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鼻内孔缩小术、及硅胶、带蒂颊肌骨膜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萎缩性鼻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使用带蒂唇红黏膜肌肉组织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的效果。【方法】在单侧唇裂继发畸形外侧过多的唇红处设计椭圆形切口线,以切口部唇红为唇红黏膜肌肉组织瓣的远端,逆行设计蒂位于重建唇珠部肌层深面的唇红黏膜肌肉组织瓣。唇红中部设计受区水平切口线,与唇红椭圆形切口线相交,依切口线切开唇红,切取复合瓣,水平转移至上唇正中,按黏膜,肌层分别缝合。【结果】19例患者术后上唇唇珠形态明显改善,受、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用带蒂唇红黏膜肌肉组织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方法简单,就近取材,手术I期完成,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唇龈沟带蒂黏肌瓣下鼻甲成形术治疗中重度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6例42侧中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行唇龈沟带蒂黏肌瓣下鼻甲成形术,平均随访1年。结果全部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随访,并按萎缩性鼻炎记分及分度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总有效率100%。结论唇龈沟带蒂黏肌瓣下鼻甲成形术治疗中重度萎缩性鼻炎,术式简单易行,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自体肋软骨黏骨膜下填充术治疗萎缩性鼻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平  游进  胡俊  何晶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55-1556
目的:探讨用自体肋软骨行黏骨膜下填充缩窄鼻腔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39例确诊为中、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实施自体肋软骨条鼻底部、鼻中隔或下鼻甲部位黏骨膜下两个方位以上埋藏缩窄鼻腔。结果:39例患者术后6~7d出院,出院时干燥症状缓解。3个月复查,填塞的软骨无脱出,有少量吸收。6个月、1年复查鼻腔填塞的软骨大小与3个月时无明显改变,鼻腔黏膜红润,无痂皮。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5年,痊愈16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0例。结论:自体肋软骨填充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较好的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好、无排斥、融合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萎缩性鼻炎患者,采用带蒂复合组织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随访观察术后的远期疗效。40例患者手术完成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现移植瓣坏死、脱落及被吸收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随访,总有效率达100%;手术后患者接受鼻黏膜功能检测与鼻黏膜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发现,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与棉线变色长度比未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鼻黏膜已恢复正常状态,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萎缩性鼻炎采用带蒂复合组织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硅胶海绵行鼻腔黏骨膜下多方位填充缩窄鼻腔后 ,鼻腔局部滴润舒眼药水治疗中重度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 49例确诊为中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实施硅胶海绵条鼻底部、鼻中隔或下鼻甲部位黏骨膜下两个方位以上埋藏缩窄鼻腔术 ,术后用润舒眼药水鼻腔局部滴药 3个月。结果 :显效 16例 ,有效 2 5例 ,无效 8例。总有效率为 83.7%。结论 :该新疗法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利用口腔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从2001~2006,采用鼻内窥镜辅助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巨大鼻中隔穿孔16例,其中10例使用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鼻中隔黏骨膜瓣,6例使用带蒂口腔前庭沟黏膜瓣复合带蒂下鼻甲黏骨膜瓣,术后随访5月~3年。结果:3例患者在鼻腔的后份边缘在内窥镜下可见明显穿孔,半年后复查,4例患者中隔残余穿孔,出院时11例患者感觉口腔黏膜瓣进入的鼻腔侧鼻阻明显增加,半年后这种感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头昏、头痛、鼻腔干燥的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鼻内窥镜辅助利用口腔黏膜瓣复合鼻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5例行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及临床观察.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及专科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痊愈11例,显效14例.结论 对行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其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1年以来在鼻内镜下用硅胶行鼻腔黏膜下埋藏术治疗萎缩性鼻炎1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8年以来,采用带筋膜蒂骨瓣移植术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47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带蒂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或仅有轻微疼痛,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修补复杂性尿道阴道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采用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翻转修补瘘缺,肌黏膜层覆盖加固瘘缺处创面的复杂性尿道阴道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获正常排尿,无尿漏及尿失禁,随访6~75个月,无尿道狭窄。结论:阴道前壁“U”形黏膜瓣翻转术通过术前后严密观察和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髓内钉加隐动脉逆行岛状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方法:小腿前外侧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断端清理,剔除硬化骨质,形成新鲜骨创面,打通骨髓腔,维持胫骨干长度,带锁髓内钉固定。解剖膝降动脉,于关节支与隐动脉分叉近侧切断、结扎,切取股骨内髁骨膜瓣,形成隐动脉远端为蒂的骨膜瓣,转移至胫骨断端,同时取股骨内侧髁松质骨移植修复胫骨骨缺损.骨膜瓣与松质骨紧密贴附固定。结果:1998-09~2005-09共治疗胫骨骨不连12例,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安全,骨膜瓣血运可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64例(81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30例(34眼),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34例(44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正矫成功率95%o,无欠矫及过矫,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正矫成功率75.7%,5例欠矫。结论: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选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  相似文献   

15.
带蒂大网膜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行全胃游离时,于胃网膜左血管弓处,预留带蒂大网膜瓣。食管胃机械吻合后,采用围巾式缝合包埋吻合口。结果:施行了食管癌、贲门癌胸内吻合手术236例,仅发生胸内局限性吻合口瘘1例(0.42%),采用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围巾式包埋吻合口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鼻甲骨及骨下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1例(201侧)患者行下鼻甲骨及骨下黏膜部分切除术。结果:121例患者术中完整保留下鼻甲内侧及部分下鼻甲骨下黏膜,随访6个月- 3 a,治愈105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98例术后随访达2-3 a再次疗效评价,有效率约为96%(95/98);其中6例下鼻甲后端黏膜增生,行等离子消融后治愈。结论:下鼻甲骨及骨下黏膜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带蒂舌瓣修复术38例术后舌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带蒂舌瓣Ⅰ期修复术患者的术后舌瓣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38例口腔癌根治术+带蒂舌瓣修复术后患者舌瓣护理体会.结果:38例舌瓣术后完全成活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完全成活,成活率100%.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带蒂舌瓣修复术后舌瓣的成活率与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蒂腓骨瓣皮瓣修复口腔癌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0例行带蒂腓骨瓣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患者严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情况以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做好呼吸道、口腔等护理.结果 30例移植皮瓣全部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行带蒂腓骨瓣皮瓣修复口腔癌肿缺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治疗月骨坏死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05~2004—05我院共收治月骨坏死28例,采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术后疗效满意,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经3年6个月至13年1个月随访(平均6年3个月),术后4~6个月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2例头下型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血管位置恒定,取材方便,血供充足,疗效可靠,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是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