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计生医院接收治疗的78例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溶血病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过程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行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取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2,蓝光疗法)与观察组(n=42,蓝光疗法+免疫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更低,血糖值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可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神经性行为、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可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蓝光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3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蓝光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结果:31例ABO溶血病新生儿在蓝光治疗的过程中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和伤害发生,家长信任度和满意度高。结论:实行舒适护理有利安全有效进行新生儿蓝光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孕妇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单胎高危孕妇400例,都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综合诊断与综合治疗。结果:微柱凝胶技术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63例,发病率为15.75%。经过确诊,微柱凝胶技术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8.5%。经过基于输血的综合治疗后无死亡新生儿,其中有效50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0%。结论:高危孕妇产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比较好,要积极进行微柱凝胶技术与血清学诊断,积极采用基于输血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妊娠4个月以上和曾有不明原因流产,死胎或可疑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以极早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的孕妇。结果:共检出有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者256例,对其中血清免疫抗体效价高于或等于1:32者给予治疗。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可做到极早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出生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20例,观察其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的结果,并分析不同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溶血结果的患儿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三者单独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准确度高于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单独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溶血三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方法的特异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茵蚕二陈饮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临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 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降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周围血管换血术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患新生儿溶血病的76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儿均行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行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宫内发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障碍而导致新生儿脑缺血缺氧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新生儿期以后小儿神经永久性损害及智能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无特殊疗法,临床上往往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应用高压氧(ABO)辅助治疗本病,已臼益受到重视,我院近2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成功地进行早期ABO治疗观察护理本病63例,疗效显著,无1例发生意外,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ABO溶血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2例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或激素、蓝光、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监测血清胆红素,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对新生儿ABO溶血病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蓝光及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疗效肯定,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指由于母婴Rh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时,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展成胆红素脑病,日后留下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对2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实施了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总结56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主要为:溶血病(53.6%)和感染性疾病(32.1%);观察组28例患儿除进行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外给予换血治疗;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比较,治疗后的NBNA评分改善情况,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和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主要病因,换血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NBNA评分,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进行ABO新生儿溶血(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在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中由ABO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38例,占送检标本的61.06%,其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A型患儿为63例,阳性率45.65%,B型患儿为75例,阳性率54.35%.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为确诊试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明确诊断可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观察升降退黄散配合西医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疗法基础上加服升降退黄散,观察黄疸消退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HDN患儿治疗期间TBil峰值、黄疸消退时间;并可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和同步换血术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胆汁酸,β-葡萄糖醛酸苷酶,补体C3、C4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应用升降退黄散配合西医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可显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儿预后及提高儿童健康素质,起到疗效相加的效果,且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黄安胎合剂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观察孕妇抗体效价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68例孕妇,按就诊的次序及抗体效价的水平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服用祛黄安胎合剂,对照1组服用茵陈蒿汤,而对照2组则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疗法,比较3组降低抗体效价的效率及新生儿溶血指标。并用分娩前最后一次测得的抗体效价水平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1例中7例、对照1组90例中15例、对照2组87例中15例发生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发病率与其相应抗体效价成正相关。结论:祛黄安胎合剂能有效地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祛黄安胎合剂可中和母体Ig G抗A或抗B抗体或抑制其形成,降低或抑制抗体效价、促进母体胆红素的排泄、调节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8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维生素C及吸氧30min,治疗组使用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川断)。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治愈率达69%;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有明显的疗效,发病率为3.7%。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茵芪合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据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检测的抗体效价水平指导临床药物干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夫妇血型不合245例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测,对于抗体效价≥1:64者,给于药物治疗;分娩后追踪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及转归。结果:夫妇ABO血型不合245例,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1:64者61人,占24、89%,妊娠36周时抗体效价仍高≥1:64者30人,占12、24%,其中1:64者16人,1:128者11人,1:256者3人。新生儿发生溶血8人,病理性黄疸18人,干预治疗有效者34例、占55.73%。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抗体效价数值呈正相关,但孕期抗体效价正常者也有发病者,且抗体效价1/256者发病时间也可能延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抗感染、对症支持及局部暴露疗法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重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结果:有效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局部皮肤治疗及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Ritter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