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凌柏  杜海燕  卞海林  成美  魏筱  吴慧  彭伟 《海峡药学》2021,33(11):116-120
目的 对我院注射用核糖核酸II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干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使用该药病例数排名前十四位的科室进行随机抽取,共703例,分别为2019年1~6月(干预前)487例、2019年7~9月(干预后)216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03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32):4572-457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对注射用核糖核酸Ⅱ临床使用的干预效果,为肿瘤治疗辅助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标准、病历点评、成立肿瘤治疗辅助药管理工作组、药物与处方权分级、超说明书用药审批、加强考核和培训、临床药师参与等方式,干预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临床使用;并对我院2015年4-6月(干预前)、2015年7-9月(第1次干预后)、2015年10-12月(第2次干预后)、2016年1-3月(第3次干预后)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我院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合理使用率仅为77.34%,第1次、第2次、第3次干预后分别上升至83.25%、83.64%和95.1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使用类型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疗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分别由干预前的2.96%、4.93%、13.79%和0.99%下降至第3次干预后的1.63%、0、3.25%和0。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81%下降至第3次干预后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干预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可促进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合理使用,建议进一步研究和评价该模式对其他肿瘤治疗辅助药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辅助用药核糖核酸II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促进我院辅助用药的合理化。方法:分析我院去年全年核糖核酸II注射液使用的基本情况,按科室5%抽查病历数,并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抽查的163份病历中有82份用药不合理,不合理使用率为50%,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无指征用药。结论:我院核糖核酸II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安全与合理性专项评价研究。方法:本研究按月份分层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临床使用核糖核酸Ⅱ的病例270份,药品说明书定量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初步评价核糖核酸Ⅱ的安全合理性。结果:依据药品说明书评价结果提示合理性较高,其中给药剂量(100%),溶媒选择(100%),溶媒剂量(72.59%),给药浓度(74.07%),给药频次(98.15%),给药时间(100%),6项指标12个月内波动幅度与均值保持一致(90.80%);药物利用研究结果提示,存在超剂量、超浓度给药情况(aDDDs=5.68,aDDCs=7.37,dDUI=1.19,cDUI=1.53)。研究期内发现4例不良反应,均为一般不良反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与药物使用浓度有关。结论:此种评价方法可有效评价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合理性,应加强我院核糖核酸Ⅱ临床监测工作,尤其是超剂量、超浓度给药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儿科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及药物利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儿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研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儿科住院患者重点药物进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结果 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49种,人均次费用73.13元,抗菌药使用率19.74%,针剂使用率16.08%,基本药物使用率15.15%,患儿平均就诊时间为6.06 min,与药师接触的平均时间为0.63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为97%,药袋标示率及通用名使用率均达10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1.5%,费用占同期药品费用的14.41%,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CDUI>1,单位体质量日剂量偏大。免疫调节剂及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分别占儿科同期药品的12.19%、0.75%,DUI均<1。结论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患者关怀指标有待一步改善。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偏高,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使用欠合理。部分药品尚缺少儿童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与标准。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6岁.右肺癌术后28 d,于2004年3月28日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80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入院后用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MVP)方案化疔,并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 ml加注射用核糖核酸Ⅱ0.1 g,静脉滴注.第1天滴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20 min后病人感注射侧肢体瘙痒,未出现荨麻疹,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30 min后症状消失,继续滴完上述液体无不良反应.第2天滴入注射用核糖核酸Ⅱ8 min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继之双侧上肢及胸腹部出现荨麻疹,血压60/10 mm Hg,脉搏112次/min,呼吸24次/min,脉律规整,心脏未闻及杂音,诊断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过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儿童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应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DUI)评价伏立康唑在儿童中用药剂量的合理性.方法 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出院儿童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体质量分组,计算cDUI.结果 按负荷剂量给药方案计算,伏立康唑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各体质量组cDUI基本接近1(伏立康唑口服剂型体...  相似文献   

8.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儿童身体各部组织处于发育成熟阶段,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谢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再者儿童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反应各有不同,因此,做到合理用药对儿科而言尤为重要,关系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1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特点1 1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早期胃酸pH较成人低,口服给药时,某些弱酸性药物服用后药浓度高于成人。新生儿胃排空一般比成人慢,且受哺乳方式、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经皮肤给药时,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  相似文献   

9.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黑龙江医药》2010,23(4):616-618
儿童不合理使用药物对儿童身体危害极大,本文通过从儿童本身用药特点及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来阐述针对儿童应该如何正确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谈儿童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尤其是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差异较大。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有其自身规律,因此,对其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儿童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稀释至1.0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EU.mg-1。对3批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广济分院的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广济分院2008年阿片类镇痛药品处方,评价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盐酸吗啡片、芬太尼注射液的DUI<1;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阿桔片和磷酸可待因片的DUI>1。结论推荐硫酸吗啡缓缓片和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作为晚期癌症患者止痛的首选药品,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的1相似文献   

13.
陆春梅  牛秀峰  赵艳  吕娜 《家庭医药》2016,(12):102-103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是从牛胰腺中提取的生物制剂,辅料为甘露醇,具有抗原性,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肿瘤作用,临床上适用于肝癌、胃癌、胰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也适用于免疫机能低下引起的其它疾病[1].有关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道很少,近期我科1例病人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后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部队医院军人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该院1999年门诊西药房军人处方共5513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其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1)使用频度排在前6位的抗感冒药和心血管类药物。(2)绝大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00。(3)不合理用药处方243份,占4.4%。结论:该院军人门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3种以上药物合用较为理想,合理用药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差很大,对药物的处理能力弱,加上药物的剂型、剂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儿童比成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机体因素对发生ADR的影响。①吸收与分布:儿童的生理特点,对某些药物吸收的好,某些药物吸收的不好。②代谢与排泄:儿童因体内酶系统不完善,某些酶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代谢与排泄能力差。③药物的敏感性及自身稳定性机制:儿童的自身稳定性机制变化较大,尤其对药效或用药安全范围空的药物,易带来不良后果。(2)不合理用药对儿童的ADR的影响。(3)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重视儿童用药。减少ADR的发病率。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选用药物是我们医药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用药剂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儿童用药剂型在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1997年-1999年门诊西药房所用药物剂型种类进行调查,并根据入库及结存数,对名列剂型各类前3位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方差、T法或S法分析。结果:主要成分相同且有两种以上剂型的药物剂型数目依次是:普通片剂(占24.8%),针剂(占24.2%),颗粒剂(占11.5%),糖浆剂(占10.9%),胶囊(占6.1%)等。在名列剂型各种类前3位药物中,钙剂组中咀嚼片与其他剂型间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阿莫西林组中普通片剂与糖浆剂,颗粒剂与胶囊、糖浆剂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红霉素组中颗粒剂与针剂、眼膏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而与普通片剂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制更多更适于儿童的新剂型,以保证儿童安全、合理、方便用药,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收集我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使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发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在32例报告中,男20例,女12例。65岁以上患者占多数。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时间多发生在用药1h内。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所致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的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7,(11):1661-166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体质量58 kg,汉族。既往史:4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为阵发性绞痛,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于2016年10月18日再次发病,症状为腹部绞痛,伴呕吐,为胃内容物,遂来本院治疗,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无吸烟饮酒吸毒等不良嗜好,家族史无特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结核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6℃,呼吸20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某院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方法调查某院2019年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结果:某院2019年共1720例患儿接受抗菌药给药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分别为77.67%和31.92;疾病情况:NICU区先天性肺炎占首位(50.5%),普儿区排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