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将大鼠分为悬吊14 d组和28 d组及相应同步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IL-2及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胃窦部黏膜14 d尾部悬吊大鼠IL-2免疫反应细胞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8 d悬吊组则明显减少(P<0.01);14 d和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均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 在空肠黏膜14 d及28 d悬吊组IL-2免疫反应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14 d及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减少(P<0.05及P<0.01). 结论:模拟失重状态下,IL-2在大鼠胃窦部的表达下降. 在空肠变化不明显;而SS在大鼠胃窦及空肠的表达均下降. 提示其免疫及内分泌功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状态下胃肠激素ghrelin和VIP的改变以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按模拟失重的时程分为14 d组和21 d组,并分别设立非悬吊14 d对照组和非悬吊21 d对照组。先后进行胃浆膜肌电的描记、葡聚糖蓝2000标记法测定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血浆ghrelin和VIP浓度分别用酶免法(ELISA)和放免法(RI)测定。结果悬吊14 d组与21 d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ghrelin浓度下降VIP浓度升高,同时表现为胃肌电延缓,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失重状态下血浆ghrelin下降和VIP升高可能是导致胃肠动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健康大鼠肠道黏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年Wistar大鼠807,,随机分为10组,按模拟失重时相分别为0.5、1、2、7、21 d和相应的对照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道黏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0.5、1、2、7、21 d模拟失重组大鼠肠道组织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10.11%±3.29%vs 5.50%±1.92%,22.00%±5.31%vs 6.50%±2.32%,25.50%±4.11%vs8.75%±6.36%,21.50%±3.02%vs 6.75%±2.12%,10.87%±2.64%vs 5.62%±2.13%,均P<0.01),模拟失重0.5 d组肠道组织NF-κB表达开始升高,2 d组达高峰,随模拟失重时间的延长,NF-κB表达水平依次下降,21 d组仍然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肠道组织NF-κB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肠道组织NF-κB表达变化与失重应激反应和失重耐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 d组、尾部悬吊14 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7 d组相比,悬吊7 d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增大(t=5.661,P<0.01);与对照14 d组比较,悬吊14 d组溃疡面积显著增大(t=4.233,P<0.01),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增高(t=2.641,P<0.05,t=5.758,P<0.01);与悬吊7 d组比较,悬吊14 d组溃疡面积显著减小(t=3.805,P<0.01),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增高。血清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失重可加重溃疡氧化应激反应,延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GAS含量和腺胃区黏膜组织中Hsp70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成8组(n=8),按模拟失重时相分别为6h、12h、1d、2d、3d、5d、7d和0h(地面对照组)。采用尾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AS含量,免疫组化法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Hsp70蛋白及Hsp70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GAS含量在模拟失重早期(6~12h)明显升高(P<0.05),随着尾悬吊时相的延长,血清GAS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均有Hsp70阳性表达;悬吊6h~2d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着色明显变深,尤其胞核在模拟失重早期即深染,期间胞浆染色亦增强;悬吊3~7d组大鼠的胞核染色逐渐变浅,部分胞核中染色消失,但细胞浆内仍有比较明显的Hsp70染色。RT-PCR结果显示,模拟失重6h大鼠胃黏膜组织中Hsp70mRNA表达水平即明显上调(P<0.05)。12h、1d、2d各组的Hsp70mRNA表达逐渐回落,3d组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其后又出现一短时相升高现象。结论尾悬吊模拟失重可导致大鼠血清GAS含量波动和腺胃区胃黏膜组织中Hsp70及其基因表达明显改变,提示GAS和Hsp70在失重条件下胃黏膜应激反应及适应耐受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d组、尾部悬吊14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电镜下观察再生黏膜结构,放免法检测胃液EGF含量,观察大鼠胃溃疡愈合分期.结果:与对照7d组相比,悬吊7d组大鼠溃疡面积明显增大(6.0mm2±1.7mm2vs2.2mm2±0.7mm2,t=5.661,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χ2=12.771,P<0.01);与对照14d组相比,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3.0mm2±1.2mm2vs1.1mm2±0.4mm2,t=4.233,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增高(0.155ng/mL±0.052ng/mLvs0.103ng/mL±0.019ng/mL,t=2.635,P<0.05);与悬吊7d组比较,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3.0mm2±1.2mm2vs6.0mm2±1.7mm2,t=3.805,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降低(0.155ng/mL±0.0...  相似文献   

7.
模拟失重大鼠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成年♂ Wistar 大鼠84只,随机分为模拟失重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别设1、2、3、4、5、6和7 d共7个时相点,每时相点模拟失重和同步对照各6只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表达分别应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化PV-6001法进行检测.结果:在尾悬吊1-2 d期间,大鼠焦躁不安,饮食量减少,精神较差,活动减弱,2-3 d后有所适应,逐渐恢复稳定状态.模拟失重环境下大鼠肝脏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2 d悬尾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271.36,P<0.01),其后,NF-κB表达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势(F=60.68,P<0.05),5-7 d悬尾组NF-κB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F-κB阳性产物主要见于实验大鼠肝细胞内,亦见于炎细胞及Kupffer 细胞内,可分为胞质型、核型、核浆型等三个类型,单独或混合存在.结论:模模拟失重使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在失重环境中肝脏NF-κB的早期高表达和逐渐恢复过程与失重应激反应及失重耐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4只,体质量280-310g,按随机区组设计,2个因素组为模拟失重组和对照组,每个因素组设7个时相组(n=6),包括6h、12h、1d、2d、3d、5d、7d。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应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测定门静脉内毒素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门静脉中均可检测到内毒素。与对照组比较,模拟失重6h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即明显增高(P〈0.05),12h形成高峰,随模拟失重时间延长,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呈下降趋势,5d组形成低谷,接近对照组水平,7d组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又趋升高。透射电镜观察到模拟失重组肝细胞染色质浓缩边聚,线粒体肿胀,部分空泡变性,内质网扩张,出现凋亡小体。尾悬吊第1天、第2天最为明显。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导致门静脉内毒素血症和肝脏超微结构损失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刘焕  茹凝玉  王忠超  吕强  白云刚  董栋  李少华  马进 《心脏杂志》2021,33(2):186-191,194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大鼠胸主动脉炎症反应变化以及间断人工重力对抗模拟失重所致变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方法建立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将45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n=15).即对照(CON)组、4周尾部悬吊(HU)组和1 h/d间断人工重力(IAG)组.建模成功后,分离大鼠胸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大鼠胸主动脉收缩功能的变化及Rho相关的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ROCK)表达的改变,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尾部悬吊4周建立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并观察模拟失重对胸主动脉的主要生理的影响。采用离体血管环功能实验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的收缩反应性变化;通过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大鼠胸主动脉ROCK II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悬吊组氯化钾、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收缩功能均明显增强(P<0.05)。用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孵育1 h后,两组胸主动脉的收缩反应均显著降低至同一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悬吊组ROCK II的表达增加。结论: ROCK表达的改变可能在模拟失重大鼠胸主动脉收缩功能增强中发挥重要作用,去除ROCK的作用可消除模拟失重大鼠与正常大鼠胸主动脉收缩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8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DM模型,随机均分为DM组、L-Arg〔300 mg/(kg.d)〕治疗组。另设立正常对照(NC)组(n=12)。用药12周末处死大鼠,用透射电镜观察3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素-1(ET-1)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定心肌组织内eNOSi、NOS、Na+-K+-ATP酶、Ca2+-ATP酶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ET-1的含量。结果电镜下可见DM组大鼠心肌细胞肌原纤维含量明显减少,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变性。DM组大鼠eNOS mRNA表达、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NO含量明显低于NC组,而ET-1 mRNA表达及ET-1含量明显高于NC组。L-Arg组大鼠心肌病变明显减轻,eNOS mRNA表达、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NO含量明显高于DM组,ET-1mRNA表达及ET-1含量明显低于DM组。结论 L-Arg对DM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Arg增加心肌组织NO含量、降低ET-1含量,改善心肌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早期EN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检测.为术后早期应用EN提供依据。方法:将41例拟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n=20)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1),术后第1~7d分别给予EN或PN支持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7d清晨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41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第1d血清GAS、血浆MTL和CCK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7d恢复至术前水平。EN组术后第7d血浆MTL、CCK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和P〈0.01),而两组血清GA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应用EN制剂能增加患者血浆MTL和CCK水平,有助于促进残胃动力功能的恢复,促进胃肠道消化和吸收,促进胆囊收缩,预防胆汁淤积等胆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粉防己碱与硝苯地平对比实验研究,探讨粉防己碱与硝苯地平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硝苯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复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分别应用粉防己碱和硝苯地平按最低安全剂量进行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指数,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结果:两个治疗组肺动脉压力及右心指数均降低,均能够改善肺血管重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中NO含量粉防己碱组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且对大鼠体循环压力影响小,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粉防已碱和硝苯地平均能够逆转野百合碱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肺血管重建,降低肺动脉压力,但综合比较,前者对于降低肺动脉高压更有优势,可能与NO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是否同样存在肺血管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并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低压低氧法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模型,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PH组(低氧4周),每组7只大鼠(n=7)测定两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胰岛素诱导的血管舒张效应。原代培养大鼠PMVEC,分为常氧(21%O2,37℃)和低氧(10%O2,37℃)处理,分别培养6 h、24 h、48 h和96 h收集细胞以Western blot检测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y)及胰岛素的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一氧化氮合酶(P13K/Akt/eNOS)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培养基上清检测一氧化氮(NO)生成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组mPAP明显升高,胰岛素诱导的肺动脉血管舒张作用明显减弱(P〈0.05,P〈0.01)。PMVEC在含胰岛素的内皮培养基培养不同时间,低氧组与常氧组相比,培养6 h NO量明显升高,培养24 h后有所下降,随低氧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P〈0.01);随低氧时间延长,P13K-p85、p-Akt、p-eNOS表达逐渐下降,低氧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明显,与NO生成相一致,p-ERKl/2随低氧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升高;随低氧时间延长TRB3表达增加显著,而PPARY表达减少(P〈0.05,P〈0.01)。而不同培养时间常氧组间NO量及上述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氧可诱导大鼠PMVEC内TRB3的过表达从而负性调控PPARl,引起下游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造成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进而促进HPH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按CYP2D6及CYP3A4基因导向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索洛尔5mg/d )。余80例患者分为 A、B两组,各40例,根据CYP2D6倡10(A组)及CYP3A4倡1G (B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ACC组(13例)、ACT组(14例)、ATT组(10例),BCC组(21例)、BCT组(17例)、BTT组(0例)。根据测定基因型调整比索洛尔用量, ACC组、BCC组给予10mg/d、ACT组、BCT组给予5mg/d、ATT组、BTT组给予2.5mg/d ,二周后测定各组血药浓度,血压值及心率等相关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A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B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50.13±23.21) ng/ml比(33.5±19.1) ng/ml]显著升高,心率[(66.5±6.04)次/min比(71.4±5.16)次/min]、血压[(119.48±11.97/71.2±10.30) mmHg比(127.22±10.44/82.4±7.27) mmHg]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因基因多态性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不一,进行基因导向治疗可显著提高对高血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并培哚普利对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外周血压、动脉弹性功能及反射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46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24例分别给予氨氯地平(5mg/d)和培哚普利(4mg/d),对照组22例给予氨氯地平(5mg/d)和氢氯噻嗪(12.5mg/d),疗程半年。患者行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造影结束后将造影导管撤到主动脉根部,测出中心动脉压.同时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一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获得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通过导管测量中心动脉压计算出反射波增压指数(AI%),半年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经过半年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降低更显著(P〈0.05),而肱动脉血压二者无明显差异,CF—PwV明显减慢(P〈0.05),c1显著提高(P〈0.05),C2无明显改变,反射波增压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更显著地降低了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阻塞性黄疸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30只和阻塞性黄疸组(OJ组)30只.各组分别于术后1、3、7、10、14 d时点处死大鼠6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观察肝组织普通病理改变以及iNOS蛋白、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组肝细胞无肿胀、坏死,肝细胞索排列整齐.OJ组大鼠肝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小胆管和无管腔的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细胞增生,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OJ组术后ALT、AST、TB迅速增高,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J组术后iNOS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于第14天达到峰值,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O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OJ早期NO可扩张血管,改善肝脏功能;随着iNOS增加,过量的NO产生细胞毒性可损伤肝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对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衰竭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及肠道传输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及胃肠组织中胃动素(MTL)、P物质(SP)及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衰竭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及小肠动力明显减弱(P〈0.01),血浆及胃窦、空肠组织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P物质的含量则显著减少(P〈0.01),但胃动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肝衰竭大鼠胃肠功能下降与P物质及生长抑素的变化有关,胃动素在其中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