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an YF  Liu J  Gao ZG  Qu H  Zheng Y  Yi B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9):573-575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PIDCA)联合术前后放疗和化疗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6月到2004年10月,对19例患者施行该手术。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岁(41-74岁)。肿瘤分期T,4例、T2 10例、T14例、L1例,肿瘤距离肛缘平均4.4cm(3.5-5.0cm)。经肛门在直视下从距离肿瘤下缘2cm全层切断直肠或肛门内括约肌,通过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向上方游离直肠并与经腹完成的直肠游离汇合切除直肠及其系膜,经肛门行结肠肛管吻合,全部患者均未行预防性结肠或回肠造口。结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2例(10.5%)。随访时间为3~29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1例盆腔复发,复发率5.3%。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结论对经过选择的距离肛缘≤5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结合术前后的盆腔放疗和化疗,PIDCA术是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较理想、安全的术式,有较好根治性治疗效果,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设计了直肠低位吻合辅助器 ,对距肛门 4cm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采用了一种新的保肛手术获得成功 ,并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该术式使直肠超低位吻合变得简单容易 ,明显降低了手术难度。适用于低位直肠结肠吻合以及结肠肛管吻合和回肠肛管吻合。病人取截石位 ,手术按Dixon术要求进行。在距肿瘤上方 10cm以上处切断乙状结肠 ,同时保证将肿瘤和有侵犯及转移的肠管和系膜完全切除。手术中尽可能多保留一些乙状结肠 ,以保证其有足够长度从肛门拉出吻合。肿瘤下切缘要保证 >3cm。如肿瘤至盆底已无 3cm间距 ,可在肿瘤下 1~ 2cm切断直肠 ,待肠…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5例直肠中下段肿瘤患者,经肛管括约肌入路,行肿瘤切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6~70岁,均为直肠中下段广基性腺瘤,其中合并肿瘤恶变2例,绒毛状腺瘤3例,瘤体距肛缘1.5~4.0cm。均经  相似文献   

4.
直肠拖出单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直肠拖出采用单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31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拖出、双荷包、单吻合器技术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直肠癌保肛根治切除手术,且均未行预防性回肠或结肠造口。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16.1%),吻合口狭窄2例(6.5%),局部复发2例(6.5%),无大便失禁及围手术期死亡。5年的生存率为78.6% (11/14)。结论:对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采用直肠拖出单吻合器技术一期手术,安全可行,且费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半内收治的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手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平均7cm,瘤体直径2~5cm。结果17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患者均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6例恶变者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3例,pT1N0M0期2例,pT2N0M0期1例。全组平均随访4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早期癌变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位于直肠中段较大的病变。  相似文献   

6.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布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临床分布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1例经治疗的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直肠NET占同期直肠恶性肿瘤的1.49%,男性6例,女性5例,肿瘤距肛缘3~7cm,无转移.其中4例在距肛缘4cm以内,占36.4%.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治疗,4例经肛门行局部扩大切除;6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其中5例术后病理基底部无肿瘤,进行常规随访,1例术后病理提示基底见癌细胞,进行经肛局部扩大切除.另外1例患者肿瘤距肛缘7cm,直径1.5cm,行直肠前切除术.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无复发. 结论 直肠NET临床少见,发生于直肠远端较多,其外科手术原则与直肠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行的34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早期直肠癌13例,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3例,类癌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10cm,平均7.5cm,瘤体直径1~5cm。结果34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直肠癌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11例,pT1N0M0期5例,pT2N0M0期3例。2例直肠类癌限于黏膜下层。全组平均随访4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直肠病变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显露良好、切除完整的优势,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括约肌或尾骨入路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9例低恶性或良性的直肠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结果。其中广基无蒂绒毛状腺瘤6例,距肛缘4~9cm,肿瘤直径2.0~3.5cm;类癌2例.肿瘤距肛缘7cm,直径0.5~0.8cm;血管瘤1例,肿瘤距肛缘4cm,大小为2.5cm×5cm。经肛门前括约肌局部切除4例,经尾骨局部切除4例,经尾骨及括约肌局部切除1例。术后无肛门失禁及复发。作者认为经肛门括约肌或尾骨入路的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于距肛缘10cm以下的直肠低恶性或良性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肛门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直肠下段肿瘤性疾病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连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经肛门插入F25.5 Wolf前列腺汽化电切镜,4%甘露醇冲洗液持续低压灌洗。采用Spray电切模式,电切功率150 W,电凝功率60 W。用环状电极行局部病灶切除,冲出肿块组织。肿瘤基底部及创面彻底止血,放置肛管引流。距肛缘7cm以下的8例息肉,10例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29例直肠腺癌(T1期6例,T2期3例,T3期4例,T4期16例)接受汽化电切术,肿块大小约1~5 cm。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5~90 min,平均40 min。23例T2-4期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水中毒2例,经补充电解质、利尿后恢复正常;腹膜外肠穿孔3例,经肛门持续引流后痊愈;随访36个月,6例患者术后14~24个月因心脑血管或肺疾患死亡,2例因直肠癌广泛转移死亡;其余15例均全程随访,7例术后局部复发,再次行经肛门电切治疗;3例肝转移,2例腹腔转移。术后患者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70%)。8例直肠下段息肉和10例腺瘤及6例T1期直肠癌均全程随访,术后无肠穿孔、水中毒及肛门括约肌失禁等并发症,直肠镜检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肛门直肠下段肿瘤汽化电切术安全有效、易于掌握,是局部切除直肠下段肿瘤的一种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评价近期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行TME+ISR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86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肿瘤下缘距肛门1~5 cm(平均1.63 cm);肿瘤直径2~7 cm,平均3.4 cm。肿瘤系高分化4例,中分化60例,低分化22例;pTNM分期为Ⅰ期12例,ⅡA期11例,ⅡB期15例,ⅢA期2例,ⅢB期23例,ⅢC期16例,Ⅳ期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肛周感染2例(其中1例因肛周严重感染引起盆腔、腹膜感染再次手术行永久性造口),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各2例,直肠阴道瘘、炎性肠梗阻、尿潴留和腹腔感染各1例。8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4个月)。1例于术后7个月发现肝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2个月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死亡;术后1年局部复发3例(3.5%),1年生存率为97.7%(84/86),排便次数1~5次/d,控便功能按Kirwan评分标准可达1~2级。结论 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能达到根治的保肛术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浸润肌层及直肠周围脂肪组织 (属 T3期 )并位于肛缘 6 cm以内者传统上均行经腹会阴手术(APR)治疗 ,括约肌保留型切除术 (SSR)一般适用于分化良好的 T1、T2期直肠癌。作者观察 T3期下 1/ 3直肠癌采用 SSR前放化疗的效果。取法国 Saint- Andre医院外科等单位于 1995~1999年收治的 118例 T3~T4期直肠癌 ,均给术前放化疗。 6 0例肿瘤位于直肠下 1/ 3部 (距肛缘 2~ 6 cm) ,4 3例行 SSR,17例行 APR,后者多用于 T4期肿瘤 (6例 )或距肛缘 2~ 3cm的 T3期肿瘤 (9例 )。SSR手术占 72 % (43/ 6 0 ) ,其中占全部 T3肿瘤的 78% (40 …  相似文献   

12.
根治性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侵入性直肠癌作根治性局部切除为一行之有效的手术,但选择标准尚不明确.本文报告16例直肠癌经肛管作根治性局部切除,并与Dukes A期肿瘤病人作广泛性切除后,长期随访作比较.病人和方法:1950~1980年作1338例直肠癌手术.16例(1.2%)侵入性癌(穿透粘膜肌层)行根治性局部切除.平均年龄60.9岁.直肠上段癌4例(距肛缘11~18cm),直肠中段癌6例(距肛缘6~11cm),直肠下段癌6例(距肛缘6cm内).268例Dukes A期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腹会阴联合切除、前切除或拖出术).平均年龄59.9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23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约占同期直肠肿瘤1.5%,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2.6岁(30~68岁),平均肿瘤最大径2.2 cm(0.8~3.2 cm),平均距肛缘距离为6.2 cm(3~12 cm).经肛局部扩大切除7例,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10例(腹腔镜手术6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6例(腹腔镜手术3例),均获R0切除.其中G1级4例,G2级14例,G3级5例.无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10例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8例死亡,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5%和55.1%.结论 应重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大径小于1 cm者应积极内镜下治疗,最大径超过2 cm以及内镜下切除病理证实高风险者(组织学分级差、切缘阳性、可疑肌层受累)应接受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4~ 2 0 0 1年对 113例中低位直肠癌采用套扎式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 ,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3例 ,男 69例 ,女 44例。年龄 2 3~ 73岁。肿瘤距肛缘 4~ 8cm ,距齿状线 3 5cm以上。其中粘膜管状腺癌 82例 ,低分化腺癌 2 1例 ,粘液癌 10例。按Dukes分期 ,A期 3例 ,B期 69例 ,C期 2 9例 ,D期 8例。术后新鲜离体标本测定下缘距肛缘最长 6cm ,最短 2cm ,平均 3cm。手术方法 :开腹术操作如同Miles手术。游离解剖直肠肿瘤远侧 2~ 5cm后 ,肛门组碘伏消毒肛管 ,伸入食管引导 ,于肿瘤下缘 2~ 3cm处切断直肠…  相似文献   

15.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6例无外括约肌受侵的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加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2 cm者,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1.0 cm、<2.0 cm者,行内括约肌次全切除;肿瘤距齿状线<1.0 cm或侵及齿状线者,行内括约肌全切除,结肠肛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26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0~3 cm.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6例.乳头状癌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巨大绒毛状腺瘤2例.病理分期:pTNM Ⅰ期11例,ⅡA期8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T分级:T1 8例,T2 15例,13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大便3~10次.术后1年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最少为每日1次,或每日2~4次.但内括约肌全切除者仍偶然粪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5个月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术后10个月肝转移1例,术后26个月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对于癌灶局限于直肠壁内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并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的体会(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位直肠在解剖上与膀胱、尿道、生殖器及肛管相毗邻,低位直肠肿瘤,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治疗时颇为棘手。过度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将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接受的排便、排尿和性功能障碍[1~3],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来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肿瘤32例,结果提示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行局部切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23岁;肿瘤位置位于直肠前壁者17例,后壁者8例,左侧4例,右侧3例;肿瘤距肛缘3cm者1例,4c…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2岁.因"便中带鲜血1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直肠指检可及距肛缘5 cm直肠前壁黏膜下直径1 cm的结节,质地偏硬,结节表面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染血.肠镜示:距肛缘5 cm可见一直径约1 cm的肠壁黏膜隆起,黏膜光滑完整.盆腔MR增强扫描示:距肛缘约5 cm直肠前壁见一乳头状结节影突入肠腔内,呈稍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直肠前壁与前列腺之间脂肪间隙清晰.肿瘤指标:CEA 2.38 ng/ml,游离PSA0.8 ng/ml,总PSA 2.38 ng/ml.并行腰麻下经肛直肠肿物切除术,将结节及其周围旁开1 cm的直肠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部分肌层整块切除,剖视标本发现结节位于直肠黏膜下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期间对13例患者施行该手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53岁(41~69岁).肿瘤距离肛缘均小于5 cm.结果 13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为1~30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无戳孔种植转移,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达优良者9例.结论 经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肛门括约肌功能满意的较理想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ISR)联合经腹全系膜切除术(TME)对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保肛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无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给予经肛ISR联合经腹TME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为2.1 cm(1.8~3.0 cm).病理类型:腺癌23例(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14例),乳头状癌1例,直肠间质瘤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5例,巨大绒毛状腺瘤3例.病理分期(术后):pTNM 1期18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T分级:T1 15例,T2 5例,T3 8例,T4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121裂开2例,直肠阴道瘘2例.术后早期大便次数3~12次/d,肛门控便能力明显下降;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逐渐恢复,大便次数1~5次/d,部分患者恢复正常.但是内括约肌全切术患者1年后仍然时有粪污发生.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术后5个月吻合口复发1例,术后28个月和10个月肝转移各1例,术后26个月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肛ISR符合肿瘤的根治性原则,又能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4月至9月对8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术前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肿瘤分期uT0期6例,uTis期和uT1期各1例。肿瘤距肛缘距离平均7(4~9)cm;肿瘤直径平均1.5(1~2.5)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平均20%(10%~30%)。结果8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粘膜下切除3例,全层切除5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平均50(40~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10~50)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5(2~7)d。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pT0期5例,pTis期、pT1期和pT2期各1例。8例术后随访平均3(1~5)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结论TEM显露良好、切除精确,手术安全、创伤小,经严格选择病例可用于良性直肠肿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