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牙周细菌和机体防御机能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牙周病发病的主导因素,人体的其他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牙周病的发病程度,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正引起越来越多口腔医学专家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奥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牙周病是局部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硝基咪唑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牙周病菌,为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笔者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的方式治疗成人牙周炎,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破坏性口腔疾病,是造成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牙周病常用药物治疗,如甲硝唑、替硝唑、螺旋霉素、四环素及氯已定等,这些药物针对的目标是微生物,但要清除牙周所有细菌尚难以成功,也无必要[1].不仅如此,长期应用可破坏口腔的生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机会菌就会增生繁殖,引起一些口腔及全身性疾病[2],并且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中药或天然物质中寻找新的控制牙周病微生物药物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3].  相似文献   

4.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成人。近年来 ,牙周疾病患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 80 %~ 90 % ,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许多地区对口腔健康教育 ,口腔保健意识等方面开展不够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过程 ,它与口腔卫生状态密切相关 ,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目前公认细菌是引起严重牙周病的最主要因素 ,但细菌感染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发生牙周病 ,它还受到许多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1 牙周病的危害性1.1 牙龈红肿、出血 牙周病早、中期一般都没有明显的症状 ,…  相似文献   

5.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牙周病呈进行性发展,可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目前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且附着于牙齿表面及龈下牙石表面的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素.因此,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是治疗和控制牙周病最基础有效的措施.刷牙是去除菌斑、减少口腔细菌、防止牙石形成最基本的自我保健方法,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及口腔卫生教育也是口腔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10月-2006年12月,笔者对30例牙周病患者在行全口龈上洁治术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正确刷牙方法的指导与护理,效果较好,为牙周病系统治疗后的维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口腔疾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认为,牙周病的发病是细菌侵袭与宿主防御功能之间动态平衡失调所致。增强机体防御机制是牙周病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1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牙周病是口腔科中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过程是菌斑细菌及其产物作用于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而破坏牙支持组织,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变深、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等,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牙齿与肾、胃关系密切。近年来,笔者采用清胃补肾法治疗牙周病70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局部应用中药治疗牙周病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周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细菌、菌斑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局部使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牙周炎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其相应中医病名为牙宣。目前认为,牙周病的发生是细菌侵袭与宿主防御功能之间动态平衡失调所致。中药六味地黄丸所具有的补肾作用在西医学中即为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牙周炎,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对细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容易发生感染,也很容易引起牙石、牙龈炎,龋齿(即蛀牙)的发病率也会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于牙周病严重程度呈正比.目前,牙周病已被列入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三七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为慢性破坏性疾病,以牙周炎最常见。主要病因与菌斑有关,即细菌及其毒素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临床表现主要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溢脓及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甚至牙齿脱落,丧失咀嚼功能,对人们的健康有较大危害。牙周病的中医药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与牙周基础治疗结合,可以弥补西医在牙周病治疗上偏重局部的缺陷,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应用中药三七片治疗牙周病多年,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是细菌等病原物质在宿主体内存活的一种模式,是细菌抵御免疫清除、适应不利环境、形成耐药性和导致慢性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很多感染性疾病都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如龋齿、牙周病类口腔疾病等。中药作为近年来抗感染研究的关注热点,不仅能有效杀灭细菌,对细菌生物膜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主要就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及破坏作用的研究近况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茶色素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曹进 《中草药》1998,29(9):636-639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茶色素抗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茶色素在抑制致龋、致牙周病细菌、消化道病原菌以及皮肤真菌和抗病毒,尤其是抗艾滋病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中兰开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脑中一种名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细菌的含量远高于普通人,是引发牙周病的一种主要细菌。研究人员解释说,虽然这种细菌主要生存于口腔内,但它们可能在咀嚼过程中或牙科手术时进入血液循环并进入脑部。之后,它们会在脑部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系  相似文献   

15.
蜂胶的抗菌作用已经被证实并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龋病、牙周病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均为牙菌斑生物膜所引起.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蜂胶对口腔病原菌的抑制试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病合并牙齿松动的患者88例166颗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牙体治疗与牙周病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固定牙周夹板修复,固定松动牙齿,并于术后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结果 1~3 a无效1颗牙,有效率99.40%;3~5 a无效2颗牙,有效率98.19%;5a以上无效5颗牙,有效率95.18%;所有166颗牙中,良好138颗牙,有效20颗牙,无效8颗牙,有效率95.18%。结论固定义齿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疗效显著,但手术前后须做好准备工作与口腔内的清洁,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避免患者的病情发生反复或治疗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牙周病,作为人类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它的危害不小,不仅可以让成年人丢失牙齿,也可能危害人的全身健康。牙周病的治疗现在一般常用非手术性质的,主要包括基础治疗、组织工程学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方案当中,超声波洁治术已是目前主流的方法,但同时还有局部的抗菌用药,因其有效性高、不适反应少、能精确控制及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也是治疗这种牙病研究焦点。其它的如组织工程学,因为此方法不成熟尚处于新兴的阶段,所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组成部分,而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及脱落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人受到牙周病的危害.我院十几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拟定牙周病的基础方内调,同时结合西医外治,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提取液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甲硝唑,200 mg/次,3次/d。观察组将中药复方提取液用棉签涂抹于牙龈及牙周黏膜,3次/d。2组均以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用药后细菌敏感性变化情况以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菌、伴放线杆菌以及具核酸杆菌的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咀嚼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复方提取液治疗牙周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使牙周病致病细菌敏感性更高,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20.
1、睡觉流口水不仅是可爱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由于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1:7水的现象。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发生炎症。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