政策措施较为齐全,营商环境良好。2019—2021年,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均为0.66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9%,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中药材加工产品年产量为0.40万~0.45万t,年总加工产值为0.76亿~0.86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在空间上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白济汛乡、永春乡、中路乡、保和镇,占全县的63.83%。种植面积排前四位的药材为木香、秦艽、附子和当归,在不同乡镇的种植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木香在10个乡镇中均有种植,除永春乡和塔城乡外,木香种植面积在主产药材中占比超过50%。中药材生产存在生态种植规模不大、与粮争地矛盾突出、技术水平有限、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态势良好,建议发挥绿色优势、加大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力度、配套加工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苍术药材生产(种植)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确保苍术药材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和可控。方法:在总结湖北省英山县南苍术传统种植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南苍术规范化种植研究成果,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写出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南苍术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果:该规程已被湖北省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所采用,实践证明,按本规程生产出的苍术药材完全可以达到并超过苍术的法定质量标准。结论:按照"南苍术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生产出的苍术药材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和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