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采两种滴管固定方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静脉穿刺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重新固定和重新输液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比对照组固定方法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妇静脉输液固定新方法在防止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静脉输液产妇1000人次,分为两组,试验组500人次用新方法固定,对照组500人次用常规方法固定.结果 试验组在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产妇静脉输液固定使用新方法减轻了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避免了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的顺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向心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将两组的评估指标:穿刺成功率、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输液速度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对输液速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对手背近指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中效果优于向心静脉穿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固定方法为:"s"型固定方法;观察组固定方法为:在"s"型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再用一条胶布避开穿刺部位再次固定未被盘曲的头皮针软管.观察两种固定方法在输液过程中重新固定及静脉重新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重新固定及静脉重新穿刺例数比对照组固定方法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比对照组固定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减轻静脉输注果糖致局部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改变患者输液上肢前臂位置减轻静脉输注果糖致局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背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的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抬高患者输液侧上肢前臂80°-90°输注果糖二磷酸钠;对照组:平放患者输液侧上肢输注果糖二磷酸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穿刺静脉局部疼痛的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静脉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实验组输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抬高输液上肢前臂能够明显减轻输注果糖二磷酸钠所致穿刺静脉局部疼痛,并缩短输注时间、降低临床护理费用、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致局部疼痛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 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均采用直刺法,分别观察各组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程度.结果:不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局部疼痛最轻,其次为B、C和E组,D组局部疼痛程度最重.结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应尽可能选用血管部位较深、管腔较大和侧支分流量较大的血管,以减轻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郭彩霞  章丽丽  蔡珏 《海南医学》2011,22(9):145-146
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在我院内科疗的老年患者1 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分别采用手放松法和手握拳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92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6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的依从性、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结果 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了学龄前儿童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保证了静脉输液实际输入药液量,从而保证患儿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辅助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在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6例输液患儿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应用组,124例)和对照组(非装置组,1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患儿依从性、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及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能够在显示屏上实时动态显示静脉走形,有效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患儿依从性,降低患儿疼痛程度,缩短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适用于儿科病房、门急诊输液室等静脉穿刺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5号静脉输液针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方法:选择门诊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5.5、7号静脉输液针对患者进行输液。对两种型号的静脉输液针在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淤血情况、穿刺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5.5号静脉输液针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淤血情况、穿刺疼痛程度均显著好于7号静脉输液针(P<0.05)。结论:5.5号静脉输液针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值得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前选取血管的传统方式,观察组患者选择四肢的小血管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血管选择时间、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输液是否通畅、患者活动是否受限制。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静脉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过程中,观察组有4例(12.12%)患者的穿刺局部出现渗出情况,对照组有11例(33.33%)患者出现渗出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输液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活动受限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输液中,增大了血管的选择范围,可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足)背远端指(趾)掌关节附近的浅静脉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新方法,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对病人静脉的破坏,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400例静脉输液2周以上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2组均选择手(足)背下1/2或1/3区域的浅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实验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分别观察2组穿刺1次成功率、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逆向静脉穿刺与顺向静脉穿刺相比,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有差异(P0.05);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重新穿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比顺向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高;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和重新穿刺率低。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外伤病人静脉输液安全有效一次性输液针头的型号.方法 同一操作者对80例手外伤患者隔天交替使用6号一次性输液针头和5号一次性输液针头静脉输液.6号一次性输液针头为对照组,5号一次性输液针头为观察组.采用MeGill疼痛问答法评价穿刺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拔针后按压时间,输液速度,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刺疼痛轻,拔针后按压时间短(P≤0.05).结论 5号一次性输液针头适用于手外伤病人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9,(7):499-502
目的探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下快速达到静脉留置针无痛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6例,按抽签法分为三组,A组102例,B组100例,C组104例。A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使用麻醉剂助推器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穿刺;B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0 min湿敷利多卡因后进行穿刺;C组:常规方法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穿刺前、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穿刺前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8 G留置针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均较穿刺前增高(P<0.05),三组间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A组患者穿刺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较穿刺前变化幅度最小,C组变化幅度最大。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P<0.05或0.01),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三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C组(P<0.05或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剂助推器辅助可有效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达到无痛穿刺的满意效果,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缓解穿刺静脉输液疼痛。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按常规方法选择静脉,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湿敷穿刺点3min后,常规消毒皮肤穿刺静脉输液。对照组: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3min后行输液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比较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湿敷穿刺点3min后穿刺静脉行输液缓解疼痛的作用比单纯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罗艳姣 《广西医学》2010,32(5):611-613
目的探讨特定部位逆向静脉穿刺的效果,提高血管利用率和穿刺成功率。方法对顺向穿刺不易成功或不便于固定的静脉采用逆向穿刺181例次,观察输液效果,并与顺向穿刺输液效果比较。结果逆向静脉穿刺或穿刺置管181例次,总体输液效果良好。头皮针逆向穿刺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顺畅率明显高于头皮针顺向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口部位不良情况发生率、肢体活动影响率明显低于头皮针顺向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些特定部位进行逆向静脉穿刺其输液效果优于顺向穿刺输液,1次穿刺成功率高,值得在静脉穿刺困难的中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患者静脉输液时针柄移位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需要静脉输液患者1200人次,分为两组,实验组600人次用加强固定法,对照组600人次用常规方法固定.结果 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柄移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患者静脉输液时用加强固定法,减轻了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避免了针柄移位使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顺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在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1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321例)和对照组(1289例),分别应用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和传统穿刺手法,比较两组输液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05%和84.64%,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分别为(54.43±10.92)s和(86.45±14.94)s,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97%和17.14%,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患者疼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适用于医院病房、门急诊输液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的静脉穿刺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2℃生姜水浸手在手背静脉模糊不清致穿刺困难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级血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前采用热水袋热敷法使静脉充盈,观察组静脉穿刺前采用42℃生姜水浸手,比较2组患者静脉充盈程度、充盈时间、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充盈程度优于对照组,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前采用温姜水浸手能够促进血管快速充盈显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无痛穿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儿科收治的需静脉输液的患儿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需静脉输液患儿常规穿刺技术,给予观察组需静脉输液患儿无痛穿刺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家属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静脉输液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配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3.33%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患儿输液成功率81.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穿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中的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