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odocalyx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来氟米特干预组、氯沙坦干预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给予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变化,8周、12周末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结果:8周、12周末模型组、来氟米特干预组、氯沙坦干预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大鼠Podocalyx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8周、12周末干预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BUN、Scr水平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能够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STZ(链脲佐霉素,60 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 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 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 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和肾脏组织标本,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SOCS-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大鼠肾脏组织SOCS-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组(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DM组(P〈0.05或P〈0.01).大鼠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而20 mg·kg-1·d-1较10 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上调肾脏组织SOCS-1的表达,抑制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姝君  刘奇  陈海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0,(10):471-474,F0003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Q组,2.6g·kg-1·d-1灌胃),于第4、8周末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核因子xB(NF-k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检测肾皮质MCP-1mRNA表达。结果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Ccr(P〈0.01),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减少血清hs-CRP、肾组织NF-kB、MCP-1表达(P〈0.1)5,P〈0.01),对血清TNF-α、IL-6影响不显著。结论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尿毒清颗粒能降低血清及肾脏炎症介质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PDTC干预组(DP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第8周末,收集24h尿液,检测各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处死大鼠后收集肾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NC组相比,DM组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P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P组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组织局部表达的ICAM-1和VEGF可能通过NF-κB途径参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Alb/Cr)比值及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脂无统计学差异,而SCr、尿Alb/Cr明显改善,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MCP-1表达减少。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选择素、MCP-1的表达发挥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b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正常组10只,其余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Z5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血糖≥16.7mmol/L,尿糖(++++)以上者列入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Rg1大剂量组、Rg1小剂量组及Rb1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每周测体重,于第4、8、12周末分别留尿用考马斯亮蓝法测24h尿蛋白。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BUN、Scr、TG。取肾脏称重,计算肾重体重比,将肾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HE、PAM、Mallory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MC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各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肾重/体重,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Rg1大、小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比较,4周、8周,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12周,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Rg1、Rb1可以见降低BUN、Scr与TG,与模型组比较,BUN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Scr为Rg1大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Rg1小剂量组(P〈0.05);TG治疗组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Rg1、Rb1均可以减轻DN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同时Rg1、Rb1还可以减少肾组织MCP-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肾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肾组织MCP-1 mRNA表达明显减少,其中Rg1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1、Rb1可以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舒洛地特对糖尿病高血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podocalyxin(PCX)表达的影响。 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后,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盐建立糖尿病高血压大鼠模型。设对照组(CTL组)、模型组(STZ+DOCA组)、舒洛地特治疗组(GAG组)和舒洛地特+替米沙坦治疗组(GAG+ARB组),每组各6只大鼠。于建模后0、2、4、6和8周测尾动脉压、尿白蛋白和8周末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8周末取血检测胰岛素、血肌酐(S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Na+、K+。HE、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和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odocalyxin在肾小球表达和分布。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odocalyxin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1)GAG+ARB组4周末血压显著低于STZ+DOCA组和GAG组(P < 0.05)。GAG组和GAG+ARB组TG、TC和胰岛素与STZ+DO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周末GAG+ARB组尿白蛋白量显著低于STZ+DOCA组 [(52.9±7.6) mg/24 h比(102.2±6.9) mg/24 h,P < 0.05];8周末GAG组和GAG+ARB组尿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STZ+DOCA组(P < 0.05),而GAG+ARB组尿白蛋白量显著低于GAG组[(33.8±6.8) mg/24 h比(85.2±8.7) mg/24 h,P < 0.05]。GAG+ARB组和GAG组尿NAG均显著低于STZ+DOCA组(P < 0.05)。(3)GAG组和GAG+ARB组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和间质纤维化指数(IF)均显著低于STZ+DOCA组(P < 0.05),各组肾小球正切面足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STZ+DOCA组相比,GAG组PC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GAG+ARB组PCX表达显著高于GAG组。 结论 舒洛地特可通过增加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减轻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蛋白尿和病理损伤,与替米沙坦联用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30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与厄贝沙坦治疗组(C组)。于实验第12周和16周末检测大鼠血糖(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蛋白定量(24U-pro)。第16周处死各组大鼠,测肾重指数(肾重KW/体重BW)。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组大鼠的BG、TC、TG、BUN、Scr、24U-pro、KW/BW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MC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与糖尿病组相比,厄贝沙坦治疗组大鼠的BG、TC、TG、BUN、Scr、24U-pro、KW/BW在第16周均被显著抑制(P〈0.05,P〈0.01),肾组织MC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以通过抑制肾脏MCP-1的表达来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西地那非处理组、糖尿病组、两地那非治疗组,每组7照。药物十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G)、24h尿白蛋白量、肌酐水平。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同时留取肾组织作HE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西地那非治疗组BG无统计学差异,而24h尿内蛋白量、Ccr、MDA、MCP1mRNA表达牡著下降,T-AOC、GSHPX活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西地那非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降低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生化指标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治疗组(中药组)、氯沙坦钾治疗组(西药组)。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予药物干预。分别观察不同时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Scr、BuN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2周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Podocalyx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24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12周末用药组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糖水平略低于同期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能够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来研究来氟米特对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来氟米特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组及来氟米特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左肾切除大鼠DN模型,来氟米特组在成模后每日灌胃来氟米特5mg/kg。于实验第8周、12周末各组分别取5只动物测24h尿量及24h尿蛋白定量;心内采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电镜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来氟米特组大鼠尿蛋白、Scr、BUN与同期DN组相比明显减少。病理组织学观察说明来氟米特可以减轻肾脏损害。经来氟米特治疗后,MCP-1的表达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可减少DN大鼠肾组织MCP-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15)和实验组( n=65)。采用STZ 7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按照成模标准去除未成模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及肾功能;分别于2,4,8周处死各组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察TSP-1在各组大鼠肾脏的分布;PCR检测肾组织TSP-1和转录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肾组织活性TGF-β1水平;Western杂交检测TSP-1的动态变化。分别对尿蛋白、肾功能、肾脏病理损害、活性TGF-β1与TS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可见DM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可见分叶现象、K-W结节等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损伤特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的FBG、尿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增加( P﹤0.05),TSP-1在DM组大鼠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小球系膜细胞,其蛋白表达在2周时即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第8周。DM 组大鼠肾脏TSP-1的积分光密度(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与尿蛋白、肾脏病理损害、肌酐、尿素氮水平、活性TGF-β1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持续高血糖状态可以诱导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引起尿蛋白升高、肾功能异常;高血糖可诱导大鼠肾脏TSP-1蛋白高表达。TSP-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TGF-β1信号通路参与DM大鼠蛋白尿的产生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C)与造模组,制作糖尿病模型分为模型组(DM)与维甲酸治疗组(DM+atRA)。于模型成型后分别于第8、12周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U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体重。肾脏病理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组织Ⅳ、Ⅲ型胶原表达。结果:维甲酸组肾重/体重、Ualb、Ccr较同时期模型组下降(P<0.05),且12周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重要成分ColⅣ表达(5.75±0.41)、ColⅢ表达(4.98±1.37)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病理观察维甲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减轻,足突融合改善,系膜基质增生缓解,基底膜厚度变薄,减轻了肾脏病理损害。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理损伤,减少细胞外胶原基质积聚,延缓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右侧肾脏后腹腔一次性注射STZ的方法建立DN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益肾胶囊组、贝那普利组,每组各10只,益肾胶囊组每只大鼠灌胃益肾胶囊625g·kg-1·d-1,贝那普利组每只大鼠灌胃贝那普利10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DN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溜水。经过治疗12周后,采用P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中Podocin表达的情况。结果:实验12周末,DN模型组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低子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益肾胶囊治疗后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与DN模型组比较(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胶囊明显改善DN模型大鼠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足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也页目的:观察中药合剂( TCM mixture)对糖尿病肾病( DKD)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 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KD的防治作用。方法:高脂高糖喂养8周联合小剂量STZ(3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合剂治疗组(B)及T2DM模型对照组(A);另设正常对照组(NC)。各组于治疗前及干预后4、8、12周末检测大鼠血糖浓度及尿微量白蛋白;第12周末称大鼠体重( BW)、肾重( KW),计算肾肥大指数( KW/BW),观察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肾组织分布与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肾皮质Nephrin、Podocin 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中药合剂干预后与T2DM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总量、肾肥大指数、血糖、尿素氮、血肌酐较T2DM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体重增加(P〈0.05),病理改变减轻,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中药合剂能提高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促进足细胞损伤修复,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 p - JAK2、p - STAT3及 VEGF 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 组)、DN 模型组(DN 组)、氯沙坦钾组(L 组)。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法建立 DN 大鼠模型,周期12周。实验12周末检测大鼠血糖、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 p - JAK2、p - STAT3、VEGF 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模型组大鼠血糖、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肾组织中 p - JAK2、p - STAT3、VEGF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0.05);氯沙坦钾组大鼠 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肾组织 p - JAK2、p -STAT3、VEGF 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氯沙坦钾可能部分通过调控 p - JAK2、p - STAT3及 VEGF 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和CD2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4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4只.造模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72 h后检测大鼠血糖和尿糖,以血糖≥16.7 mmol/L、尿糖(++++)者为DN大鼠造模成功.模型成功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大剂量组,各组分别干预14周.于第14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糖肾平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肾平可能通过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CD2AP的稳定性,从而发挥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