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RSV、ADV、IV)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20例小儿肺炎患儿辨证分型,并检测常见病毒血清抗体,评价小儿病毒性肺炎不同病原微生物在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急性肺炎患儿,风热闭肺者41例,痰热闭肺者79例,检出病毒阳性60例,毒株77株,RSV-IgM阳性11例,ADV-IgM阳性21例,IV-IgM阳性45例。小儿病毒性肺炎不同病原微生物在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只是反应小儿肺炎的疾病特点,而不能全面反映小儿肺炎证候的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类型与其中医证型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42例肺炎患儿,进行病原体检查,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毒性肺炎,采取颗粒凝集法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年龄、季节和中医证型小儿肺炎的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42例肺炎患儿中,风热闭肺75例(52.82%),痰热闭肺证53例(37.32%),毒热闭肺证8例(5.63%),湿热闭肺证和肺脾气虚证分别为4例(2.82%)、2例(1.41%),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是细菌39例(27.46%)、支原体(MP)29例(20.42%)和混合型24例(16.90%),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病原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小儿肺炎病原体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IVA)、IVB;夏季主要为腺病毒(ADV)、RSV;秋季主要是细菌;冬季主要是细菌和MP;不同季节小儿肺炎病原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闭肺证型患儿病原体主要是细菌、MP和IVA,痰热闭肺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肺炎病原体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30例急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所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儿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其病原体,观察分析小儿急性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和病原体特征概况。结果:小儿急性肺炎中医证型以风热闭肺证为主(61.9%),中医证候与患儿的年龄具有相关性(负相关),小儿急性肺炎三种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以及支原体,病原体以病毒感染为主,感染类型多为混合感染,上述三种常见病原体和其混合感染在中医证型中的分布情况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肺炎病原体中病毒感染为主,感染类型多为混合感染,小儿急性肺炎病原体中医证型主要为风热闭肺证,与患儿的年龄呈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中医证候、病原体分布特征及病原体与中医证候之问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62例肺炎患儿进行辨证分型,检测病原体,分析小儿肺炎急性期的中医证候分布,病原体特征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小儿肺炎急性期以风热闭肺证为主(87.65%),年龄与小儿肺炎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P〈0.01);以病毒感染(33.95%)及混合感染(45.68%)为多,病毒感染以EB病毒为主(89.47%),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占65.79%;中医证候与病原体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小儿肺炎急性期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痰热闭肺重证;小儿肺炎急性期风热闭肺证中以病毒及病毒混合细菌感染多见,痰热闭肺证中以病毒感染多见;病毒感染中以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证候出现频数及不同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46例RSV肺炎患儿的病例四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建立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检测相关指标,探讨其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 146例RSV肺炎以风热闭肺、毒热闭肺、痰热闭肺居多,占90.42%;证候出现概率以咳嗽、气促、气喘、痰鸣最高,频率达80.14%;风热闭肺型病程天数明显短于痰热闭肺型和毒热闭肺型(P0.01);毒热闭肺型患儿年龄明显小于其他证型患儿年龄(P0.01);C反应蛋白数值,痰热闭肺型高于风热闭肺型(P0.05),毒热闭肺型与风热闭肺型比较,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数值,毒热闭肺型高于风热闭肺型(P0.01)。结论 146例合胞病毒肺炎主要以风热闭肺、毒热闭肺、痰热闭肺型最为常见,微观实验室检查与中医证候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不同证候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不同中医证候间常见病毒的检出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120例急性肺炎患儿血清RSV-IgM、ADV-IgM、IV-IgM进行检测。结果:RSV-IgM阳性11例,ADV-IgM 21例(17.5%),IV-IgM 45例(37.5%)。中医证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病原体检出情况大致相当,上述各组经卡方检验,P均>0.05。结论:病毒性肺炎的患儿年龄、发病季节、三种病毒感染情况均与临床证型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型与临床表现、化验指标及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前病程、住院时间、总病程、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及影像学改变,并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支原体抗体、CRP、血沉、胸片或胸部CT检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各项检查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证型中,以痰热闭肺证最多见,其次为风热闭肺证和痰湿闭肺证。其中CRP在风热闭肺证组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闭肺证组患儿发热时间为三组中最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前病程、住院时间、总病程、抗体滴度及血沉、影像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闭肺证、痰湿闭肺证、风热闭肺证是支原体肺炎患儿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不仅与患儿临床表现有相关性,与某些化验指标亦相关。  相似文献   

8.
梁大为  谢静 《山西中医》2024,(4):48-50+6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候学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45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中医证候学资料,分析入院当天、入院第3天及第5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临床证候学特点。结果:145例患儿在入院当天及入院第3天、第5天中,咳嗽、咳痰的出现频率均最高,其次为咽红及发热;舌象均以舌红为主,舌红绛在入院第3天(18.62%)较入院当天(7.59%)所占比例升高,入院当天舌象以苔黄(35.86%)、苔薄黄(22.07%)、苔黄腻(13.79%)多见,入院第3天舌象以苔薄白(26.21%)、苔黄(21.38%)、苔黄厚(20.00%)、苔黄腻(15.17%)多见,入院第5天舌象则以苔薄白(61.38%)最多见。入院当天患儿中医证型共4种,分别为风热闭肺证(78.63%)、痰热闭肺证(15.17%)、痰湿蕴肺证(4.14%)、风寒犯肺证(2.07%),入院第3天及第5天中医证型为风热闭肺证(51.03%)、痰热闭肺证(44.83%)、痰湿蕴肺证(4.14%)。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证最多见,随着病情进展痰热闭肺证所占比例升高,同时可兼夹瘀、湿等病理因素,临床治疗应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候的舌色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应用DS01舌象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分析76例MPP患儿的舌象,研究不同中医证型MPP患儿的舌色数据三维空间分布。结果:风热闭肺证舌色以红色为主,痰热闭肺证舌色为绛或紫暗,痰瘀互阻证舌色呈暗红或淡紫,脾虚痰蕴证的舌色均为淡红,4种证型舌色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各证型舌色参数RGB、HSV、Lab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舌象分析系统分析MPP患儿舌色三维空间分布对准确辨证,对于判断疾病转归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儿童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相关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48例儿童肺炎支原体病例,并对相关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两变量相关分析得出证候与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抗体滴度、哆音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与发病前发热天数和总体发热天数有相关性。有咳喘史患儿诊断为咳嗽35例,肺炎喘嗽13例;无咳喘史患儿诊断为咳嗽189例,肺炎喘嗽33例。行卡方检验,P〈0.05,提示是否有咳喘史中医诊断存在差异,有咳喘史的患儿诊断为肺炎喘嗽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咳喘史的患儿。结论: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趋小,且存在暴发流行,患儿存在心脏、肝脏的肺外损害,中医诊断以咳嗽为主,证型以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常见,后期虚证以肺脾气虚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