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在医学教育改革中注重医学教育的特点,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
Abstract:
The essential purpose of medic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medical talents for health career.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o focus on the specjalties of mealical education,to follow the rules from medical education,to make jnnovation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conditions and to develop medic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2.
浅谈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本质和核心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了世界先进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和梳理其改革发展历程的同时,对其改革的动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我们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医学科学将出现第三个里程碑性的飞跃,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将呈现深刻的变化。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在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全方位改革。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及海军“近岸防御”的战略转变,海军医学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合格医务人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医学科学将出现第三个里程碑性的飞跃,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将呈现深刻的变化,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在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全方位改革,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及海军“近岸防御”的战略转变,海军医学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合格医务人才。  相似文献   

5.
实施创新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亦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施创新教育方面, 当务之急是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创造科学的管理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1年至 2 0 15年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为了落实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和落实卫生部、教育部新近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遵义医学院十五计划》提出的以本科为主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标 ,总结和交流我院自 195 5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的经验 ,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着重就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如何发展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提出探讨。1 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现状1 1 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2 0世纪初 ,中国开始探索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建立学位制…  相似文献   

7.
医学科学进步与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二十一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以及医学教育的改革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当前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就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出了作者的见解,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与医学本科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各种组学(omics science)的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代表着21世纪生物学和医药学发展的方向。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对改革医学本科教育的启示:加强医学本科通识教育,培养“干细胞型人才”;加强基础工具学科教学,构筑坚实的基础知识平台;推进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建设开放式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医学教育要面向未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浙江医科大学摒弃闭关自守,坚持改革开放,吸收他人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在医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尝试。早在1984年就与美国民间健康基金会合作,率先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系,之后又创建了高等护理系,较早地开始医学教改活动。自1984年以来,我校相继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10余所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在体内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类似于甾体激素,因此甘草酸是甘草次酸的前体药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是甾体激素代谢失活酶(尤其是Ⅱ型11β-羟化甾体脱氢酶)抑制剂,可提高内源性和外源性皮质激素的活性。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又可作为配体,与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呈现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长期使用甘草或甘草酸类药物产生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艾迪生病的治疗,但用于其他疾病治疗时,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就有可能成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或高血压),约占甘草和甘草酸类药物不良反应的50%以上;并对其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或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配比黄芩甘草合煎液的表面张力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探讨甘草酸对黄芩苷增溶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Wilhelmy吊片法测定不同配比黄芩甘草合煎液的表面张力;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比条件下黄芩苷含量和甘草酸的浓度,并作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图.结果 黄芩甘草的比例为3∶2时,黄芩苷的提取率最高,此时甘草酸的临界胶束浓度是0.22 g/L.在0.22 g/L之前,随着甘草酸浓度的增大,黄芩苷的溶出度逐渐增大;当甘草酸浓度达到0.22 g/L后,黄芩苷的溶出度不再增加.结论 甘草酸对黄芩苷有一定的增溶作用,并且在达到它的临界胶束浓度0.22 g/L时,增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3.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材料,简述甘草酸在抗病毒方面研究进展。对甘草酸抗肝炎病毒、疱疹属病毒、HIV病毒及SAS病毒等机制进行了综述。甘草酸抗病毒活性强,能抑制多种不相关的DNA、RNA病毒的生长,并且不影响正常细胞的活性。但由于其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低,及长期使用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总的来说,甘草酸在抗病毒方面的前景良好,有其独特优势,但其抗病毒机制复杂,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草的心脏保护作用是由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类化合物引起的。这两类化合物都具有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中异甘草素是通过抗氧化、抗炎以及阻滞L型钙电流通道和电压依赖性钾电流通道,而甘草酸类化合物是通过抗氧化、抗炎以及阻滞心血管细胞间缝隙连接,产生抗心律失常和心肌保护作用。临床上已经将甘草酸和甘草酸二铵试用于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脉总钙化积分,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FAS、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磷(P3-)、血清钙(Ca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FAS、瘦素及钙化积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血清E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脉钙化水平与瘦素(r=0.640,P<0.05)、FAS(r=0.420,P<0.05)、TG(r=0.120,P<0.05)、TC(r=0.179,P<0.05)、CRP(r=0.125,P<0.05)呈正相关、与E(r=-0.453,P<0.05)、HDL-C(r=-0.110,P<0.05)呈负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瘦素、FAS、E、TG、TC、HDL-C。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E水平显著低,提示E可能具有保护血管、拮抗钙化的效应;而患者血清瘦素、 FAS浓度水平明显升高,瘦素、FAS水平可能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甘草酸含量和提取总时间的影响,确定微波萃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并与超声波提取法、室温冷浸法和索氏提取法比较。结果 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0.5%氨水为提取溶媒,微波功率为2000W,体系温度升至60℃后保温提取40min。微波萃取54min与索氏提取4h、室温冷浸44.3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结论 微波萃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的特点,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氧化应激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处理组、Fe-NTA+5 μmol/L甘草酸组、Fe-NTA+10 μmol/L甘草酸组及Fe-NTA+20 μmol/L甘草酸组;给药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SC细胞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e-NTA处理组中MDA、NO含量明显升高,而GSH水平显著降低,SOD酶活性也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MDA、NO含量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SOD酶活性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TA处理组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甘草酸处理的3组细胞中Nrf2和H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相对于Fe-NTA处理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有抗HS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简单、灵敏、准确的H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并用于比较研究甘草酸单体和补中益气丸(BY)复方给药后,甘草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从而探讨BY中非甘草酸组分对甘草酸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药甘草酸单体(61.5 mg/kg)和BY复方(3 g/kg,含等摩尔量甘草酸)。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萃取处理后用反相C8色谱柱分离;定量分析采用TSQ Quantum质谱仪的选择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检测。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甘草次酸在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与大鼠灌胃甘草酸单体组相比,BY复方给药组体循环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浓度(Cmax)和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降低了56%和76%,而达峰时间(Tmax)、平均驻留时间(MRT)和消除半衰期(T1/2)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方法,该法特异、准确、灵敏,适用于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表明,甘草酸单体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BY复方,提示BY复方中的其他成分可能抑制甘草酸的口服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法进行比较。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原料粒度70目,夹带剂为80%乙醇,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结论 从甘草生药中提取含量较少的甘草次酸,超临界萃取法较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