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P/L6细胞模型并应用姜黄素对该模型的药物敏感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低转移细胞株(HCa-P)经615小鼠腹中线皮下接种的方法获得淋巴结转移瘤1代细胞HCa-P/L1,再经小鼠淋巴系统筛选5次,筛选高转移细胞系HCa-P/L6。用15~240μmol·L^-1姜黄素(Curcumin,Cur)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和HepG2)和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HCa-P/L6和HCa-P)48h,以MTT法考察4种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以非细胞毒性最大剂量Cur作用于HCa-P/L6和HCa-P,以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评估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 测药物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考察两株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与姜黄素作用敏感性的差异。[结果]从HCa-P中筛选出具有多部位转移特性的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P/L6,转移率为100%。Cur明显抑制小鼠腹水型肝癌和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呈 剂量依赖性(方差分析P〈0.05)。在30~120μmol·L^-1,Cur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人肝癌的抑制作用;在60~240μmol·L^-1范围内,Cur对HCa-P/L6的抑制作用强于对HCa-P。在非细胞毒性最大剂量15μmol·L^-1 Cur作用下,HCa-P/L6和HCa-P的生长受到抑制(t检验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方差分析P〈0.01),HCa-P/L6和HCa-P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卡方检验P〈0.01),Cur对HCa-P/L6的抑制作用大于对HCa-P;细胞周期被重新分布,HCa-P/L6被阻滞在S期,HCa-P被阻滞于S期和G2/M期。[结论]从HCa-P中筛选出了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P/L6。小鼠腹水型肝癌比人肝癌对姜黄素作用敏感,而且高转移细胞株系HCa-P/L6较低转移细胞株HCa-P对Cur更为敏感。HCa-P/L6为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和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敏感模型。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几年中,本室凌茂英等建立了615小鼠腹水型肝癌Hca-F25/L淋巴道转移体外培养细胞系,分离出比较稳定的高、低不同转移能力克隆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肝癌的病因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具有高、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 -F与Hca -P中线粒体的天门冬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 DARS2)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将Hca -F细胞与Hca -P细胞分别接种于615小鼠腹腔,抽取腹水,培养后收集细胞;用免疫印迹分析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ca -F与Hca -P细胞的DARS...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姜黄素PLGA-TPGS纳米粒(curcumin-loaded PLGA-TPGS nanoparticles,CPTN)体内对荷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荷HCa-F细胞的小鼠实体瘤模型,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空白纳米粒、姜黄素溶液、5-氟尿嘧啶溶液和CPTN,7 d后取出实体瘤,测量瘤径、瘤重、测定瘤内药量并进行HE染色,全面评价CPTN对肝癌实体瘤的治疗效果。结果体内药效学实验中CPTN组和5-氟尿嘧啶溶液组的瘤体体积增长量和瘤重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抑瘤率分别为63.44%和38.14%。姜黄素溶液组和CPTN组实体瘤中的姜黄素量分别为(3.75±0.22)μg和(31.64±2.54)μg,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HE染色后镜下观察该组切片显示大部分细胞丢失细胞核,破碎成碎片,边缘不完整,表明其治疗肿瘤效果最佳。结论 CPTN在体内对荷HCa-F细胞的小鼠实体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治疗效果好于5-氟尿嘧啶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严梅娣  岑雪英 《中华全科医学》2015,(3):396-398,401,515
目的天然药物以毒性低、安全范围广、药源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旨在研究姜黄素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甲状腺癌SW579细胞株经0~4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12 h、24 h、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7 d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周期;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凋亡率,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株中Cyclin B1、p21、bad和Bcl-xl的蛋白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平板克隆实验提示,姜黄素作用甲状腺癌细胞后克隆形成数目下降,形成集落变小,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姜黄素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姜黄素能增加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同时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xl,而姜黄素对P21和Bad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姜黄素能下调Cyclin B1、Bcl-xl的表达,显著抑制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在体外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抗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姜黄素生物活性及姜黄素抗增殖效应、FCM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PCR技术测定bcl-2、bax、PCNA mRNA表达.结果 姜黄素对MCF-7细胞的IC50值为18.5 μmol/L.各实验组的姜黄素对MCF-7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FCM检测结果:姜黄素20 μmol/L及40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24 h,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诱导部分细胞凋亡.RT-PCR测定结果:姜黄素0~80 μmol/L作用MCF-7细胞24 h,bcl-2、PCNA mRNA表达水平降低、bax mRNA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MCF-7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对MCF-7细胞有抗增殖作用,并能诱导部分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bcl-2、PCNA mRNA表达,促进bax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姜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及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0、2.0、4.0、8.0和16.0μmol/L)刺激人肝癌HepG2细胞24、36和48h,MTT法及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值的影响并绘制生长曲线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表明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0μmol/L浓度组在24h与对照组比较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μmol/L浓度组与HepG2细胞作用48h后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54.78±2.35)%,台盼蓝拒染法发现细胞存活率与姜黄素浓度间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8.0μmol/L姜黄素诱导了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并对细胞生长的S期有明显的阻滞作用。结论姜黄素在体外能阻滞HepG2细胞的生长增值,诱导了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从S180获得的克隆细胞株S2D9,接种4个不同品(种)系小鼠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由KM小鼠腹腔传代的S2D9克隆细胞,用GKN稀释成不同浓度,接种KM、DBA/2、615、C57BL/6小鼠右腋皮下及腹腔,观察小鼠最早出现可见肿块、腹水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不同品(种)系小鼠经皮下接种S2D9细胞,建立肿瘤模型,从接种后第5日,每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块直径(cm),绘制肿瘤生长曲线;S2D9克隆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皮下,取接种第7日肿块,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结果;不同品(种)系小鼠皮下接种S2D9瘤细胞建立的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或顺胺氯铂,观察S2D9克隆细胞肿瘤模型对CTX或顺胺氯铂治疗的敏感性.结果S2D9克隆细胞在615及DBA/2小鼠的皮下较KM及C57BL/6小鼠容易生长肿瘤;在KM及DBA/2小鼠腹腔较C57BL/6及615小鼠容易长出腹水;皮下接种KM、C57BL/6、615及DBA/2四个不同品(种)系小鼠,第12天瘤重分别为(2.3±0.9)g,(0.8±0.2)g,(2.0±0.2)g及(1.9±0.1)g;S2D9瘤细胞接种4个不同品(种)系小鼠制备的肿瘤模型,用CTX治疗,抑瘤率分别为80%(615),75%(C57BL/6),68.4%(DBA/2),65.2%(KM);用顺胺氯铂治疗的抑瘤率分别为75%(615),73.6%(DBA/2),62.5%(C57BL/6),65.2%(KM).可见S2D9细胞与615小鼠建立的模型对CTX或顺胺氯铂治疗最敏感.结论S2D9克隆细胞仍具有较强致瘤性,但在细胞均一性、接种小鼠生长肿瘤一致性方面比原代细胞好,对化疗反应更敏感,克隆细胞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因而推广使用后,有利于肿瘤动物模型复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 MC - 7721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μmol/L、30μmoL/L、9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 - 7721细胞48h,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基于AnnexinV - FITC/PI双染的流式细胞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瘤株Hca -F的再克隆技术。 [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法对已使用多年的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瘤株Hca -F进行再克隆 ;6 15小鼠皮下接种 ,检测再克隆瘤株淋巴结转移能力。 [结果 ]共分离出 3个不同的瘤株 ,Hca -F - 2 - 2 4c6 ,Hca -F -3-d4 ,Hca -F - 3-a4 ,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 3株瘤细胞均为单克隆细胞。动物实验证明三株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95 .5 % ,87% ,4 2 .5 %。 [结论 ]有限稀释法操作简单 ,克隆的形成率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