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mad3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Smad3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mad反交寡核苷酸(antisense-Smad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测定^3H-TdR掺入量、TMM反应A值及Smad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1μM、5μM antisense-Smad3均能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量及MTT反应A值降低(P<0.01),并下调Smad3蛋白表达。结论:Smad3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Smad3蛋白的合成,阻断Smad蛋白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 croRNA-200c(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阐明其涉及的TGF-β/Smad通路机制。方法:将mi R-200c mi 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和TGF-β1分泌表达变化分别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结果:mi R-200c明显抑制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mi R-200c能明显减低磷酸化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TGF-β1分泌。结论:miR-200c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croRNA-200c(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阐明其涉及的TGF-β/Smad通路机制。方法:将miR-200c mi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和TGF-β1分泌表达变化分别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结果:miR-200c明显抑制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miR-200c能明显减低磷酸化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TGF-β1分泌。结论:miR-200c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 R-21(micro RNA-2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为瘢痕疙瘩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临床患者正常皮肤及瘢痕疙瘩标本,部分进行组织学检测;部分进行体外细胞培养,Real-time PCR检测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来源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mi R-21、Smad7(mi R-21靶基因)、Col 1 A1、Col 3 A1(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应用mi RNA-21的模拟物和抑制剂,以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Col 1 A1、Col 3 A1及Smad7的蛋白和核酸水平表达变化,结晶紫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瘢痕疙瘩标本组织学检测,其胶原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mi R-21、Col 1 A1、Col 3 A1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Smad7表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转染mi R-21模拟物后,Smad7表达降低,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瘢痕疙瘩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转染mi R-21抑制剂后,Smad7表达增加,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结论 瘢痕疙瘩中mi R-21表达升高,促进了细胞外基质中纤维化相关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可能是导致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中Smad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Smads在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对10例瘢痕疙瘩、10例正常瘢痕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Smad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t检验比较其表达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瘢痕疙瘩组织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瘢痕(P<0.05)和正常皮肤(P<0.05),而Smad2、3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以及磷酸化的Smad2、3的蛋白水平表达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瘢痕疙瘩中,存在有Smad7的表达缺陷,这可能是增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传导不能被自身负反馈循环终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果蝇抗皮肤生长因子原体3(Smad3)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浓度为0,75,150,300,600μmol/L ART分别干预24h。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Smad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Smad3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ART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发现Smad3 mRNA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各干预组Smad3蛋白表达下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RT能下调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mad3的mRNA及蛋白水平,通过抑制Smad3的表达从而减少胶原合成可能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浸润、增生、老化3个不同部位的成纤维细胞性状。方法以6例瘢痕疙瘩为标本,6例正常皮肤为对照,通过细胞培养的疗法研究了瘢痕疙瘩3个不同部位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对白介素-1β(IL-1β)(200U/ml)和白介素-6(IL-6)(100U/ml)的反应。结果 IL-1β抑制瘢痕疙瘩增生部成纤维细胞而剌激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对浸润及老化部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IL-6抑制所有的成纤维细胞。结论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对 IL-1β和 IL-6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瘢痕疙瘩患者病理组织,分离培养,获取成纤维细胞,并分别于含有普萘洛尔的培养基(实验组)和单纯培养基(对照组)中进行培养,应用CCK-8法检测两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酶标仪检测450~630nm的吸光度值。结果:实验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为整形外科中瘢痕疙瘩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期进展内容主要包括:(1)口腔黏膜瘢痕的治疗;(2)选择曾经用于接受化学治疗的血管作为显微外科手术受区血管;(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率与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率可作为头颈部重建伤区愈合失效的预测指标;(4)萝卜硫素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分泌。  相似文献   

11.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寻找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含1100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cDNA—microarray)对耳垂和胸部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测,初步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总体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 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有8种和17种特异性表达基因被检出。在正常皮肤中特异性表达的细胞增殖抑制基因Mda-7,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未被表达。结论 多种基因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基因表达的差异,增殖因子受体PAR-1和增殖抑制基因Mda-7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IFNα-2b)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细胞分别来自8例瘢痕疙瘩标本和8例正常皮肤标本.第3~4代的细胞用于实验.以IFNa-2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hTERT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 IFNα-2b对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经10 000 U/ml IFNα-2b处理后,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发生,RT-PCR检测hTERT和bcb2 mRNA表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作为一个负性调节因子,IFNα-2b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调亡,下调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进行抗瘢痕疙瘩治疗可能是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放线菌酮(CHX)和放线菌素D预处理KFB,以分别阻断KFB内源性蛋白质的合成及mRNA合成。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7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CHX预处理后,KFB的Smad3mRNA表达轻度上调,并完全抑制了TGF-β1对KFBSmad3mRNA的下调作用(P<0.01);而CHX预处理对KFB的Smad7mRNA表达及TGF-β1上调Smad7mRNA的作用并无明显影响。经放线菌素D预处理后,随TGF-β1作用时间延长,KFB的Smad3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TGF-β1对KFBSmad3mRNA表达的调控过程可能还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的参与;但对Smad7mRNA表达的调控则不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参与,KFB细胞中的Smad7可能也是活化的SMADs的直接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生物学行为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在HKF培养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进行干扰,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通路和ERK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结果: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HKF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并且明显抑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α-SMA和CT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IFN-γ、TGF-β3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VEGF基因表达,明显抑制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并且抑制P-ERK1/2蛋白表达。以上生物学变化均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抑制HKF的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胶原积累,这些效应与TGF-β/Smad和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雷帕霉素的不同药物浓度干预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CK-8方法检测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前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的P70s6k、4E-BP1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的吸光度,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各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药物浓度取10nmol/L),RT-PCR和western blot对不同药物浓度(0.1nmol/L、1nmol/L、10nmol/L、100nmol/L)干预前后,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各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的P70s6k、4E-BP1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收集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各15例,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smad2(p-smad2)和磷酸化smad3(p-smad3)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率;将瘢痕疙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5-氮杂-2-脱氧胞苷(5×10-5mmol/L)干预,对照组用等量的DMEM培养液,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5-氮杂-2-脱氧胞苷(5×10-5mol/L)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smad2、p-smad3、TGF-β1和smad7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p-smad2和p-smad3蛋白的影响.结果 瘢痕疙瘩组织中p-smad2和p-smad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p-smad2和p-smad3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显示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smad2和p-smad3蛋白的表达减少,同时,TGF-β1蛋白表达减少,smad7蛋白表达回升.此外,5-氮杂-2-脱氧胞苷抑制smad2和smad3磷酸化及核转移.结论 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抑癌基因MT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生长增殖、DNA合成代谢及胶原合成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外源性MTS1基因导入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及^3H-脯氨酸掺入的方法测定细胞的DNA合成量及胶原合成量,来分别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生物学变化。结果:在转染MTS1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同时其DNA合成量及胶原合成量也明显降低,而转染空载体组及正常组细胞均未出现上述变化。结论:外源性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生物学功能,为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在瘢痕疙瘩的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53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标本,并按生长期分为A(<6个月)、B(6 ~12个月)、C(1~2年)、D(>2年)4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正常皮肤、浸润部、增生部及老化部成纤维细胞DNMT1的表达并比较差异;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及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DNMT1mRNA的表达.结果 DNMT1在成纤维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72%)及DNMT1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8%,P =0.001);瘢痕疙瘩生长期较短组成纤维细胞DNMT1阳性表达率(100%,评分:10.47±1.85)及DNMT1mRNA表达均高于生长期较长组(45%,评分:7.71 +1.80,P =0.007);瘢痕疙瘩浸润部(100%,评分:10.47±1.85)成纤维细胞DNMT1阳性表达率及DNMT1mRNA表达均高于增生部(78%,评分:6.63±1.75)与老化部(38%,评分:5.53 +1.55,P=0.001).结论 DNMTI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瘢痕疙瘩生长期的延长,DNMT1的表达有降低趋势;随着瘢痕疙瘩中央成纤维细胞老化,DNMT1表达降低.提示DNMT1在瘢痕疙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瘢痕疙瘩浸润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消瘢醑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消瘢醑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I、II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方法 6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为实验组,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NFB)为对照组,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及积分光密度(IOD)分析,观察在10μg/ml消瘢醑浓度作用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11113.1±1304.9 vs 3519.6±236.0与11157.7±1300.3 vs 2626.5±426.3,t值分别为14.42和13.47,P值分别为0.00003和0.00004).10μg/ml浓度的消瘢醑作用48小时后:1.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7675.4±825.5 vs 2305.2±320.4与10595.2±1311.5 vs 2434.8±356.9,t值分别为13.37和12.66,P值分别为0.00004和0.00005);2.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的I、III型胶原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相应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7675.4±825.5 vs 11113.1±1304.9与10595.2±1311.5 vs 11157.7±1300.3,t值分别为10.31和4.68,P值分别为0.0001和0.0054).瘢痕疙瘩组I型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率30.7%,III型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率为5.1%. 结论在I、III型胶原蛋白表达方面,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消瘢醑"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以抑制I型胶原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20.
毕国华  肖志波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18-1121
目的:探讨P53蛋白(P53protein)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fibroblast/KFB)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法将野生型P53基因(Ad-P53)转染至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将来源于瘢痕疙瘩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至成纤维细胞中。非转染组的成纤维细胞未进行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TRAP-ELISA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转染组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转染组细胞;而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非转染组细胞(P<0.01)。结论:P53蛋白能够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