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属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系统检测。结果:两年共复核鉴定阳性菌株70株,检出志贺菌49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4株,福氏志贺菌15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9.4%和30.6%。药敏试验显示,49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全部耐药药物为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2006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志贺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系统检测。[结果]4年共复核鉴定菌株115株,有志贺菌77株,其中宋内志贺菌49株,福氏志贺菌28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3.6%和36.4%。药敏试验显示,77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全部耐药药物为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2008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掌握福建省2005年-2009年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特征及耐药特点,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核鉴定监测点送检的阳性菌株,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系统检测。结果:四年共复核鉴定菌株137株检出志贺菌97株。其中宋内志贺菌61株,福氏志贺菌36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62.9%和37.1%。药敏试验显示9,7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克洛、痢特灵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并对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结论:2005年-2009年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宋内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福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取代了继往的B群福氏志贺菌,B群志贺菌的F4c亚型取代了继往的福氏2a1、b亚型成为新的流行血清型。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2006~2007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菌生化血清学分型和相关毒力基因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PCR方法采用8对引物setlA、setlB、shet2A、shet2B、ial、ipaH、stxl与virA分别对志贺菌分离株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标本539份,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17株,检出率为3.2%.其中宋内氏菌15株,福氏志贺菌2株.经PCR方法检测ipaH阳性27份,检出率为5.0%,且17株分离培养阳性的志贺菌均100%ipaH-PCR阳性,宋内氏与福氏志贺菌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布有所不同.药敏试验显示17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阿莫西林Amoxicillin(100%)、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100%),全部耐药的有利福平Rifampicin(100%),且有5株菌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2006~2007年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ipaH-PCR比传统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高;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53株,其中宋内志贺菌37株,福氏志贺菌15株,鲍氏志贺菌1株,分别占分离菌株的69.81%、28.30%和1.89%。药敏试验显示53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耐药的有利福平、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且有50株菌出现了≥3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大连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当引起重视。药物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腹泻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方法:于2005年-2011年对兰州市、武威市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菌株和2起幼儿园食物中毒分离的宋内氏志贺菌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7年共采样4546份,分离到志贺菌773株,阳性率为17.00%。血清型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514株,占66.49%,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D群)256株,占33.12%。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增高,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10种。结论:甘肃省细菌性痢疾菌群仍然是腹泻的首要病原,不同年份血清型、菌株的耐药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苏州市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生化条鉴定菌株、血清玻片凝集确定血清型,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03株志贺菌中鉴定出福氏志贺菌60株,其中F2a占41.67%;宋内氏志贺菌43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奈啶酸耐药率最高为95.15%,其次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4.17%,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80%。所有菌株对诺氟沙星高度敏感。80.58%的志贺菌对9种抗生素中的5种以上具有耐药性。结论 2010—2011年苏州市志贺菌优势菌型为F2a,宋内氏志贺菌检出率有升高趋势;志贺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武汉市2010年细菌性痢疾监测中分离的志贺氏菌的生化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状况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PCR方法分别对志贺氏菌分离株7对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分离志贺氏菌15株,宋内氏菌12株,福氏志贺氏菌3株.志贺氏菌敏...  相似文献   

9.
42例福氏志贺菌型调查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我国以福氏志贺菌为最多,宋内氏次之。细菌性痢疾常年可发生,但以7、8、9、10这4个月为多见。我们在流行高峰期收集了两个月检出的志贺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当前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菌型和耐药趋势。1 材料方法1.1 菌株来源1998年8~9月期间,我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得到共58株志贺菌。1.2 志贺氏菌属的分类和鉴定按肠杆菌科的鉴定程序,以生化反应为初步鉴定,血清学试验为最终鉴定,并对其中的福氏志贺菌株进行全面生化反应和菌型分析。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8—2021年四川省腹泻患者分离的志贺氏菌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8—2021年腹泻病例中分离的207株志贺氏菌进行鉴定、血清分型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药敏试验MIC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7例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9.32%。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分别为164株、42株和1株,最常见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氏菌2a型,占比53.62%。志贺氏菌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多粘菌素耐药率在10%以下。97.10%的志贺氏菌耐受3种以上的药物,一半以上的菌株耐受7种及以上药物。福氏志贺氏菌与宋内氏志贺氏菌的耐药谱存在差异。福氏志贺氏菌对环丙沙星、氯霉素等6种药物的耐受性高于宋内氏志贺氏菌,而宋内氏志贺氏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等4类药物的耐受性较高。近年分离的志贺氏菌株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均有升高。结论 四川省志贺氏菌耐药性形势严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四川省不同志贺氏菌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采样并系统检测。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标本539份,经复核鉴定为志贺氏菌的有17株,检出率为3.2%。其中宋内氏菌15株。福氏志贺氏菌2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88.2%和11.8%。药敏试验显示17株志贺氏菌敏感药物为阿莫西林(100%)、环丙沙星(100%),全部耐药的有利福平(100%),且有5株菌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2006~2007年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宋内氏志贺氏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氏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主要病原菌,在我国以福氏志贺氏菌为最多,宋内氏志贺氏菌次之.菌痢常年皆可发生,但以8、9、10月多见,9月份为高峰.我们在1994年共收集了全年从门诊及住院病人粪便中检出的74株志贺氏菌,并进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以了解本市流行菌型和菌株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2008-2010年志贺菌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情况,为细菌性痢疾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0年闵行区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患者肛拭样本中分离到的129株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并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129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89株,占69.00%,其中F2a型占74.16%;宋内氏志贺菌40株,占31.00%;未分离出其他群型的志贺菌.药敏结果显示,129株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利福平和萘啶酸耐药显著,均大于80%;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比较敏感.但福氏志贺菌与宋内氏志贺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率达92.24%以上,以6种耐药为主.结论 该地区2008-2010年志贺菌流行菌型为F2a,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萘啶酸、利福平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及时掌握菌痢发病情况及主要特征,了解志贺氏菌血清型别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志贺氏菌监测、分离、鉴定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结果185例腹泻病患者中检出42株痢疾杆菌,占腹泻发病率22.7%。福氏菌39株,占92.9%,其中F4c菌24株(57.1%),F2a菌5株(11.9%),F1a菌8株(19.0%),Fx变种2株(4.7%);宋内氏菌3株(7.1%);10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耐药谱存在差异,福氏菌对萘定酸、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00%、82.05%和79.49%,而宋内菌均为100%耐药。结论F4c痢疾杆菌为郑州市菌株流行的优势菌株,临床治疗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李颐  罗蓓  胡雪明  励庆  赵文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89-3090,3094
[目的]分析2005~2008年静安区分离到的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参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试行)对志贺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鉴定志贺菌139株,其中福氏志贺菌为67株,占48.20%;宋内志贺菌为72株,占51.80%。福氏志贺菌在2005年和2006年以F4c为主,而在2007年和2008年则逐渐转为以F2a为主。福氏志贺菌对利福平、奈啶酸、氨苄青霉素100%耐药,对四环素耐药率﹥90%。宋内志贺菌则对利福100%耐药,对奈啶酸、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90%。[结论]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耐药率已分别达到39.62%和27.45%,提示临床上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避免选择性压力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淮北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菌痢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全市12家哨点医院细菌性痢疾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674份病例样本,实验室培养出阳性样本197份,其中福氏志贺菌188株,宋内氏志贺菌9株;阳性率为11.77%。109株优势菌株药敏试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肟敏感率较高。儿童和老年人病例数较多;病例以幼儿、农民、工人、学生为主。结论 2005-2009年淮北市菌痢流行株为福氏,宋内氏次之,儿童和老年人是预防菌痢的重点人群,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为治疗菌痢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郑州市志贺菌的菌型分布,为防控菌痢流行提供可靠数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工作方案》对郑州市市辖医院20052007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20052007年郑州市共检测1 321份标本,检出志贺菌116株,检出率为8.78%。志贺菌分布在福氏和宋內氏2个群,未检出A群和C群。不同年份间菌株均以B群志贺菌为主,分别为39、37和21株,分别占当年阳性菌株的92.86%、77.08%、80.77%;福氏志贺菌以F4c(47株)为主,占48.45%,其次是F1a(21株)、F2a(17株),分别占21.65%和17.53%;志贺菌对萘啶酸和四环素100.00%耐药。[结论]各年优势菌群均为福氏志贺菌,F4c为优势菌型,多种菌型并存,临床治疗要根据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桐乡市细菌性痢疾实验室监测现状,为细菌性痢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各肠道门诊监测点将细菌性痢疾病例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细菌培养者,将检出疑似菌株送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检测.结果:2008-2011年肠道门诊监测点共报告细菌性痢疾670例,监测实验室检测样品389份,检出志贺菌疑似菌株86株,经复核后确认阳性49株,其中福氏志贺菌28株,宋内志贺菌14株.结论:桐乡市细菌性痢疾实验室确诊率不高,检出的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宋内志贺菌次之.  相似文献   

19.
2004~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北京市石景山区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石景山区2004~2010年临床诊断菌痢的资料进行分析,对2008~2010年共计5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石景山区2004~2010年共有临床诊断菌痢病例77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4.04/10万,2004年死亡1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共有病例4980例,占病例总数的64.46%;高发年龄分别为0岁~、1岁~、2岁~和≥80岁年龄组;不同职业发病数前三位的分别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志贺菌50株分型,宋内氏志贺菌26株,占52.0%,福氏志贺菌22株,占44.0%,痢疾志贺菌2株,占4.0%,福氏22株以福氏2为主(15株,占68.2%).结论 石景山区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发病率仍位居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前三位.重点关注人群为0~3岁、80岁及以上老人、中学生、公务人员及职员;夏秋季为菌痢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发季节采取全面综合预防措施;以宋内氏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为流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变迁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结果 2008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7株,占63.6%;宋内志贺菌4株,占36.4%。2009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12株,占37.5%;宋内志贺菌19株,占59.4%;鲍氏志贺菌1株,占3.1%。2010年福氏志贺菌6株,占14.3%;宋内志贺菌36株,占85.7%。药敏试验结果:志贺菌对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氨曲南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磺胺、奈啶酸耐药。结论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但是福氏志贺菌已呈逐年减少趋势,而宋内志贺菌呈逐年增多趋势。志贺菌对头孢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临床宜选用此类药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