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对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催醒作用.方法 选择80例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盐酸纳美芬催醒,每组各4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改良Glasgow昏迷量表(MGCS)评分、催醒率、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GCS评分及治疗后5、10、20 min HR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0、30 min催醒率明显增高,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复苏过程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颅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盐酸纳美芬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促使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具有安全有效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科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每天0.01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2h后重复一次,共重复3次,连用3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随访半年,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6.6%,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8.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252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以及治疗前、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水平逐渐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3、7和14天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异常和心率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脑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6例,B组8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及使用抗病毒药病毒唑10~15 mg/(Kg.d)基础上,治疗组(A组)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0.1 mg/kg,观察患儿用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盐酸纳美芬组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及后遗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姜齐宏  陈艳  肖政 《医药导报》2013,32(7):899-901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吸氧,补液利尿,补充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并进行心电监护。低血压、心绞痛、休克者给予升压、抗心绞痛、抗休克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1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呼吸率、心率恢复,症状缓解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117±4)和(109±5)mmHg,舒张压分别为(80±5)和(71±5)mmHg,呼吸率分别为(20±5)和(22±3)次.min-1,心率分别为(81±8)和(87±7)次.min-1,治疗组低、中、重度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32±0.18),(1.99±0.57),(2.07±0.57)h,对照组分别为(1.72±0.21),(2.45±0.43),(3.07±0.53)h。治疗组在血压、呼吸率、心率的恢复、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加地塞米松和盐酸纳美芬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效果明显,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患有HIE的足月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β-E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纳美芬治疗足月HIE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新生儿临床症状,降低β-EP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9年5月至8月开封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173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组。比较两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儿在PICU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率、休克及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纳美芬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重症HFMD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洛酮麻醉复苏,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纳美芬麻醉复苏,对两组患者苏醒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用药5min 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用药10min 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复苏离开手术室后均有躁动、谵妄、意识障碍、嗜睡等麻醉后常见不良反应;试验组8例(22.86%),对照组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术麻醉后复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末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β-EP、DynA1-13、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和β-EP、DynA1-13、NSE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惊厥、昏迷持续时间及在P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有效率高,致残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血清脑型利钠肽(BNP)、超敏C 反应蛋白(hs鄄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索他洛尔组各45 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BNP 和hs-CRP 水平,心电图PR 间期和QT 间期,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郾89%,与索他洛尔组的84郾4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血清BNP、hs鄄CRP 水平低于索他洛尔组(P<0.05),心电图PR 间期、QT 间期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短于索他洛尔组(P<0.05)。胺碘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胺碘酮更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清BNP 和hs鄄CRP 水平,促进心律恢复。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周小勤  涂丹娜  黄方  陈霞 《安徽医药》2021,25(2):258-260
目的 探讨尿液及血清骨膜蛋白的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SPN病儿35例为HSPN组,选取同期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健康体检的35例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尿液及血清骨膜蛋白的表达水平,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骨膜蛋白对HSPN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HSPN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8±1.72)岁比(8.62±1.68)岁,t=1.629,P=0.072];健康对照组与HSPN组尿液骨膜蛋白表达水平[(31.91±1.78)pg/mL比(34.74±2.27)pg/mL]及血清骨膜蛋白表达水平[(40.15±7.46)pg/mL比(48.63±6.92)pg/m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N组尿液及血清骨膜蛋白表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与0.778;相对血清,尿液骨膜蛋白表达水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28,P<0.001).结论 尿液骨膜蛋白检测是HSP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4例CHF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疗程为2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口服,3次/d,疗程24周,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测定LVEF和血浆BNP水平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40.2±2.0)%,治疗后LVEF(42.8±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浓度(980±12)pg/mL,治疗后(630±16)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LVEF(39.8±1.9)%,治疗后LVEF(48.6±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血浆BNP浓度(996±10)pg/mL,治疗后(326±1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CHF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轻、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水解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比较两组患儿按疗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脑白质区域低密度病灶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NBNA评分为(39.5±2.4)分,脑白质区域低密度病灶CT值为(19.5±1.8)Hu,对照组NBNA评分为(37.2±2.7)分,脑白质区域低密度病灶CT值(18.3±1.6)H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为(86.7±12.4)pg/mL,IL-6为(97.6±15.9)pg/mL,对照组TNF-ɑ为(119.4±11.5)pg/mL,IL-6为(138.5±17.2)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的肌张力、意识障碍、惊厥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轻、中度新生儿HIE较单用神经营养药物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D制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氧化-抗氧化失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  相似文献   

16.
昌震  韩冬  黄铭 《安徽医药》2021,25(11):2290-229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NLRP3/6及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损伤病人80例.按照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Murray评分及氧合指数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NLRP3/6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Murray评分[(2.36±0.43)分、(1.19±0.33)分]、NLRP3[(94.6±10.3)pg/mL、(77.7±11.3)pg/mL]、IL-1β[(38.6±12.3)pg/mL、(30.7±12.5)pg/mL]、IL-2[(42.4±12.5)pg/mL、(36.5±10.4)pg/mL]及IL-6[(39.5±13.7)pg/mL、(30.8±11.6)pg/mL]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氧合指数[(283.4±18.2)、(309.4±24.3)]和NLRP6[(88.9±15.1)pg/mL、(97.8±13.3)pg/mL]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项目变化更显著(P<0.05);NLRP6与急性肺损伤呈负相关性而NLRP3、IL-1β、IL-2及IL-6水平与急性肺损伤呈正相关性.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改善急性肺损伤病人Murray评分及氧合指数效果可能与调节NLRP3/6及白细胞介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周厚荣  张谦  刘海健  周霞 《贵州医药》2010,34(4):291-293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复苏后补体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84只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C组:常规复苏组(常规复苏+生理盐水4mL/kg);D组:血必净低剂量治疗组(血必净2mL/kg+生理盐水2mL/kg);E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血必净4mL/kg);动态观察血浆补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A组比较,B、C、D、E组:复苏后即刻C4、C3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2)与B组比较,C组复苏后6hC3水平降低(P〈0.05),D、E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间C4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3)与同组复苏后即刻比较,C组复苏后6hC3、C4水平分别下降45.24%、49.97%,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D、E组复苏后2h、4h、6h的C3、C4水平与同组复苏后即刻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心肺复苏早期存在补体的过度活化与消耗,血必净可减轻复苏后补体水平的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肾上腺素治疗)19例,治疗组(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治疗)26例。评估垂体后叶素对心肺复苏治疗的成功率,统计自主循环恢复率,平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6、24h生存率及出院率。同时监测垂体后叶素对循环、心脏、肾脏的影响,监测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复苏成功后30min多巴胺剂量、复苏成功后6h尿量及复苏成功后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6h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生存率及出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压比较无差异,而多巴胺剂量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6h尿量高于对照组;ST段下移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治疗中,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缩短恢复自主心律时间,提高平均动脉压,同时提高冠状动脉及肾脏灌注压,对心脏、肾脏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和心肌的氧自由基表达与左心功能的变化,并探讨鸟司他丁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不进行窒息及心肺复苏,仅进行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血管穿刺,S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kg-1,C组);考察组(鸟司他丁5万U·kg-1,给药容积为4mL·kg-1,UTI组)。分别测定:(1)每只大鼠术前、心肺复苏后6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厦下降速率(士LVdp/dt—max);(2)各组心肺复苏术后6h心肌组织SOD、MDA的表达。结果(1)C组、UTI组复苏术后6h血清SOD、±LVdp/dtmax较术前及S组降低(P-(0.05);C组、UTI组复苏后6h血清MDA高于术前及S组(P〈0.05)。(2)心肺复苏后6hS组、UTI组、C组间血清SoD、血清MDA、土LVdp/dt—max、心肌SOD、心肌MD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肺复苏后6h士LVdp/dt.max与心肌SOD水平呈正相关、与心肌MDA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司他丁可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实验大鼠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记忆受损与血清Tau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TBI组(30例)与中度TBI组(3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入院时、伤后第72小时、2周、6周和3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同时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对受试对象记忆认知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574.3±270.1) pg/mL、健康对照组为(79.9±36.3)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7,P<0.05)。伤后第72小时,中度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 051.2±333.9) pg/mL、轻度TBI组为(805.2±400.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12)。伤后3个月,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0.8±35.6) 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1)。TBI组患者记忆受损明显,且伤后第72小时患者记忆认知水平处于最低,至伤后6周,TBI组患者记忆受损逐渐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2小时和伤后2周,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检测TBI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受伤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记忆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