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甲状腺疾病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4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结果 5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手术中解剖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挫伤和误切甲状旁腺和注意保护甲状旁腺的血供是防止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重要保证。一旦发生应正确合理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并加强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甲状腺疾病术中甲状旁腺及其功能的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872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结果 行一侧甲状腺腺叶手术377例,双侧甲状腺腺叶手术495例.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2.06%(18/872),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为0.23%(2/872),均出现在双侧腺体全切除病例中.结论 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血供,分离甲状旁腺时避免直接挫伤和误切,术后对血钙明显降低者适量补充钙剂是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期间由同一主诊组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1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24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低于正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在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对甲状旁腺腺体的直接损伤,并注意对其血供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01~2010-06间,手术治疗115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甲状旁腺损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单侧甲状腺手术,术后无1例发生低钙血症;双侧甲状腺手术,术后2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本组低钙血症发生率1.7%.结论 双侧甲状腺手术,增加了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时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72例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和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采用精细化梯次解剖甲状腺被膜的方法,以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结果术后有18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精细化梯次解剖被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的甲状旁腺移植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改进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156例,以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实验组91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1.09%)。无病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对照组有3例(4.62%)损伤喉返神经,2例(3.08%)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加强了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139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分常规手术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不寻找甲状旁腺;保护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解剖,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保护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勿使损伤。术后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变化。结果:保护组较常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术中暴露辨认甲状旁腺,并保护腺体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式,减少术后低血钙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2年8月500例良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改进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被膜解剖,尽量保存甲状旁腺的血供及完整性。术后动态观察监测血清钙变化情况。结果:在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组中,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暴露并原位保护好甲状旁腺及血供,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原因及功能保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行甲状腺手术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50例(原位保护组)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162例(传统手术组)按传统方法切除甲状腺。结果:原位保护组中有2例(1.33%)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减;20例(13.33%)血钙水平明显降低;58例(38.67%)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而传统组中分别为8例(4.94%)、64例(39.51%)、66例(40.74%)。暂时性甲旁减和血钙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死亡病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单侧叶次全切除、单侧叶全切除、双侧叶次全切除、双侧叶全切、双侧叶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者,暂时性甲旁减发生率依次为0%、0%、0%、1.23%、1.23%、3.79%。结论:甲状旁腺的功能保护取决于手术者的强烈的保护意识、扎实的解剖知识、娴熟的操作技巧、术中对其血供的充分保护及术后对其血管痉挛的积极预防。在术中充分解剖显露原位保护甲状旁腺,能够大大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状腺外科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的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物中的作用,以提高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或甲状腺癌患者152例临床资料,甲状腺切除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结果 152例患者中,行喉返神经探查262侧,均成功辨认及保护;行喉上神经外支探查231侧,174例成功辨认(75.3%)。原位解剖保护甲状旁腺150例,行甲状旁腺移植术2例。术后发生单侧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外支功能障碍。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13例,术后1周恢复9例,4周后恢复3例,5个月后恢复1例。无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病例。结论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技术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是安全的甲状腺手术操作,有效避免了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喉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提高了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陈炯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85-3487
目的:分析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03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结果103例甲状腺手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7例,发生率为35.92%。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组和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VI区淋巴结清扫组分别与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组与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VI区淋巴结清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及VI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中使用超声刀是否利于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损伤。方法 147例分别使用超声刀行或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比较两者在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评估超声刀在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优缺点。结果使用超声刀组84例,术后8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传统手术组63例,术后15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中合理利用超声刀有助于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王德秀  刘方桃 《吉林医学》2014,(26):5896-589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叶手术,对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术式及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结果: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3例,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合理选择术式、防止甲状旁腺损伤、确保甲状旁腺血供良好能够有效防止甲状腺手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的效果及对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预防。方法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全甲状腺切除,甲状旁腺的保护采用精细化后被膜解剖法。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等资料。结果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确切,精细化后被膜解剖是防止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保护的一种方法。方法:分析我科室2009年10月一2013年10月10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术中显露确认上甲状旁腺并对其血供进行保护,术后常规检查血钙及甲状旁腺素(PTH)。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显露出上甲状旁腺,并对其血供进行了保护,5例患者发生暂时性低血钙,术后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一例发生。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常规显露上甲状旁腺并对其进行保护,可有效预防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双侧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行甲状腺切除+颈淋巴清扫术,术后8例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顽固性低钙血症,2例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病例.68例均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平均随访时间7年2个月,无死亡及声音嘶哑病例.结论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强调双侧喉返神经显露保护,并有效识别保留甲状旁腺及即刻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是减少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并发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05年4月~2009年1月744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44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1例,大部分患者在术后4天~2周功能恢复,少部分在4~6周功能恢复正常,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采用原位法被膜内甲状腺切除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可以预防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张建伟  王小龙  王军 《甘肃医药》2012,(12):913-91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非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的3例非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资料,观察移植术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3例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并停服钙剂和维生素D。结论:甲状旁腺自体移植不仅可以用于甲状腺全切,在颈部广泛性手术中可以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  相似文献   

19.
段东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47-1348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5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接受外科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术中发生甲亢危象1例,发生窒息1例。术后暂时性声嘶3例,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无术后出血窒息及呼吸困难,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甲亢复发2例。结论:甲亢患者术前充分准备,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对避免甲状腺危象的发生非常重要。术中无需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正确的双侧甲状腺残余量的估计和及时的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可减少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甲状腺切除术不同术式的甲状旁腺损伤程度尚存在争议,如何保护手术过程中的甲状旁腺功能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纳入了1264例首次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并汇总了其临床资料,评估了全切组、双次组、一侧+对侧组、全切+清扫组四种手术方式中的甲状旁腺损伤事件(低血钙、症状性低钙血症及低PTH),并分析了术中甲状腺保护方式的重要性.结果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最高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P<0.05),而术中纳米碳使用及传统甲状旁腺识别对于保护甲状旁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手术范围越大,甲状旁腺功能约容易受到影响,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对于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