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使用好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得以维持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保护好体内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是延长患者的生命,内瘘管即患者的命脉,因此,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0):1259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心理、社会、身体、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病人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无闭塞。结论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艳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32-132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使用期间的护理。笔者认为正确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内瘘阻塞、感染及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内瘘长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医疗体系的健全,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能够进行系统规律的血液净化治疗.我院血液透析者2006年7000人次增至2009年的14800人次.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现察及护理可促进内瘘成熟,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其动静脉内瘘实施护理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这个时间段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为了便于研究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为40例。全部患者均建立动静脉内瘘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两组患者应用的护理措施是不同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患者要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这样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王爱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4):483-484
临床将动脉与浅部静脉通过手术吻合,称之为动静脉内瘘手术。内瘘流的动脉血静脉化,血流量充分,且易于穿刺和观察,因此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在我院现行维持性血透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0~65岁。38例中,发生内瘘闭塞8例,其中手术引起3例、低血压引起2例、糖尿病引起1例、原因不明2例。2护理2.1内瘘术前准备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诱导透析到规律透析之前这一阶段,多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如足背动脉穿刺、股静脉插管及锁骨下静脉插管等。此时应避免在准备造瘘侧肢体行动脉穿刺,以免引起血… 相似文献
8.
张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138-14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总结内瘘护理经验,以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79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内瘘应用良好70例,内瘘狭窄6例,血管栓塞3例,内瘘使用最长者4年,最短用4次后堵塞(2例).结论 动静脉内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只有加强对内瘘的护理,才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防止因护理及使用不当造成动静脉内瘘(AVF)闭塞,从而延长AVF的使用寿命.方法:做好AVF的手术前准备,成形术后护理,掌握内瘘成熟后的使用护理:预防感染、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血流量的正确调节,做好血液透析间期的家庭指导.结果:50例患者的AVF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护理及使用不当造成闭塞,内瘘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结论:重视AVF的护理及家庭指导,可有效防止内瘘闭塞.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使用期间的护理.笔者认为正确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内瘘阻塞、感染及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内瘘长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常用血管通路[1],具有出血少、易穿刺、血流量大、可长期利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因此,维护动静脉内瘘的功能是血液透析室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70例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良好的护理,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24~81岁,平均46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肾功能不全3例,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10例,多囊肾肾功能不全4例,痛风引起肾功能不全1例;透析时间为1~6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30ml,每次透析时间为3~4小时;内瘘使用良好65例,血管堵塞5例,内瘘使用最长6年,最短使用2次后堵塞(2例)。 相似文献
1临床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24~81岁,平均46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肾功能不全3例,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10例,多囊肾肾功能不全4例,痛风引起肾功能不全1例;透析时间为1~6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30ml,每次透析时间为3~4小时;内瘘使用良好65例,血管堵塞5例,内瘘使用最长6年,最短使用2次后堵塞(2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护理危险因素,并进行改良措施分析。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在护理过程中发生AVF血栓和未发生AVF血栓的患者各60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内瘘成形术后血糖、血脂、血压及凝血指标,记录维持性血压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操作细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空腹血糖(FBG)、收缩压、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显著较高(P0.05),穿刺口血肿、穿刺失败、定点压迫力度过大、定点包扎过紧例次显著较高(P0.05),术侧肢体受压率、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 min发生率显著较高(P0.05),抗凝药物使用率显著较低(P0.05)。Logist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定点压迫力度过大、穿刺失败、穿刺口血肿、定点包扎过紧、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 min、FBG是维持性血液透析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而抗凝药物的使用是其保护因子(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不仅与自身血糖等因素有关,与护理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应严格做好护理工作,以预防AVF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年龄12岁.65岁,每周透析4小时-12小时,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年限最短9个月,最长已19年。血内瘘使用13年以上者5例,其中1例维持使用一个内瘘12年,未曾有血栓形成,直至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内瘘仍完好。如何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笔者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4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除3例出现动静脉内瘘堵塞和2例内瘘狭窄外,其余38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血流量达300~40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结论:只有加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的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期的优质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人内瘘使用失败;30人内瘘使用良好,能维持正常血液透析.结论 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是血液透析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优质的内瘘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加强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8.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方法对36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90 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年龄12岁~65岁,每周透析4小时~12小时,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年限最短9个月,最长已19年.血内瘘使用13年以上者5例,其中1例维持使用一个内瘘12年,未曾有血栓形成,直至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内瘘仍完好.如何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笔者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