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健  伏春梅  兰宁 《河北医学》2002,8(4):382-384
Alzheimer病 (AD)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类型。据北京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 ,老人痴呆及AD的患病率 ,类似于西方白人 ,提示中国不是AD的低危地区[1] 。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大脑变性疾病 ,它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的生理生化环境改变有着密切关系。近年国内外学者对AD的研究取得了极有价值的进展。1 Alzheimer病分子生物学的研究AD患者一级亲属中发生AD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 ,2 5 %~ 4 0 %的AD患者有家族史 ,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同卵双生较异卵双生的患病率要多出几倍。某些早期发病AD患者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有关灯盏花的化学成分,定量方法,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于仲元现已发现血管紧张素Ⅱ不但具有血管加压、调节血容量的作用,而且可促进核酸生物合成[1]。调控某些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作用[2]。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该物...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灯盏花素是从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主成分为灯盏花乙素(4′-羟基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醛酸苷),另含少量灯盏甲素(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本品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和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分离、药理作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检索近年来有关灯盏花药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介绍了灯盏花对心脑血管系统、凝血系统、视神经、肾脏、肝脏的作用及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特别是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6.
7.
灯盏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力  胡玲琼  吴江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1):705-706
中药灯盏花注射液是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灯盏细辛的乙醇提取物 ,其有效成分为灯盏花总黄酮 (2ml灯盏花注射液含总黄酮 9mg)。本文就近几年来对灯盏花注射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基础研究1 .1 灯盏花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灯盏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灯盏花总黄酮 ,迄今共分离出 4个黄酮苷〔1〕 ,分别为灯盏乙素、灯盏甲素、5 ,6,4’ 三羟基黄酮 7 O β D 半乳糖醛酸苷以及黄芩素 7 O β D吡喃葡萄糖苷 ,其中后者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另外 ,从灯盏细辛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得了 5个化合物〔2〕,经波谱鉴定为 :3 ,4 二羟基苯…  相似文献   

8.
葡萄胎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是最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为病理性生殖现象.传统病理学根据大体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两类: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PHM).HM的发生率不同国家与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成分是灯盏乙素和少量灯盏甲素.本文就近几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乙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盏花乙素(Scutellarin)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的损伤.灯盏花乙素对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及其内皮细胞的有一定的作用,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都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抑制PKC的亚型易位来治疗糖尿病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与生长发育和月份变化的关系,环境与遗传因素对总黄酮含量的决定作用。方法 测定同一月份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发育期不同月份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的器官分布,阳生和阴生生境下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不同花色短葶飞蓬的总黄酮含量。结果 短葶飞蓬的总黄酮主要分布于地上部分,而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以盛花期员高,谢花期最低。4~6月盛花期短葶飞蓬各器官的总黄酮含量月份变化不显著。光照强度对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短葶飞蓬的花色不能作为总黄酮含量的选择标记,遗传因素对个体间总黄酮含量差异起重要作用。结论 通过遗传育种提高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的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加速灯盏花的人工种植与品种改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灯盏花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利用种子直接萌发的无菌苗在培养基培养加速种苗繁殖,通过在消毒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采用合适时间消毒种子来减少消毒剂对种子伤害从而提高发芽率;采用不同激素配比从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结果种子去除冠毛后0.1%HgCl2消毒6min可获得最佳发芽率,MS0上培养一个月后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幼苗用于移栽;利用无菌苗的叶柄在MS 6-BA2.0mg/L NAA1.0mg/L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分化能力强的愈伤组织,愈伤分割后在该培养基上可继续分化出苗,分化苗转接到MS0上可形成正常植株。结论利用种子灭菌处理获得无菌苗用于组织培养可实现灯盏花快速繁殖和缩短人工育苗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灯盏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对采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3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和NTSYS2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的13个引物在36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25条DNA片段,其中103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82.40%。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4时,可以把灯盏花分为5大类,第Ⅰ大类包括采自楚雄、昭通、迪庆等地的7份种质资源;第Ⅱ大类可分为2个亚类,ⅡA包括采自滇中及滇西北的5份种质资源,ⅡB包括采自滇东北、贵州、四川的20份种质资源;第Ⅲ大类包括采自文山的1份种质资源;第Ⅳ大类包括采自曲靖的1份种质资源;第Ⅴ大类包括采自迪庆的2份种质资源。结论 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遗传关系与其采集地的地理分布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严格按地理界线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在个体器官间,个体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种群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了云南邱北,昆明等8个地区,大理苍山不同海拔条件下生长和栽培的短葶飞蓬植株体内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生长的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不同,同一地区,总黄酮含量有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植株地上部分茎,叶和花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在同一生境的短葶飞蓬不同个体总黄酮含量也有差异。结论:短葶飞蓬体内总黄酮含量的高低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菊科植物灯盏花Erigeron brevis capus中分得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灯盏乙素(scutellarin,I)、5,6,4′-三羟基黄酮-7-O-β-D-半乳糖醛酸苷(5,6,4′-trihydroxy flavone-7-O-β-D-galactonic acid,Ⅱ)、灯盏素(4′-hydroxy baicalein-7-O-β-D-pyranglu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灯盏花中总黄酮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从灯盏花中提取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水提醇沉法比较。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压力为25MPa,夹带剂为85%乙醇,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3h,夹带剂加入量800mL,CO2流量为15L/h。结论:从灯盏花中提取总黄酮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诱导培养短葶飞蓬毛状根产生有用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感染短葶飞蓬无菌苗叶盘诱导毛状根,小量提取脱农杆菌完全的毛状根DNA用于rol基因的PCR检测,经PCR检测阳性的毛状根采用4种不同液体培养基振荡扩大培养,对于获得的毛状根系测定其中总黄酮和灯盏花素的量。结果发根农杆菌感染10min共培养2d可取得较好的转化效果,继代培养约两个月后可脱菌完全,获得的毛状根PCR检测阳性率为52.9%,4种液体培养基中B5培养基更适合于毛状根的生长,毛状根中总黄酮量要明显高于正常根中的量,但灯盏乙素的量明显低于正常根中的量。结论通过短葶飞蓬毛状根大量培养可获取灯盏黄酮类药用成分。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DBAX-C18 (4.6 mm×15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缓冲液pH为5.2(35∶ 65),检测波长为335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以外标法测定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含量. 结果:灯盏乙素在0.74~3.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灯盏乙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4%,RSD为0.82%(n=6). 结论:本方法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适用于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