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结剂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封闭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将40颗完整无龋坏、无隐裂的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4组,备洞并用3M Z350树脂充填。第1、2组使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结剂,第3、4组使用Dentsply Xeno IV自酸蚀粘结剂。备洞充填抛光后,第1组和第3组为实验组,分别使用3M Adper Easy One 和 Dentsply Xeno IV自酸蚀粘结剂对充填体边缘涂布20s。第2组和第4组为对照组,不进行这项操作。然后,对1~4组充填体均进行光照,经温度循环后涂隔水剂,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对牙齿长轴切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3M Adper Easy One 和Dentsply Xeno IV自酸蚀粘结剂对树脂充填边缘处理后微渗漏均明显变小(P<0.05),且染料渗入窝洞均明显减轻。结论:3M Adper Easy One和 Dentsply Xeno IV自酸蚀粘结剂对充填体边缘进一步处理后均起到明显边缘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两种树脂充填方式微渗漏的比较,为临床找到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且操作简便的充填方式。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60颗人恒牙在唇、颊侧备V类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颗牙。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经恒温保存、染色、纵剖牙体,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充填物边缘微渗漏的情况。结果: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结论:两种充填方式微渗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桩核常用粘结材料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结后的根向微渗漏的大小,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40颗离体上颌前磨牙作桩核制备,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牙。A组:纤维树脂桩核复合树脂粘结组;B组:纤维树脂桩核玻璃离子粘结组;C组: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复合树脂粘结组;D组:铸造镍铬合金桩核玻璃离子粘结组。采用微渗漏染料渗入法,印度墨汁作染料染色1周后透明技术处理,观察样本染色深度。结果:纤维桩核与两种粘结剂出现微渗漏的现象少于铸造镍铬合金桩核与两种粘结剂。结论:树脂粘结剂与牙体组织面以及粘结剂与桩核组织界面有较强的化学结合,封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付莉  沈露  梁文惠  常熊巧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9):1636-1638
目的:观察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和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在修复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5例患者需要行牙体颈部楔状缺损树脂修复的共93颗活髓患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结合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使用全酸蚀粘结剂结合树脂充填修复。于充填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临床复查,根据Ryge的改良USPHS评分系统评估充填体情况。结果:两组充填修复1年后临床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酸蚀粘结剂充填修复术后敏感率小于全酸蚀粘结剂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酸蚀粘结剂用于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粘结修复治疗后牙髓敏感率低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进  李艳君  康震  马俊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366-1367
目的:观察空气喷砂技术制洞对树脂粘结界面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空气喷砂和传统涡轮机制洞、两种粘结体系进行牙本质粘结,采用染料渗入法观察粘结界面的微渗漏情况。结果:自酸蚀组微渗漏程度低于全酸蚀组,空气喷砂制洞组微渗漏程度低于涡轮机制洞组,酸蚀组微渗漏程度均低于未酸蚀组。结论:空气喷砂技术制洞树脂粘结界面微渗漏情况优于传统涡轮机制洞。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并制作楔状缺损洞型,分别用MEdental,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任何处理,经牙合力循环、热循环后,用2%亚甲基蓝染色,24h后将每个离体牙由颊舌向沿牙长轴连续切下3片。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40倍观察充填体边缘染液微渗漏情况,然后在SEM下观察流动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结情况。结果:3组间充填体微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Edental材料的边缘微渗率最低(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Medental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良好,Gluma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处部分位置出现裂隙,对照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处存在裂隙且较Gluma组明显。结论:MEdental脱敏剂和Gluma脱敏剂均能降低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率,MEdental脱敏剂影响较大,使用Gluma脱敏剂和MEdental脱敏剂可以获得较好的边缘封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共126颗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分别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颗牙。实验组使用CLEARFIL S3 BONDTM自酸蚀粘结剂和流体树脂进行充填;对照组常规酸蚀,涂布粘结剂和复合树脂充填。评价两组6个月、1年、2年的保留成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年,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充填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为7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酸蚀粘结剂和流体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牙髓刺激性小,可明显提高修复充填体的固位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三种充填树脂的冠方微渗漏的程度。方法:选择42颗离体恒磨牙预备牙合面洞型(4mm×4mm×4mm),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树脂充填,Surfill Smart Dentin replacement(SDR)大体积树脂,3M ESPE~(TM)Filtek~(TM)P60 Poterior Restorative(P60)复合树脂,3M ESPE~(TM) Filtek~(TM) Z350XT Flowable Restorative(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所有样本在人工唾液中浸泡2个月,经冷热循环老化试验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与充填体之间发生微渗漏的程度。结果:SDR体积树脂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微缝隙最小,与P60复合树脂组和Z350XT流动纳米树脂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DR树脂是边缘封闭效果比较好的树脂,适用于充填后牙窝洞。  相似文献   

9.
自酸蚀封闭剂与玻璃离子联合用于托槽粘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剂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联合用于正畸托槽粘结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观察。385个托槽用自酸蚀封闭剂(3MESEP)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ORTHO LC)粘结,390个托槽用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观察托槽脱落的时间和脱落后粘结剂在牙面上的残留量,计算托槽脱落率和粘结材料残留指教。结果: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自酸蚀封闭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10.1%;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9.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材料粘结的托槽脱落后,牙釉质上的粘结材料残留指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结技术粘结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可以满足正畸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釉质预酸蚀对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Xeno Ⅲ应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口对照设计对我科32例患者(124颗前磨牙)唇颊侧楔状缺损进行粘结修复治疗,试验组在使用Xeno Ⅲ前用35%磷酸酸蚀缺损边缘釉质30s,对照组直接常规粘结树脂充填治疗。修复后1周(基线)、3个月、6个月、1年时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两组修复体的固位、釉质边缘着色、边缘适合度、术后敏感、继发龋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在各时间点两组修复体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试验组的边缘着色及边缘适合度的A级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边缘着色及边缘适合度的A级率在6个月与1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这两个时间点的边缘着色及边缘适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酸蚀釉质能改善Xeno Ⅲ粘结修复楔状缺损时的边缘封闭,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冷光美白治疗对正畸后托槽粘结部位不规则色斑的疗效。方法:离体牙20颗,分成A、B两组,各10颗。A组酸蚀后采用牙釉质粘结剂剂粘结托槽,B组直接采用玻璃离子粘结。将两组离体牙人工染色4周后,拆除托槽并进行冷光美白处理。处理前后分别采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记型全牙比色仪测量L*、a*、b*值,计算每组牙美白前后的色差△E,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样本在美白处理前后的色差△E均3.7,L*值、a*值、b*值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之间美白处理前后色差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光美白能够有效地消除正畸治疗后托槽粘结部位出现的不规则色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Z350纳米树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老年人前磨牙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笔者科室就诊的232例患者(男120例,女112例),年龄60~70岁,第一前磨牙156颗,第二前磨牙124颗,共280颗患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自酸蚀后采用Esthet-X Flow树脂垫底后Z350纳米树脂修复;对照组:单纯玻璃离子(GIC)垫底后用3M Adper Easy THree自酸蚀粘结处理Z350纳米树脂进行充填修复,比较即刻、1年后、2年后两者的美观、树脂脱落率、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着色等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即刻修复成功率比较,两种修复方法效果相似(P0.05),无明显差异,而1年后、2年后充填成功率对比,流体树脂联合Z350纳米树脂夹层修复楔状缺损时明显优于单纯玻璃离子(GIC)联合Z350纳米树脂(P0.01)。结论:Z350纳米树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时长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玻璃离子(GIC)联合Z350纳米树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老年人前磨牙深度楔状缺损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体充填材料在冠部暂时性封闭窝洞能力。方法:选用4℃保存100颗新鲜离体前牙颈部截断并保证牙根长度不小于10mm。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后,根管口处统一制备成2mm×2mm×3mm的洞形。随机分为5组,每组20颗牙,分别为松风玻璃离子组、磷酸锌水门汀组、聚羧酸水门汀组、国产玻璃离子组、空白组,并经温度循环。每组选15颗牙用细菌渗透法观察细菌渗透后无菌培养液的浑浊情况。每组另外5颗,除空白组外用日立S-57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管冠方充填材料与根管壁间的微缝隙。结果:①细菌渗透法:1个月后松风玻璃离子仅发生2例冠部细菌渗漏,其余充填材料均发生大量细菌渗漏,4种材料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扫描电镜:磷酸锌水门汀和聚羧酸水门汀均颗粒较粗大,有较大微缝隙夹杂有空气泡;国产玻璃离子表面粗糙内部有许多裂隙;松风玻璃离子与牙本质小管完全密合粘结紧密,无微缝隙存在,4种材料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松风玻璃离子在暂时性窝洞充填过程中冠方抗渗透能力优于国产玻璃离子粘固剂,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②本实验中细菌渗透法,扫描电镜所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髓术治疗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曾在笔者所在医院作干髓术后因牙体折裂导致拔除患牙的180颗患牙在治疗时所备的洞型、洞型面宽度、所用充填材料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折的发生率:洞型方面:Ⅰ类洞型34.44%,Ⅱ类洞型56.67%,Ⅴ类洞型8.89%;洞型面宽度:洞型面宽度大于1/2者65.00%,洞型面宽度大于1/3小于1/2者22.78%,洞型面宽度小于面1/3者12.22%。充填材料:用银汞合金充填者50.56%,用玻璃离子充填者42.22%,用其他材料充填者7.22%。结论牙体折裂与治疗中所备的洞型、洞型面宽度、所用充填物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喆  刘泓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15-1817
目的:探讨GLUMA、Bi f l uor i dT12和MS COAT 3种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人离体前磨牙20颗,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成4组(n=5):A组(GLUMA)、B组(Bi fl uori dT12)、C组(MS COAT)、D组(空白)。A、B、C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D组不处理。全部样本3M ESPE Adper TM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5mm,硬组织切片机制成1.0mm×1.0mm×8.0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微伸拉强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脱敏剂预处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Ceramage聚合瓷嵌体和铸瓷嵌体边缘微渗漏大小,为临床嵌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颗离体牙按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Ⅱ类洞,随机分为2组,每组10颗。分别用Ceramage和IPS EmpressⅡ制作嵌体后使用Rely X ARC进行粘结。经冷热循环500次品红染色后,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2组嵌体材料轴壁和龈壁均出现微渗漏。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处理数据,两组之间微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壁:t=5.604,龈壁:t=6.718,P<0.01),同组间龈壁微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S EmpressⅡ:t=5.766,Ceramage:t=4.392,P<0.01)。结论:Ceramage聚合瓷是制作树脂嵌体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在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不同粘接系统下,不同厚度的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为纤维桩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颗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的分为全酸蚀组(A组)和自酸蚀组(B组)两组。每组再分别按1.2mm(1组),1.4mm(2组),1.6mm(3组),1.8mm(4组)的直径平均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桩道预备。分别记为A1,B1,A2,B2,A3,B3,A4,B4组。用通用型树脂粘接剂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将直径为1.1mm的纤维桩与预备好的实验牙进行粘接。片切成厚度为1.5mm的试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表面及材料粘接处进行观察,利用薄片推出实验测试粘接强度,测试完成后在2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全酸蚀1.4mm组(A2组)的粘接强度最高,自酸蚀1.8mm组(B4组)的粘接强度最低(P0.05);两组试件中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破坏模式(DR破坏模式)为主要的破坏模式。结论:树脂水门汀应用全酸蚀技术时粘接强度优于应用自酸蚀技术,且随着树脂水门汀的厚度增加粘接强度先增强后降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磊  曹琦 《中国美容医学》2013,(19):1963-1966
目的:通过对比4种树脂嵌体材料的微渗漏大小,为临床树脂嵌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40颗离体牙按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合)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分别用Z350、P60、Ceramage、Solitaire 2制作嵌体后使用Adper Single Bond 2和Adper Rely X ARC进行粘结.经冷热循环500次品红染色后,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4组树脂嵌体材料轴壁和龈壁均出现微渗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树脂嵌体材料之间的轴壁(F=0.131)及龈壁(F=0.385)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材料组的龈方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微渗漏深度大小来进行评价,4种树脂嵌体材料均是临床上制作树脂嵌体理想的材料;树脂嵌体与牙釉质粘结效果比牙本质好.  相似文献   

19.
桂春江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8):1558-1560
目的:探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效果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以寻求粘结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微创美容牙科治疗(MiCD)的牙科充填材料。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42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71例患者采用京津釉质粘结剂进行托槽粘结,观察组71例患者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进行托槽粘结。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粘结剂后的粘结强度、ARI(粘结剂残留指数)评分以及患者对使用不同粘结剂的满意度。结果:两种粘合剂在不同时间的粘结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ARI评分为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994,P0.05)。结论: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进行粘结时粘结强度高,粘合剂残留少,更符合患者对牙齿美容的需求,值得进一步探究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德梅  解用江  阎雷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798-1800
目的:主要研究palodent成形系统对Ⅱ类洞树脂修复邻接关系的影响。方法:80颗后牙Ⅱ类洞随机分为试验组(palodent成形片组)和对照组(环周成形片组),每组40颗。充填后即刻检查悬突、边缘嵴形态和外展隙形态;充填后即刻、1周牙线检查邻接触区恢复情况。术后1周和6个月问卷调查患者舒适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悬突比例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充填体边缘嵴形态、外展隙形态、邻接区恢复情况和患者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lodent在Ⅱ类洞树脂修复中应用优于环周成形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