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血管病变的16排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2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与CTA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69例手术所见与CTA结果对照。结果 86例患者中诊断为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AVM)18例。86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大脑中动脉5级分支显示96%(83/86)。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及载瘤动脉关系。也清晰显示了18例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由于它安全、方便、快速,重建图像质量高,辐射量明显减少,定性、定位明确,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为手术计划提供详实的影像资料,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螺旋 CT血管造影 ( SCTA)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笔者分析我院 2 4 0例头颅 SCTA资料 ,探讨头颅 SCTA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4 0例患者行 SCTA,男 1 3 2例 ,女 1 0 8例 ,年龄 7~ 76岁 ,平均 4 2岁。其中 1 81例经 DSA及手术证实 ,分别为脑动脉瘤 70例 ( 80个 ) ;脑动静脉畸形 ( AVM) 3 0例 ;烟雾病 5例 ;大脑中动脉及分支阻塞伴脑梗死 4例 ;颅底肿瘤 1 6例 ,包括脑膜瘤 1 1例、巨大垂体腺瘤 1例、筛突癌侵入前颅窝 1例、颅咽管瘤 1例、胶质瘤 2例 ;未见异常 5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颞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受检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常规剂量及低剂量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64排螺旋CT的常规剂量(扫描方案设定剂量)和低剂量扫描(采用减低mAs方案),对获得的图像由放射诊断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名在保证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对意见不一致者2人协商确定.结果 颞骨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曝光毫安和CT剂量指数分别下降71.4%、71.8%,剂量长度乘积下降71.9%.有效剂量E下降75.0%.结论 64排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所得低剂量阈值,在保证颞骨解削结构细节显示的前提下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4.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致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的疾病。根据脑血管造影特点形象地称之为Moyamoya病。最早由日本Suzuki和Takaku报道,以往诊断此病主要靠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BA)血管成像(CTA)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住院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结果 35例在MPR中至少1支BA清晰显示,共显示支气管动脉69支,右侧39支,左侧30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时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43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4.7%、准确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0%。结论 64层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因高血压怀疑肾动脉狭窄的8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全部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三维后处理,包括MIP、MPVR、VR,并与轴位图像做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能获得满意的肾动脉CTA轴位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能够准确判断狭窄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可以对肾动脉狭窄进行准确评估,是非损伤性的、有效的成像技术,可常规作为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同时经64-S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拟诊为冠心病的图像资料。结果39例50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每位患者分13个节段),64-SCT图像质量1、2、3级分别为185(36.5%)、236(46.5%)、86(16.9%)个节段,其心率范围分别为(62±5)、(66±4)、(75±10)次/min。其中1、2级共421/507(即优良率达83.1%)个节段,能满足临床诊断;而86(86/507,16.9%)个节段因严重钙化51个(51/86,59.3%)或运动伪影35个(35/86,40.7%)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64-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50%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94.9%、93.3%、88.5%、95.5%。结论64-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对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诊断价值,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多排螺旋CT对23例小肝癌患者行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测量肝癌病灶及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n,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face,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ic curves,ROC).结果 小肝癌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T-DC为速升型,峰值明显早于肝实质.肝动脉分数的测定,ROC临界值设为0.31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结论 肝脏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64层CT作为当前临床应用的最前沿产品,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安全可靠、无创。可以清晰确切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显示血管壁有无钙化;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标准性上超过了电子束CT(EBCT),并在冠状动脉搭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MPR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结果:正常11例,异常17例,其中动脉瘤15例,血管畸形2例。16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鼻咽癌向周围一些临近的结构出现侵犯之后在 CT以及MRI中的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和MRI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对CT以及MRI对于鼻咽癌的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例鼻咽癌患者中,T1WI等信号有13例(65.0%),T2WI高信号有17例(85.0%)。 CT同MRI对于鼻咽癌以下结构浸润率的显示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完全茎突后间隙以及海绵窦的P值分别为0.014、0.016。对于副鼻窦的检出效率方面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RI来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可以取得良好的诊断结果。此外,MRI还可以对肿瘤的侵犯范围进行更加准确的了解,因此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检查鼻咽癌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颌骨膨胀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颌骨膨胀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中肿瘤样病变48例,良性肿瘤17例,慢性骨髓炎3例。本组68例均有患骨的膨胀和局部变形,呈囊状膨胀性改变,部分有分隔。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能清晰显示颌面骨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多层螺旋CT技术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h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特别64层CT,以其特有的优势,扫描时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很受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钟爱。MSCTCA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原始图像,而患者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获得可靠冠状血管影像的护理。方法患者62例,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SCTA),利用CT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1例患者因心率未控制好影响重做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成像在颌面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ispeed螺旋CT机对29例颌面部疾病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后行三维重建。结果:18例手术所见与三维图像所示完全一致。CT三维重建图像清楚显示骨折块的三维移位情况及明确肿瘤的大小及骨质侵犯的范围等。结论:三维重建成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颌面部病变的病理解剖关系,对诊断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泌尿系病变患者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MDCTU)资料,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并简要介绍MDCTU检查方法、图像后处理技术及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王汝良  魏秀芳  包权 《医学综述》2009,15(13):2066-206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64层螺旋CT扫描证实为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可见主动脉管腔扩张,管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管腔未见受压变形。主动脉内膜完整,未见内膜破口。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主动脉管腔增宽,边缘光滑,管壁内血肿未见增强;多平面重建显示胸主动脉管壁上有局限性溃疡样病变形成。结论CT是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临床有肠梗阻症状病例64-MSCT表现。扫描采用64-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成像方式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多方法重建。结果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0.6%。手术病例结果与64-MSCT表现相符。主要包括大肠肿瘤,肠粘连性梗阻等。结论 64-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病因的诊断及提示肠缺血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共416例CCTA纳入本研究,观察有无心肌桥的发生,并测量壁冠状动脉的深度、长度、直径。结果 85例病人发现有心肌桥,CCTA心肌桥发现率为20.4%(85/416)。冠状动脉心肌桥平均发病年龄为56.3±14.2岁。男性发病率为24.5%(63/257),女性为13.8%(22/159)。发生率最高的血管为前降支(LAD),并且87.3%的壁冠状动脉位置浅表,6.7%的桥血管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论心肌桥的CCTA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本次研究没有证明心肌桥与心血管事件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