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7.1%,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给予3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3:00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3:00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5个时点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赖脯胰岛素辅助强化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开放与平行对照方法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0例与40例,治疗组应用赖脯胰岛素辅助治疗,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和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下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5%和17.5%的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作为一种速效胰岛素,能有效降低血糖与血红蛋白含量,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3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设胰岛素泵(CSⅡ)组、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组和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CVⅡ)组,观察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的变化、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和来得时组治疗后3、5、7及10天的FBG和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VⅡ组治疗后3、5、7及10天的FB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仅治疗后第7天的PB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无差别;治疗10天时,CSⅡ组FBG控制尚可,PBG控制良好,来得时组FBG和PBG控制均尚可,CVⅡ组均差;患者依从性:CSⅡ组较好,来得时组好,CVⅡ组较差;CSⅡ组无低血糖发生,来得时组和CVⅡ组分别发生1次和4次低血糖事件.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阶段,采用胰岛素泵和来得时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不易出现低血糖;使用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且患者依从性差;来得时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患者易接受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赖脯胰岛素强化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11月对我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以及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赖脯胰岛素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赖脯胰岛素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在临床上是属于一种长期疾病,而赖脯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可靠、安全,是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钟莉  黎珂 《西部医学》2012,24(9):1735-1737
目的对比持续胰岛素泵强化皮下输注(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在Ⅱ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和MDI两组,每组各50例,CSII组使用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Lispro Injection)强化治疗;MDI组使用赖脯胰岛素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型(Humulin NPH)多点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CSII组比MDI组控制血糖更理想,血糖波动更小,达标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能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完成Ⅱ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海燕  杨立 《吉林医学》2013,(30):6273-6273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应用方法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赖脯胰岛素辅助治疗,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2.5%和17.5%的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与血红蛋白含量,同时低血糖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联合赖脯胰岛素5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7月于本科门诊就医,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31例初诊T2DM患者,最终完成随访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包括男性66名,女性56名,年龄(44.6±11.3)岁.观察组采用利格列汀联合赖脯胰岛素50治疗,对照组单用赖脯胰岛素50治疗,比较基线水平和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每日需要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随访期间低血糖发生人次.结果 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降至(6.8±0.6)、(6.6±1.0) mmol/L,(8.9±1.2)、(8.5±1.4) mmol/L,(6.9±1.0)%、(6.7±0.8)%,两组均较基线水平下降显著(P<0.05),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降至(15.1±2.2)U、2.92 ±0.21,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低血糖为7人次,对照组为19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初诊T2DM患者,与单独使用赖脯胰岛素50相比,利格列汀联合赖脯胰岛素50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减少胰岛素使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更少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与重组人胰岛素在皮下泵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2组(n=30)。A组给予赖脯胰岛素持续皮下泵输注,B组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持续皮下泵输注,追踪测量血液内血糖水平并及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恢复并保持血糖水平,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种药物均可降低血糖并使其达到正常水平,所需用量也无明显差异,但赖脯胰岛素组在干预后达到正常血糖指标的速度较重组人胰岛素组更快,且疗效稳定,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控制血糖比重组人胰岛素更加快速,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P>0.05)。2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较符合生理需求,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谢本招  杨斌  赵锐 《四川医学》2012,33(7):1254-1256
目的对比分析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乐25)和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30R)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的控制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0月5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赖脯胰岛素75/25组(A组)26例,每日早、晚餐前5min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林70/30组(B组)29例,每日早、晚餐前30min注射优泌林70/30。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随访3个月,观察HbA1c水平、低血糖发生率、日胰岛素用量等。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FBG、PBG-2h均有下降,组间比较,PBG-2h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时间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HbA1c均有明显下降,A组降低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日胰岛素用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2型糖尿病,可缩短达标时间,HbA1c水平更低,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和林M 30(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30/70)在新诊2型糖尿病人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重和林M 30组(试验组)与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asting C peptide ,FCP)变化,评估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和性价比。结果两组患者FBG、PBG、HbA1c、FC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BMI、HbA1c、FC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差异( P>0.05 ),两组治疗后均未见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试验组性价比较高。结论重和林M 30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新诊2型糖尿病整体降糖疗效无明显差异,重和林M 30性价比较高,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赖脯胰岛素5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入院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查糖化血红蛋白,并监测空腹、午餐及晚餐后2 h血糖和凌晨3:00血糖。监测2 d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和赖脯胰岛素50治疗2周。出院后电话随访3个月观察血糖下降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降糖治疗支出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赖脯胰岛素50组餐后2 h血糖下降较门冬胰岛素30组显著(P<0.05);赖脯胰岛素50组低血糖发生率及降糖费用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与赖脯胰岛素50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赖脯胰岛素50对餐后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门冬胰岛素30,且低血糖发生率及花费更少。  相似文献   

14.
赖脯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赖脯胰岛素(Lispm)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7年1-11月对我院的57例糖尿病患者用赖脯胰岛素治疗前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赖脯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赖脯胰岛素日总量与治疗前重组人胰岛素相同或略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赖脯胰岛素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而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4周的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FPG、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C-P、2hC-P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混合低血糖指数食物(三养胶麦)辅助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胰岛素治疗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分为混合低血糖指数食物配合胰岛素治疗组(治疗组),普通糖尿病饮食配合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0、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变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例次。结果:1治疗组FBG、2h PBG、HbA1c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2治疗组较对照组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1)。3治疗组控制血糖达标同时所需胰岛素的剂量较单纯胰岛素组少(P〈0.01)。4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与单纯胰岛素组无差异(P〉0.05)。结论:混合低血糖指数食物(三养胶麦)食疗辅助胰岛素治疗能更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能显著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余晓波 《右江医学》2013,(6):817-818,821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44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注射组42例采用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经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和2 hPBG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初诊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8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0例,对照组350例。对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PBG、FBG、胰岛素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BMI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除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研究组减少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A1c、PBG、FBG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86%、15.56%,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低血糖反应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I组)与胰岛素泵持续农下输注门冬胰岛素(Ⅱ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I组三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Ⅱ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即刻皮下泵入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凌晨3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血糖波动,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及平均血糖,但Ⅱ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25的降血糖效果、控制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 选择经口服降血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赖脯胰岛素25腹壁皮下注射1d2次;对照组给予人胰岛素甘舒霖301d2次腹壁皮下注射,观察、对比2组临床控制血糖的疗效.结果 2组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治疗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剂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赖脯胰岛素25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且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控制血糖稳定达标所需的胰岛素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