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加,笔者从中医学角度运用“治未病”学说分几点来探讨对其的调治方法。中医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养生、治未病,在三千年前的帛书上就有记载,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治采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特别是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应用中的指导作用优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
明确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学术内涵,探讨了从"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治未病"角度阐述了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上、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然而常人眼中的健康者却有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1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干预的必要性 80年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论述与调治考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研究亚健康是系统工程,需要在文献、流行病调查、实验研究等诸多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尤其在中医古文献方面更为重要。其切入点应该从查阅研究中医虚证及补益养生的方药入手。  相似文献   

7.
中医研究亚健康是系统工程 ,需要在文献、流行病调查、实验研究等诸多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 ,尤其在中医古文献方面更为重要。其切入点应该从查阅研究中医虚证及补益养生的方药入手。  相似文献   

8.
仲景“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在其《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从治未病理念分析中医药在亚健康调治中的应用优势,为提高医药管理质量提供一定的临床理论。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166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亚健康调治,根据患者的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理念及管理措施。观察组使用治未病理念及管理措施进行管理。使用临床成人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及相关的标准进行评价,患者的亚健康状态评分分为精神状态、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免疫力症状。使用中医药医疗满意度评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计算为整体满意率值。使用简易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评价表格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评价的维度有精力状态、情志状态、生活起居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疲劳症状评分、心血管症状评分、免疫力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力状态评分、情志状态评分、生活起居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未病理念及中医药在亚健康患者中的调治效果明显,结合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较...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亚健康概念产生的背景、亚健康的内涵及中医“未病”的多重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了亚健康与中医未病的关系,提出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干预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实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该群体囊括了中青老各个年龄段。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妥善处理此问题可以大大降低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及对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中医中药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辨证施治,通过个性化用药治疗及调养,使个体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金华  谢慰  李应昆 《光明中医》2008,23(7):926-927
亚健康(Subhealthy)是指身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状态,国外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根据这一定义旧。,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4.
日趋严重的亚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有效调控亚健康,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已成为医学的重大课题。中医"治未病"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学术价值在于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调整阴阳的诊疗体系。亚健康由于主诉症状多样且不固定,现代医学对此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中医"治未病"调控亚健康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金华  谢慰  李应昆 《光明中医》2008,23(6):746-747
亚健康(Subhealthy)是指身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状态,国外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所占比例不足1/3,  相似文献   

16.
膏方调治亚健康以阴平阳秘,以平为期;调补脾肾,固护之本;精神内守,神明出焉;药食同调,防于未病为理论基础。功用为补虚扶弱,培本固源,纠正亚健康之偏;疏理气机,指导养生,恢复阴平阳秘之正。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善诊",手诊辨识、中医"善治",论述中医手诊融入"治未病"。认为手诊融入"治未病"对"亚健康",不仅直观、简单、实用、方便、经济、预测性强,而且能作为现代医学检查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成因与临床表现,探讨了中医学关于"治未病"的理论及其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动态的变化的中间状态。本文对“治未病”及亚健康含义进行了深入阐述,探讨了亚健康、未病与体质的关系以及亚健康心身干预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如何借助中医辨证,来调整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人群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的低质状态及其体验,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状态。亚健康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但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病理机变可究,且涉及多个系统,因而目前西医在临床干预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