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骨折的患者在恢复期间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期间对于功能的锻炼要特别的重视,因为骨骼功能的锻炼对于患者骨折愈合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患者骨折的部位得到整复以及固定之后则可以开始功能的锻炼,这也体现了中医对于骨折治疗中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功能的锻炼能够让骨折部位产生愈合的应力,从而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但是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如果锻炼的时间不正确,则会产生相应的剪切力以及扭转力等相关不良的应力,从而会不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因此需要对骨折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为指导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提供参考,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骨折,顾名思义是骨头断裂异于正常。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影响伤肢功能,不能像正常肢体一样活动。因此,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我们不但要使患者的骨折愈合,还要其保持原有的功能。所以功能锻炼在骨科护理过程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肢骨折恢复正常的功能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常人卧床3周后,体力和工作能力可下降20%-30%至少21天后才能恢复正常水平。所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骨折对位和愈合的条件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功能性活动。  相似文献   

3.
浅谈四肢骨折功能锻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十分重视功能锻炼,在骨折整复固定后即开始功能锻炼,它体现了祖国医学治疗骨折的动静结合原则。局部固定是为了更好、更早地动,而有指导、有步骤地动,又可促进骨折端的稳定,所以,指导患者进行动能锻炼是骨折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骨折3期的病理特征.现将功能锻炼的方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骨折后患肢功能锻炼廖震,刘丽,林婉秀临床上患肢骨折整复固定后的功能锻炼,在治疗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确灵活地指导骨折伤者患肢的功能锻炼,能使其早日康复。反之,患肢功能则会延迟恢复,甚或造成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受限和僵硬)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相似文献   

5.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任惠琳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病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而恢复功能的重要途径就是锻炼。如果没有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骨折整复和固定的再好,肢体的功能也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伤肢皮肤牵引,甩肩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本法不用麻醉、手法复位和外固定,而是利用患者的主动功能锻炼;肩部肌肉交替舒缩,使骨折逐渐复位。本法将骨折治疗的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融为一体,治疗简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吕爱华 《河北中医》2004,26(10):759-759
长期以来,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已是广大医疗工作者所熟知和公认的治疗原则。对整复和固定,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认为复位固定后治疗就达到目的了,却恰恰忽视了功能锻炼,最后造成骨折局部血液循环差,静脉回流不好,影响了骨折的愈合,造成骨折延迟愈合,骨质疏松,甚至骨不连。就此我们对64例骨折及骨髓炎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8.
单臂支架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手法与器械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性稳、支架轻、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缩短骨愈合周期等特点 ,又适用于皮肤条件差的开放性骨折。但如锻炼方式、活动强度以及负重时间指导不当 ,就会出现固定不稳、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自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我院收治的 2 88例患者进行了外固定后的练功指导 ,收到良好效果 ,无 1例出现因练功造成的骨折移位。现总结报告如下。1 练功方法1.1 床上锻炼 固定稳定后当天在无痛条件下即开始在床上进行踝关节、足趾的背伸及跖屈活动 ,幅度由小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院52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探讨了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临床分析表明,所有骨折患者均为一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5个月,且均未发生深部感染、骨不连,无骨折畸形愈合,无断裂松动现象,膝关节及踝活动功能均达正常。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比较理想,是治疗胫骨骨折的好方法之一,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骨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利用骨外固定器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固定治疗,术前准备及制定术后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即进行膝踝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逐渐增加功能锻炼的时间、次数、幅度。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适时调整骨外固定器,防止其松动、针道感染、断针、再骨折等。结果经过3~10个月的治疗,经X线片复查,102例达到了骨性愈合,1例未愈合。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骨折后若患者缺乏康复锻炼,可因组织缺损、肿胀、瘢痕挛缩、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1],骨折患者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骨折的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复位和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功能锻炼对机体的整体康复尤为重要,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多种并发症,使骨折肢体迅速恢复正常功能^[2]。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骨折患者普遍存在不遵医行功能锻炼。为了解骨折患者不遵医行功能锻炼的原因,笔者对230例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临床指导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的有效锻炼方法。方法因人而异、因病治宜,制定出不同骨折的锻炼方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随时调整,观察记录。结果100例骨折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8%。结论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不仅避免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2月平邑县人民医院60例pilon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pilon骨折康复优良率、顽固性疼痛、畸形愈合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活动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Pilon骨折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顽固性疼痛、畸形愈合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踝关节功能、活动疼痛程度相似(P0.05)。干预后治疗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活动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与有效性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时间,加速骨折愈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疗法结合功能锻炼对克雷氏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998病例均应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6周,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4—8周,均达骨性愈合,随诊3—6个月。其中20例腕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受限外均达到正常活动。结论: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具有简单易行、恢复好、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骨科患者诊治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项重要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伤肢功能恢复及患者身心健康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对34例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本方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56例,根据Sand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骨折愈合结果,优34例,良20例,差2例,失败0例,优良率达96.43%.结论 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全新设计,弥补了传统内固定的不足,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股骨转子下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长、心理负担重,迫切想了解病情现状及预后并且对治疗方法、手术情况及有何并发症等都非常关注;同时又特别关注后期的功能锻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伤肢功能恢复及患者身心健康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21例,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无骨折再移位及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平均优良率95.2%。结论:应用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尤其对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及较严重粉碎骨折患者,可为骨折提供良好内固定,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正> 1958年:开始我国出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尝试,至今已经30多年了,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成功的。由此而总结出了以“动静结合”为指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患者自觉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一套新疗法。据天津市人民医院骨科3万余例的统计表明,90%的骨折采用了这种疗法,并且取得了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骨折治疗合并症少的效果。这以前骨折通常采用“完全休息,绝对固定”的西医疗法,骨折愈合慢,治疗时间长,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