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 ,国内外关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诸多研究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 ,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至染色体末端 ,因此在细胞永生化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端粒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在癌前病变组织里有所表达 ,但两者显著不同[1 5] 。本文检测了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的表达 ,藉以了解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16例组织标本为 2 0 0 0年 1月至 7月间的胃黏膜病理活检标本。其中胃癌 4 2…  相似文献   

2.
自Kim[1] 等 1994年建立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的TRAP法 ,并发现端粒酶活性与多数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以来 ,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报道逐年增加。本文综述了肝癌 (hepatocellu 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肝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上应用的研究进展。1 端粒酶作为分子标记诊断肝癌的基础研究表明[2 - 10 ] ,端粒酶活性在大多数 (80 % -10 0 % )肝癌组织中呈阳性或强阳性 ,而在正常肝组织为阴性 ;10 % - 4 0 %的慢性肝病可出现弱的端粒酶活性 ,而这些端粒酶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相当一…  相似文献   

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同功酶,在保护细胞免受细胞毒性物质和致癌剂损害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永生化、癌变关系极为密切。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和TRAP-银染法检测GST-π和端粒酶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表达不同于正常的体细胞,肿瘤细胞的过度生长可能与端粒酶激活有关。我们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胃癌、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胃癌尤其是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胃镜下胃粘膜...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与肺癌的诊断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是迄今为止最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端粒酶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肺癌患者端粒酶 活性可有效的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且对肺癌的预后判断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与甲状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端粒短缩、端粒酶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端粒酶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端料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端粒酶抑制 望成为肿瘤广谱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抗癌新靶点:端粒及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端粒酶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特异性表达,这使得人们对肿瘤的抗端粒酶疗法产生了特别的关注.设想以端粒、端粒酶为靶点,通过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或直接抑制端粒延长、稳定,而使细胞无法连续增殖,继而进入衰老途径,直至死亡.同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与正常体组织...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在大肠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增殖是肿瘤细胞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晚近研究表明 ,染色体端粒行为和端粒酶的表达异常与细胞寿命调控有密切关系。端粒酶活性在人体多数肿瘤组织中均获检出。我们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方法 (TRAP) [1] 对大肠黏膜活检标本进行端粒酶检测 ,并探讨端粒酶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32例大肠癌 ,10例大肠腺瘤 ,8例溃疡性结肠炎及 8例炎性息肉均取自本院内镜室肠镜大肠黏膜活检标本 ,每例患者在肠镜下钳取相邻活检部位肠黏膜 6块 ,3块送病理 ,另 3块立即放入Ep管中于 - 80℃冻存。2 端粒酶提取 :取活检…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端粒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鄢盛尧 《山东医药》1998,38(7):23-24
测定47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及其邻近组织的端粒敏活性,并与其中20例距肿瘤〉10cm的正常食管组织做对照。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端粒酶阳性39例(占83%),邻近食管组织阳性3例(3/17,占17.6%);对照组无阳性者。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食管癌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各异,其中12例淋巴结转移癌灶中,食管癌端粒酶均为阳性。提示食管癌端粒酶活性较高,端粒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端粒酶(tdomerase)在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尤其表现在消化系肿瘤与端粒酶的关系中更为突出。端粒酶是采用希腊文telos和meres构成的字。是染色体末端的部分组织,它能维持染色体完整和稳定,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缺失和非正常重要组。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能延长端粒末端,  相似文献   

11.
结肠灌洗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诊断结肠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端粒酶作为核糖核酸蛋白酶能使端粒延长而克服细胞衰老,与细胞永生和癌变密切相关,正常的躯体细胞无端粒酶活性,大多人类原发肿瘤均可探及端粒酶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检测对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16例结肠癌外科手术新鲜标本、相邻的正常组织及其肠腔灌洗物,6例IBS患者的结肠镜抽取物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结肠癌组织16例,端粒酶强阳性10例,弱阳性3例和阴性3例,阳性率为813%;结肠癌远端正常肠粘膜组织的端粒酶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分别为0,2和14例,阳性率为125%,两组P<001.结肠癌结肠灌洗液16例中有5例端粒酶阳性,而6例IBS结肠镜抽取液全部为端粒酶阴性,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13%和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647%.结论结肠灌洗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检测对结肠癌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胃粘膜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端粒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胃癌胃粘膜演变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粘膜组织端粒酶表达规律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酶TPCR-ELISA法检测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5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CM)、15例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14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29例胃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并对其中HP阳性与阴性病变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端粒酶阳性率由CSG→ICM→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逐渐增高,分别为0、40.0%、40.0%、78.6%、79.3%、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66.7%、重度异型增生64.3%、胃癌44.8%。ICM及轻度异型增生组与CSG组比较差异显著(x^2=5.85,P<0.05)。各病变组织中HP阳性与阴性组间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端粒酶激活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HP现行感染与端粒酶阳性表达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端粒酶活性早期诊断恶性实体瘤的新方法.方法通过胃癌组织的分离和肿瘤细胞系的培养,用改良TRAPPCR方法,来检测其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及肿瘤细胞系的端粒酶总表达率93%(25/27),其中细胞系MKN28,MKN45,HHCL,SGC7901及Tca8113均为阳性表达;胃癌远隔的正常粘膜标本表达率为0%(0/20);其中有200个肿瘤细胞存在便可测得其端粒酶的活性.结论胃癌组织及肿瘤细胞系的端粒酶表达,具有很强的肿瘤特异性和较高的表达率;改进TRAPPCR方法具有提高恶性实体瘤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端粒酶表达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端粒酶表达及外周血端粒酶分析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人肝癌的癌灶和癌周组织制备总RNA ,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 ,并观察了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它的癌周组织 ,而总RNA则是癌周组织明显高于癌灶 ;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未经治疗的肝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过TAE治疗后肝癌病人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外周血AFP浓度与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分析 ,对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异常 ,分析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5.
2003-2005年,我们检测了2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并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端粒酶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6例胃肠道粘膜下肿瘤(5例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对恶性肿瘤端粒酶提取物进行梯度稀释,以检测其活性大小.结果恶性淋巴瘤中5例中有4例端粒酶阳性,1例平滑肌瘤亦为阳性,6例瘤(癌)旁组织中,端粒酶2例阳性,余均为阴性.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肠道粘膜下恶性肿瘤表达,而且在胃肠道粘膜下良性肿瘤中亦可有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抗端粒酶核酶抑制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针对端粒酶RNA组分的特异性核酶,研究该核酶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构建含针对端粒酶RNA组分锤头状核酶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BS212-RZ,以及建立人肝癌细胞株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将不同剂量的pBBS212-RZ用脂质体包裹后进行瘤体内多点注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或空质粒载体pBBS212。连续注射2l天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检测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抗端粒酶特异性核酶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下降(抑制率为72%),明显地抑制了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率为68%),且存在剂量依赖性。抗端粒酶特异性核酶作为一种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望在肝癌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T)基因蛋白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22例咬检组织的端粒酶hTERT表达情况,其中正常36例,不典型增生50例,食管癌36例.结果 正常的食管组织hTERT阳性表达率为11.1%,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44.0%,食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9%.结论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端粒酶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端粒酶的相关关系。方法对5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及11例正常脑组织中的survivin和端粒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ELISA检测。结果 5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和端粒酶表达率分别为39.62%(21/53)和50.94%(27/53),且均随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正常脑组织中两者均为阴性。survivin表达阳性、阴性者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9%(16/21)、34.38%(11/32),P〈0.05。survivin表达与端粒酶呈明显的正相关(r=0.573,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与端粒酶均与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志物;survivin对端粒酶表达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鲁宁  杨涛  刘吉勇 《山东医药》2007,47(29):111-112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包括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P1)和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端粒和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酶在85%~95%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而正常体细胞则呈阴性,端粒酶抑制剂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在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