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单侧岛状颊肌黏膜瓣加双反向双Z成形术修复较宽大的腭裂,延长软腭,不做牙槽弓内侧松弛切口,腭部无骨性创面裸露和瘢痕形成,以减少或避免对上颌骨和牙槽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的双反向双Z成形术延长软腭,裂缘蒂的口腔侧黏骨膜瓣翻转关闭鼻腔侧的裂隙,一侧岛状颊肌黏膜瓣修复腭部口腔侧创面,牙槽弓内侧不做松弛切口。结果应用该法共治疗36例,2例出现了腭瘘,其余伤口愈合良好,软腭延长显著,无组织瓣坏死、伤口感染、张口困难、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例患者,均获得完善的腭咽闭合功能。结论一侧岛状颊肌黏膜瓣与双反向双Z成形术联合应用修复较宽大的腭裂,既延长了软腭,又避免了腭部骨性创面裸露、瘢痕形成而影响上颌骨和牙槽弓生长发育,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颊肌黏膜瓣修复腭部缺损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修复腭裂时,设计蒂在后的颊肌黏膜瓣,通过翼下颌缝黏膜下隧道修复软硬腭口腔面缺损;腭部肿瘤切除后缺损时,则将该瓣直接转移修复;修补腭裂术后瘘孔时,以蒂在前的颊肌黏膜瓣,通过齿槽裂隙缺损直接覆盖修复.切取最大颊肌黏膜岛状瓣6.0 cm×3.5 cm(成人),供区松解直接闭合.结果 临床应用14例,除1例腭裂术后护理不当软腭有部分复裂,1例远端表皮轻度糜烂外,余12例组织瓣均完全成活.结论 该瓣能Ⅰ期修复腭部肿瘤切除后缺损,功能形态良好,且术后可尽早接受放射治疗,提高了远期疗效;同时对宽大腭裂或腭裂术后并发较大腭前瘘孔,也是一种新的修复术式,且为牙槽嵴裂修复预留软组织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二瓣术治疗腭裂时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90例二辩术整复腭裂的资料.结果:二瓣术修复腭裂1090例,裂隙愈舍1024列.术后并发症138饲,其中腭瘘92例,术后出血18例,复裂4例,牙胚损伤22例.术中腭肌束撕裂534例,肌肉、粘膜缝合对位不良240例,黏骨膜瓣撕裂或穿通166例黏膜与骨膜分离62例,恒牙胚损伤22例,腭前血管神经束撕裂2例.结论:使用二瓣术修复腭裂从腭部注射麻醉药到切开、分离、缝合、伤口压迫等每一步均应注重手术技巧,使用精细手术器具.  相似文献   

4.
下鼻甲黏骨膜瓣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裂隙宽大的腭裂修复术中闭合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确保缝合伤口一期愈合的方法。方法 设计蒂在后的下鼻甲黏骨膜瓣,并将该瓣转移至裂隙软硬腭交界处的鼻侧面,有效地减少局部组织缝合张力、闭合裂隙。结果 用本法治疗21例患儿,术后伤果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发生,软硬腭交界处无明显的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下鼻甲黏骨膜瓣修复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减少宽大腭裂的组织缝合张力,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修复10岁以上患者过宽腭裂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腭后推、上提、腭大孔凿开、腭骨水平板凿断、双侧软腭后推、宋儒耀软腭上提术,结合一侧带蒂颊肌黏膜瓣转移修复过宽腭裂畸形.结果 2002年以来,运用该方法治疗13例10~25岁的腭裂患者,术后颊肌黏膜瓣完全成活,双侧软腭与咽后壁上提的组织瓣愈合良好,软、硬腭同时得到延长,腭咽闭合不全获得充分矫正,语音有明显改善,无腭瘘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无张力关闭过宽裂隙,软腭延长效果显著、持久,腭咽闭合效果良好,语音改善较明显的优点,尤其适合修复10岁以上患者过宽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6.
腭裂修复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关闭口鼻腔之间的裂隙,恢复腭部、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正常吞咽并获得良好的语言功能。自1999年至2002年,我们应用颊肌黏瓣(单侧或双侧)修复裂隙较宽的完全性腭裂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腭裂修复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关闭口鼻腔之间的裂隙,恢复腭部、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正常吞咽并获得良好的语言功能.自1999年至2002年,我们应用颊肌黏膜瓣(单侧或双侧)修复裂隙较宽的完全性腭裂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的临床实践。方法:应用裂缘葶粘骨膜瓣闭合硬腭裂隙的鼻腔侧、软腭后推、软腭鼻侧粘膜Z成形术延长、腭帆提肌吊带重建,再以蒂在后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软腭后推后在腭部遗留的横行创面和硬腭裂隙的口腔侧创面。结果:1997年以来共治疗12例,术后岛状颊肌粘膜瓣完全成活,软腭延长显著,无腭瘘形成,无血肿、感染、肋腺导管和面神经损伤及开口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岛状颊肌粘膜瓣血运好,易成活;术后早期不需配戴牙垫,不影响恒磨牙的萌出,不干扰咬合,无埯断蒂,不破坏翼下颌皱襞形态和结构,供区易于缝合,感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腭黏骨膜瓣翻转衬里修复腭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瘘口两侧的邻近瓣,将一侧硬腭黏骨膜瓣翻转作衬里褥式缝合修复18例腭瘘患者。结果:18例腭部瘘孔均获得关闭,无感染、复裂等并发症。结论:硬腭黏骨膜瓣翻转衬里修复腭瘘临床效果良好,为腭瘘的修补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方法修复较大面积腭瘘的临床实践,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蒂在前上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4例;应用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14例,其中有7例在修复腭瘘的同时延长软腭以矫正腭咽闭合不全。结果:共修复腭瘘患者18例;其中15例腭部瘘孔获得关闭,颊肌黏膜瓣成活良好,无感染、腮腺导管损伤或阻塞、面神经损伤,无张口受限、瘢痕挛缩及咀嚼障碍;2例因岛状颊肌粘膜瓣远端愈合不良再次出现硬腭前端瘘口,但面积较原来明显减小,其中1例再发腭瘘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颊肌粘膜瓣组织行二次手术修复后愈合;1例岛状颊肌粘膜瓣部分坏死。结论:应用蒂在前上和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其成活率高,可以灵活转移修复各个部位的腭瘘,在修复软硬腭交界部位腭瘘的同时可延长软腭、矫正腭咽闭合不全。即使腭瘘再发,可以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肌黏膜瓣修复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轮匝肌/颊肌黏膜瓣在一期修复上唇红唇缺损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红唇缺损部位及面积,在颊部设计蒂在口角内侧的颊肌黏膜瓣,或在下唇红唇设计蒂在口角内侧的红唇口轮匝肌黏膜瓣,深达肌肉浅层,通过局部旋转的方法一期修复上唇红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重建红唇正常形态和功能。结果本组共16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红唇形态饱满对称,口角无破坏,无开闭口功能障碍,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颊肌/红唇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红唇缺损,血运可靠、操作简单、治疗周期短,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修复腭裂畸形1992年1月以来,应用硬腭粘膜瓣后推,软腭鼻腔粘膜Z成形术,腭帆提肌吊带重建,颊肌粘膜瓣移转修复硬腭裂隙及腭部创面,选择性地施行去神经的 短伸肌游离移植行腭咽环扎等综合手术,修复20例腭裂及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后推,减张,缩咽综合手术修复腭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修复腭裂畸形1992年1月以来,应用硬腭粘膜瓣后推,软腭鼻腔粘膜Z成形术,腭帆提肌吊带重建,颊肌粘膜瓣移转修复硬腭裂隙及腭部创面,选择性地施行1神经的拇短伸肌游离移植行腭咽环扎等综合手术,修复20例腭裂及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为修复腭裂畸形1992年1月以来,应用硬腭粘膜瓣后推,软腭鼻腔粘膜 Z 成形术,腭帆提肌吊带重建,颊肌粘膜瓣移转修复硬腭裂隙及腭部创面,选择性地施行去神经的(足母)短伸肌游离移植行腭咽环扎等综合手术,修复20例腭裂及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腭帆单纯提肌重建以及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带蒂颊脂垫瓣和咽后壁瓣两种术式,对大龄腭裂患儿术后瘘发生率及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60例大龄腭裂患儿(4~9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单纯腭帆提肌重建(A组)及腭帆提肌重建联合颊脂垫瓣和咽后壁瓣修复(B组),观察并比较术后腭瘘的发生率及语音清晰度情况。结果术后A组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腭部瘢痕情况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大龄腭裂患儿,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咽后壁瓣及带蒂颊脂垫瓣的术式有效降低了腭瘘的发生率,可获得更好的语音清晰度,并可避免裸露骨面,减少腭部瘢痕形成及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颊脂肪垫填塞于腭骨横板后方的空腔修复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自2012-2013年入院的150例9~36个月(Ⅱ°、Ⅲ°)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腭裂修复采用两瓣法联合腭帆提肌重建术。其中75例腭帆提肌后推后,采用双侧颊脂肪垫通过松弛切开填塞于软硬腭交接处的腭骨横板后方遗留的空腔设为实验组;75例不采用颊脂肪垫填塞于腭骨横板后方遗留空腔者设为对照组。随访时间定为术后1、3、6、12个月。观察两组中软硬腭交界处腭瘘的发生率,软腭瘢痕挛缩情况,软腭的长度及其运动度,术后语音效果。结果实验组无一例发生腭瘘,软腭瘢痕挛缩低于对照组,软腭长度及其运动度,语音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颊脂肪垫填塞于腭骨横板后方空腔能够明显降低软硬腭交界处腭瘘的发生率,抑制软腭部的瘢痕挛缩,维持软腭的长度,增加软腭的运动度,从而改善发音,达到腭裂修复的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侧带蒂颊粘膜肌瓣修补过宽腭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修复过宽腭裂的手术方法,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效果。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过宽腭裂进行修复手术。 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 12 例过宽腭裂患者,效果满意。 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肌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又能达到腭咽闭合。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腭裂进行修复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6例腭裂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减轻了上颌骨的发育障碍;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肌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又能达到腭咽闭合。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腭裂进行修复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6例腭裂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减轻了上颌骨的发育障碍;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且几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谆  高岚  张耀坤  周黎安 《中国美容医学》2000,9(3):183-185,189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唇腭裂同期修复方法的问题。方法 使用高频电刀切开腭部粘-骨膜瓣、切断腭腱膜及去队箭腭部翻转瓣粘膜上皮,三瓣法修复腭裂,瓦合瓣法修复鼻前庭裂,化匝肌功能性重建加五瓣法修复唇裂。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不输血的情况下一期完成,切口均愈合良好,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 该方法简单、衫和、是单侧完全唇裂同期修复的一种较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