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幼集成》痫疾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幼集成》是清代医家陈复正所著,全书共六卷。选年卷二之《痫疾证治》篇,认为有以下学术特点:痫者痼疾,致真元之败、气血之伤;痫证非痉、忌重坠寒凉、毒劣增困;治痫三方,从健脾补中,益肾养血。  相似文献   

2.
对万全《幼科发挥》一书的内容从重视脾胃着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该书认识到小儿病发生以脾胃为先.治疗立法以调理脾胃为要,用药顾护脾胃的特点等等,以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下简称巨幼贫)是由于V-B12。和叶酸缺乏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细胞分裂不能顺利进行,结果在骨髓内出现形态和功能上均异常的大量巨幼细胞,最终导致巨幼贫。本文收集了近10年来我院住院病历中资料较完整的104例巨幼贫的病例,这些病例的诊断标准为:①外周血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低于正常;②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但不伴有原始细胞显著增多现象;③应用叶酸和V-B12治疗有明显疗效。材料和方法骨髓涂片,瑞氏染色,低信镜观察骨髓增生程度,于1000倍油镜下,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得出各阶段细胞间的相对比例,同…  相似文献   

4.
张彩玲  李源 《实用医技》2008,15(3):332-333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巨幼细胞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对90例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外周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呈大细胞贫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6叶~10叶);骨髓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颗粒减少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是巨幼细胞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栖息于洛草原的灰尾兔骨髓幼红细胞的形态计量探讨。方法:应用Feret's直径测量方法,对灰尾兔幼红细胞器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灰尾野兔骨髓幼红细胞系的平均直径分别是:原红细胞为12.98um;早幼红细胞直径为10.23um;中幼红细胞为7.25um;晚幼红细胞为5.49um。结论:灰尾野兔骨髓内的红细胞发育规律,与其他哺乳动物相 似,即愈幼稚的细胞直径愈大,在成熟发生过程中直径逐渐变小,其后阶段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系贫血系多病因引起的一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其特征为:①贫血的形态学特征为低色素性或比双型性,铁治疗无效;②血清铁升高,使铁结合力减低,铁饱和度增高,铁储增多;③骨髓有粒细胞增升,以中幼红细胞为主,出现环状铁粒幼细胞为其特征性改变。其基本缺陷在于红细胞线粒体酶异常.不使铁合成血红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0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研究。结果:10例因胃肠器质性疾病而发病;17例因膳食习惯异常而发病;3例未找到病因。结论:除各种疾病外,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膳食异常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例史毓杰,吴刚烈主题词贫血.铁粒幼细胞;婴儿中国图书分类号R556患儿,男,1岁。进行性贫血5月余,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母乳喂养,1周断奶,平时纳差,易腹泻。查体:神清,重度贫血貌,在颈淋巴结肿大、枕秃(+),毛发稀黄,HR110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MBA)的病因、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31例老年MBA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占同期收住所有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36.1%,男性:女性为3.43:1,城镇居民25例(80.7%);伴有慢性胃肠疾病者占48.4%;临床上重度贫血患者占32.3%,16%的患者感染结核菌。87.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6.7%的患者胆红素升高;29%的患者被误诊;31例患者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疗效均显著。结论:老年MBA患者的发病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慢性消化道疾病及老年人常控制饮食和/或过度烹饪加工食品等,老年人MBA患者贫血多较重且易误诊,及时诊断与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浅谈《幼幼集成》的胎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幼集成》是清代岭南著名儿科医学陈飞霞的一部儿科学著作。该地妇儿科证治有独特见解,尤以儿科指纹学说和惊风证治为突出,笔者认为,该书在胎养方面也有详细论述。其胎养思想主要表现为“戒嗔恚,寡嗜欲,适寒暑,慎饮食,防疾病,适当劳逸和察禀受。研究其胎养思想,对现今 的妇幼保健和优生学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平原移居高原实验家兔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分平原组,高原给药组和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均高于高原对照组;而高原药组幼红细胞血岛平均层次和体积均低于高原对照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这些指标说明用药后红血岛数一增多,体积减小,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低氧环境动物髓红血岛有一定的作用,可使幼红  相似文献   

12.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骨髓幼红血岛影响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平原移居高原(海拔3900m)实验家兔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分子原组,高原给药组和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骨髓幼红细胞造血岛作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均高于高原对照组;而高原给药组幼红细胞血岛平均层次和体积均低于高原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这些指标说明用药后红血岛数量增多,体积减小。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低氧环境动物骨髓幼红血岛有一定的作用,可使幼红细胞造血岛增殖或减少的变化波动较平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曾世荣《活幼心书》的研读,从病因病机、疾病分类、方药特点等方面探析了曾世荣辨治小儿呕吐的经验:用药以顾护脾胃为先,补而不滞,攻不伤正;组方用药精炼,剂型多样。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疾病是儿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宋代刘昉的《幼幼新书》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是一大贡献。其提出的优生优育的思想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对脐风、鹅口疮等新生儿疾病的防治。《幼幼新书》对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刘昉对于新生儿学的贡献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2例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系同胞兄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4治疗有效。本文对遗传性、原发性、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进行了讨论,并针对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进行了鉴别诊断。随访13年1例死于继发性血色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另一例服用维生素B6维持,正常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0 引言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pathologicsideroblasts)是指有核红细胞胞质中铁小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异常铁粒幼细胞和(或)铁小粒绕核排列形成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在铁粒幼细胞增加的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中,病理性铁粒幼细胞的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们分析了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性铁粒细胞,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1996-01/1998-12在我科确诊的贫血性血液病患者112(男38,女74)例,年龄平均32(13~68)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2例,溶血…  相似文献   

17.
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多见的类型之一,其特点为骨随中含有巨幼红细胞和巨幼粒细胞,外周血呈现全血细胞减少。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幼幼新书》为宋代儿科巨著。本书共引用医字文献141种,引用条目10096条,许多已散失的重要的古代儿科文献赖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本书还大量收集了古代从未刊行的民间传方及私家祖传秘本。由于引用文献均注明出处,故许多文献只要归纳整理,即可还原书以全貌。所以,本书不仅具有极大的临床参考价值,还具有极重要的文献整理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盆血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男性多见,男女比例1.8:1,多数为重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者多见12例(60%)。伴有心、脑血管病等内科其他疾病15例(75%),以非血液病诊断入院的11例(55%),检出慢性消化道疾病者19例(95%),维生素B12减少者17例。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与存在的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且病情较重,进行相关检查可避免遗漏潜在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幼红细胞依据细胞的大小、核染色质结构、胞浆色反应和核浆比例等可分为原红、早幼红、中幼红和晚幼红,它们是成熟红细胞的前身。正常人外周血中极少见到幼红细胞,若发现常提示有某些疾病的存在,这对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我科室对 1196人次血象检查,发现幼红细胞207例,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室检查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门诊和住院病人血象1196人次,发现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207例,同时出现幼粒细胞118人次,幼红伴幼粒的出现率为56. 9%。发病年龄最小 10月,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