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但目前用于肾癌诊断、监测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仍不确定。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侵入并存在于外周血管的肿瘤细胞。因此CTCs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肾癌CTCs的相关研究面临检测方法不统一、临床应用较局限等问题。本文就肾癌CTCs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数量及分型检测在肾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7例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肾部分切除术37例。记录术前患者一般状况信息,术中肿瘤分级分期等信息。术前及术后每3个月采集患者外周血7.5mL,应用纳米膜过滤、RNA原位杂交法进行CTCs数量及分型检测,并行胸部、上腹部、双肾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测评估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术后监测患者CTCs变化趋势,按以下方案进行分组:①影像学发现转移进展的患者,按进行治疗(包括切除转移灶或靶向治疗)和未予治疗分组;②CTCs呈进展趋势的患者(不论影像学是否发现转移灶),按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和未进行靶向治疗分组。分别比较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入组47例患者在随访期有5例发生病灶转移,其中针对2例个案(1例肺转移和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患者)的CTCs实时监测发现,CTCs变化趋势与临床治疗转归一致,且均早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变化趋势。5例转移患者,3例给予治疗(1例行肾上腺转移灶切除,2例行分子靶向治疗),治疗后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2例因患者原因未接受治疗,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均呈进展趋势。CTCs呈进展趋势的患者16例,5例给予索拉菲尼分子靶向治疗(治疗2例,辅助治疗3例),11例未予治疗,靶向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比较,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下降。结论①CTCs具有评价肾癌治疗效果的作用,CTCs数量及间质型细胞比例的下降与治疗效果相关;②CTCs分型检测具有早期、灵敏的优势,可以作为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及疾病进展的手段;③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降低肾癌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α-FR的配体探针PCR定量检测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并阐释该法测定RCC患者外周血CTCs的初步临床意义。方法:体外ACHN掺血回收实验评估α-FR的配体探针PCR技术检测外周血CTCs的有效性。将2017年2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健康对照者、35例肾脏良性病变者及45例初诊RCC患者纳入本临床试验;RCC患者分为术前、术后两组。采集入组者外周静脉血4 mL(RCC患者于术前1 d、术后7 d采血2次),用上述方法定量检测CTCs。结果:ACHN掺血回收实验提示本方法的检测值同掺入已知数量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99),RCC术前组外周血CTC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肾脏良性病变组(P0.01,P0.01),并且RCC患者CTCs水平同肿瘤的TNM分期、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T_1、T_2期不伴转移RCC患者术后外周血CTCs水平的影响无差异(P=0.320)。结论:采用α-FR的配体探针PCR能有效检测RCC患者外周血CTCs,本方法定量检测CTCs可弥补肾癌TNM分期的不足,可能在评估RCC患者治疗效果和监测肿瘤进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肾癌(RCC)循环肿瘤细胞(CTCs)型别及Beclin1基因表达与R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nPatrol TM CTCs检测技术,对86例可手术切除RCC患者术后2年内每3个月1次,2年后每6个月1次CTCs分型检测,对不同型别CTCs中的Beclin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上述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术后转移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检测到722个CTCs:上皮型148个,混合型381个,间质型193个,阳性率为94.2%。Beclin1的阳性率为77.8%,且Beclin1在上皮型和间质型CTCs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0),CTCs中Beclin1的阳性率与肿瘤是否转移有关(P<0.05),CTCs总数和间质型CTCs比例在发生转移的患者中呈上升趋势。结论RCC的CTCs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上皮间质化(EMT)过程,间质型CTCs比例上升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预测因子;且CTCs中检测Beclin1的表达可作为肿瘤转移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预示着有可能发生肿瘤微转移.CTCs的精确记数及分子标记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胃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淄博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观察组)和同期26例良性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CTCs水平,同时检测胃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水平。胃癌组患者CTCs阳性率为68.33%(41/60),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组(7.69%,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TCs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TNM分期、脉管侵犯、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TCs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63.33%(38/60),CEA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31.67%(19/60),CTC联合CEA对胃癌的诊断阳性率为73.33%(44/60)。胃癌患者CTCs水平显著升高;CTCs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脉管癌栓、远处转移相关;CTCs联合CEA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不少肿瘤患者在最初被诊断时已发生隐性扩散。近年来随着肿瘤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肿瘤发生明显转移前,骨髓特别是外周血中即可检出扩散的肿瘤细胞。泌尿生殖系肿瘤常为异质性,且易复发和转移,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判断预后和更准确地应用靶标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介绍CTCs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前列腺癌复发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检测CTCs已经应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转移复发,指导肿瘤治疗等。目前对于CTCs的检测有多种方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CTCs检测方法以及前列腺癌的诊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转移和复发是结直肠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s) 的存在是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键,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CTCs 来源于肿瘤组织,主要存在于癌症患者的外周血中,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物。CTCs 检测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评估结直肠癌术后预后、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反应、评估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筛选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可能获益的患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已成为“液体活检”。CTCs 被认为是致肿瘤远处转移的主要原因,对于发现肿瘤、监测肿瘤动态,评估疗效、预后等都具有较好作用。检测外周血中的CTCs 方便无创、敏感度高,具有可重复检测性。但是目前 CTCs 的检测方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平台,以低成本,大规模高性能实现 CTCs 检测。CTCs 检测在胃癌的早期诊断、评估胃癌术后预后、预测转移性胃癌的化疗反应、评估晚期胃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筛选胃癌靶向治疗可能获益的患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远处转移为前列腺癌的主要死亡原因,如何识别高转移风险的前列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CanPatrol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外周血循环细胞(CTCs),并探究CTCs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以及自噬相关蛋白MAP1S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且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用CanPatrol系统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并根据上皮及间质标记物表达情况以及MAP1S表达情况进行分型,分析CTCs分型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前列腺癌病例26例,其中CTCs检出率100%,间质型CTCs检出率92.30%。MAP1S阳性率88.46%,MAP1S阳性CTCs个数3.50(5.25)。分析CTCs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MAP1S阳性率高者远处转移风险高,间质型CTCs比例高者远处转移风险高,Gleason评分更高。结论本研究采用一种较新的CTCs检测系统,将间质标志物纳入检测体系,并同时检测了自噬标志物MAP1S表达情况。发现高间质型CTCs比例与远处转移及高Gleason评分相关,高MAP1S表达率与远处转移相关。提示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EMT标志物与自噬标志物或可协助前列腺癌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40例胃良性疾病对照;采集其静脉血,经Cell Tracks Auto Prep系统检测其CTCs阳性率,并分析CTCs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CTCs检出率为70.0%(42/60),对照组CTCs检出率为7.5%(3/40),胃癌患者外周血组CTCs检出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者(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TCs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N分期、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及脉管侵犯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外周血CTCs检测阴性的胃癌患者,其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均高于CTCs检测阳性者(P0.05)。结论 CTCs检测方便,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检出率较高,其外周血CTCs的检出情况可以反应胃癌的进展程度,可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从肿瘤组织脱落后进入外周血的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在 1869年由Ashworth[1]首次提出.CTCs从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逃逸后通过血管壁进入脉管系统[2],也可能通过蛋白水解或其他已存在的组织结构形成的通道移动[3].CTCs在上皮-间质转化(epit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肿瘤标志物、术前MPV、术前及术后2周CTCs以及根治术后5年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MPV及CTCs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基于MPV及CTCs建立相关Cox复发转移风险得分模型,并绘制MPV及CTCs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净收益率的决策曲线,进一步验证MPV及CTCs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分化(β=0.554,HR=1.546)、低分化(β=1.017,HR=2.841)、TNM/T分期(β=1.554,HR=6.552)、淋巴结转移(β=1.215,HR=4.312)、术后CTCs(β=1.235,HR=4.415)以及MPV(β=0.578,HR=1.615)为影响患者术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Cox复发转移风险得分模型显示,MPV及CTCs与Cox复...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手术、化疗、放疗的疗效较前已有明显改善,但仍有15%~2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就已发现肝转移,而其余60%亦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复发或转移。而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测作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在评估治疗癌症的疗效及判断预后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就CTCs的分离富集、检测技术及结直肠癌患者中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结肠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常见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癌症疾病, 由于基因突变的发生及肿瘤转移等事件造成CRC的预后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学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肿瘤异质性检测、肿瘤转移机制探究及循环肿瘤细胞(CTCs)监测等有着特殊的技术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数据处理并回顾目前单细胞测序在CRC应用进展, 从而为了解CRC发生及肿瘤进展过程中的肿瘤内异质性、深入理解CTCs的应用与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肿瘤循环细胞(CTCs)是存在于外周血中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肿瘤循环细胞的液体活检则是通过检出患者外周血的相关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检测、实时监控和个体化治疗等。而膀胱癌作为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数十年来的确诊金标准仍是病理学活检,与其相关的早期检测与监测技术也尚缺乏。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Cs检测的精准性与实用性不断提高,其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数据表明肿瘤循环细胞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的展现出了该种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以肿瘤循环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在膀胱癌中的最新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静脉和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监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例良性肺疾病者(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位.经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循环肿瘤细胞(CTCs)标本后,行CK-FITC、CD45PE荧光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2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例),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例)的水平(P<0.05);Ⅰ期13例中外周血CTCs阳性3例(23.0%),肺静脉血CTCs阳性8例(61.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CTCs水平的定量检测是较为敏感的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标志物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总结。方法复习近年来关于CTCs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上皮细胞标志物、其他标志物如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免疫组化基因也已成为检测CTCs恶性转移能力的有利手段。此外,上皮间质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了CTCs的标志。结论通过对外周血CTCs的检测,对癌症早期的识别、转移与复发的监测及其对肿瘤的治疗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CTCs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治以及预后判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死于全身转移,如果能在转移灶出现之前进行预测,就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全身转移是癌细胞自原发灶脱落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他部位定植的过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出现是恶性肿瘤全身转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早在1869年,Ashworth[1]就报道在1例癌症死亡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类似肿瘤的细胞,并首次提出CTCs的概念.检出CTCs并不意味着有远处转移,但以往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表明出现CTCs往往代表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