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T灌注参数(BF、BV、PS)的变化情况.方法 60例兔VX2肝癌模型均分为三组,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对照组.40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均分为两组,单纯TACE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分析各组实验动物或病例在治疗前后病理免疫组化(VEGF、MVD)和CT灌注扫描(BF、BV、PS)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三组兔VX2肝癌模型、两组HCC患者在BF、BV、PS和VEGF、MV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兔VX2肝癌模型、HCC患者)的VEGF、MVD均较单纯TACE组降低,BF、BV、PS均较单纯TACE组升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Endostar可以有效抑制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HCC TACE术后的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TACE治疗组、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在术后3 d均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MV密度明显低于单纯TACE组(P均<0.05),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明显低于恩度加TACE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S)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PHC患者85例行TACE治疗,根据TACE前后是否应用rh-ES注射液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比2组TACE术后近期疗效、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TGFB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化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观察2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20.0%,临床获益率为88.9%,均高于对照组的12.5%、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66、1.292,P>0.05)。与术前比较,2组TACE术后2个月,患者血清AFP、IGF-Ⅱ、IGFBP-2、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t_观=20.658、12.453、14.597、21.797,t_对=15.374、7.950、10.968、11.09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0、8.123、2.714、6.994,P<0.05)。2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热等常见毒性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注射rh-ES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1.1%)高于对照组(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ACE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0±1.1)个月、(15.0±1.3)个月,2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P=0.040)。观察组TACE术后12个月生存率为80.0%、24个月生存率为42.2%均高于对照组的67.5%、27.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725,P=0.189;x~2=2.010,P=0.156)。结论 TACE基础上联合应用rh-ES治疗中晚期PHC,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提高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时间;rh-ES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 方法 4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VEGF的表达变化和MVD.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术后7d、30d血浆VEGF水平(292.34±70.74)pg/ml、(189.49±72.66)pg/ml与对照组(371.36±81.20)pg/ml、(319.24±70.54)pg/ml比较呈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49,P<0.05).术后30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EGF表达强度分别为(158.4±38.9)和(60.75±14.0),和MVD分别为(56.6±15.1)和(21.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576、t2=2.328、P均< 0.05).结论 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明显降低肝癌VEGF表达和MVD,对肿瘤再生血管有一定抑制的作用,巩固和加强了TACE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Walker-256)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采用移植法建立Walker-256肝癌模型,移植成功后第11d行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1),再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0.1ml,肌注1组肌注rmhTNF 16.7万u,肌注2组肌注rmhTNF 33.3万u,均为1次/d,连续10d后停止注射。第14d再行磁共振检查以确定肿瘤体积(V2),对3组间肿瘤生长率(V2/V1)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肌注组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生长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肌肉注射rmhTNF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NP方案组(A组)、rh-ES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0只.A组给...  相似文献   

7.
Walker-256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Walker-256细胞质肝内接种制备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 取体重150~180g雄性Spraque-Dawley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60)肝内接种Walker-256细胞质;对照组(n=12)肝包膜下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并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共有15只大鼠死亡,而移植瘤肝癌模型出瘤率为100% (45/45),大多数大鼠伴有肺以及腹腔转移,并且均经过病理学证实.结论 Walker-256细胞质肝内接种可以成功建立适宜临床研究的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联合介入治疗肝癌中血管生成的研究。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27例肝癌患者中15例多次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12例内皮抑素联合TACE,在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标本中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差异。结果 单纯组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内皮抑素组(P〈0.05);单纯组MVD值显著高于内皮抑素组(P〈0.05)。结论 内皮抑素联合TACE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减少肿瘤增长及转移的机会,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一种病死率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内部的低氧、低pH、高细胞外基质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及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生成。近年来,临床靶向肝癌血管治疗已从单一靶向VEGF的药物治疗转变为促进血管正常化及联合治疗。本文主要对肝癌血管生成及其临床靶向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孙新刚  沈晓文 《当代医学》2010,16(29):554-555
原发性肝癌TACE后残存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能刺激新生血管的生长,有助于残存癌细胞的存活,并可能在TACE术后残癌组织血供重建中起重要的作用;内皮抑素可以特异性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诱导其凋亡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内皮抑素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将有一个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时间密度曲线在评价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实验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实验B组)、阴性对照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D组各10只.经MSCT灌注扫描后获得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结果40只实验兔均顺利地完成了MSCT灌注扫描,腹主动脉TDC形态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缓降型,正常肝实质TDC呈缓升缓降型,而实验A组左外叶肝实质只有轻微的强化且快速地廓清.阳性对照D组兔肝VX2肿瘤明显强化且迅速廓清,而实验B组兔肝VX2肿瘤呈速升速降型.结论MSCT时间密度曲线可直观形象地反映门静脉阻断后兔肝VX2移植瘤的血流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兔VX2肝癌模型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在实验兔接种后14、18、22、26d分别行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量化分析平均强化时间、最大增强斜率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随成瘤过程时间的延长其平均强化时间的均值呈递增趋势,最大增强斜率的均值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病理结果多项分析中,瘤内凝固性坏死和纤维增生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量化指标能够动态观测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部分生长特性: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兔移植性肝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MVD和VEGF的相关性及其与影像和临床病理的关系,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血管生成及其疗效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 将36只荷瘤兔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6只、粒子组30只.分别于接种后1周、2周、1月、2月、3月取材.测量肿瘤体积并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VEGF、CD3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较前增大,粒子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两组间相互比较粒子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 粒子组VEGF、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粒子不同时期VEGF、MVD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以明显降低肿瘤VEGF、MVD的表达,可以有效地破坏植入粒子边缘肿瘤组织的微血管,有效地抑制血管形成并减少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灭活植入粒子边缘肿瘤组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及肝动脉插管技术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VX2细胞株制作新西兰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探讨对肝动脉插管技术的改良.方法 开腹分别种植VX2瘤块于兔肝左、右叶.制作40只兔VX2肝癌模型.瘤株接种2周后,实验组(26只)采取改良显微外科手术直接行肝动脉插管法行介入治疗,对照组(10只)采用3F微导管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法作对比研究.术前及术后用多层螺旋CT和DSA造影方法进行兔VX2肝癌的影像学观察.结果 CT扫描及开腹手术证实瘤株接种成功36只.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为88%(23/26);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为40%(4/10).多层螺旋CT平扫兔VX2肝癌表现为低或等密度结节灶;DSA造影示肿瘤呈均一的或结节状染色.结论 采用改良显微外科手术直接行肝动脉插管法对兔VX2肝癌行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实验人员可较大程度地避免辐射,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门脉高压背景下肝肿瘤模型,观察病理性脾脏的切除对肝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按照四氯化碳复合、梯段用药法制备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后将Walker-256肿瘤块种植在大鼠肝脏左外叶上,随机分组的A组大鼠在种植瘤块同时切除脾脏,B组大鼠保留脾脏.10 d后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切除大鼠肝脏左外叶,测量种植肿瘤块最大直径,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 门脉高压模型建成后,大鼠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异常.A组大鼠的CD4值和CD4/CD8比值均高于B组大鼠(0.36±0.01 vs0.35±0.02,1.33±0.08 vs 1.24±0.05;P<0.05或P<0.01),而CD8值则低于B组大鼠(0.27±0.01 vs0.29±0.02,P<0.01).A组大鼠的肝脏肿瘤直径与B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大鼠肿瘤组织的Ki-67阳性率较B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脉高压状态下病理性脾脏的切除既有利于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肝肿瘤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残留病灶的经皮冷消融或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搜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失去手术时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治疗3周后,针对96例存在残留病灶者,59例采用经皮氩氦冷冻系统作消融处理(冷消融组),37例行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内放射治疗(碘粒子组),观察随访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冷消融组、碘粒子组患者均收到临床症状好转、AFP下降、肿块缩小的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5%与86.5%,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2%、72.9%、52.5%与91.9%、70.3%、48.7%,无致命并发症出现。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留病灶的患者,行经皮冷消融或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两种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和开腹直视下两种接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的特征.方法 日本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及开腹直视下将同大小瘤块接种在兔肝左叶,比较两种建模方法下肿瘤生长情况,观察接种后并发症.结果 超声引导下及开腹直视下原位种植成功率分别为8/12(67%)和10/12(83%),异位种植率分别为2/12(17%)和4/12(33%),无统计学差异.与开腹接种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接种的肿瘤呈局限性生长,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结论 超声引导下接种制作的兔VX2肝癌模型是超声介入治疗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张量成像(DTI)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在肿瘤植入后第14、18、22、26天分别对4组共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组共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磁共振成像及DTI;动态量化分析平均弥散系数(ADC)、指数弥散系数(eADC)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ADC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eADC呈先递减后递增趋势;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病理结果的多项分析中。瘤内凝固性坏死和纤维增生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 DTI的量化指标(ADC、eADC)能够动态观测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部分生长特性;为DTI对肝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的影象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6例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分流和肝静脉癌栓,下腔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下腔静脉癌栓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右心房内可见实质性肿块,并与下腔静脉癌栓相连,2例可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癌栓内碘油散在沉积,癌栓缩小;5例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和血液回流受阻患者,经内支架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癌栓主要由肝动脉供血,CT、MRI和DSA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肝TACE术和下腔静脉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guided ^125iodine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i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he ten patients (9 males and 1 female, aged from 36 to 72 year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ccompany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d been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cluding surger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adiotherapy ablation, microwave ablation or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each tumor thrombus was 21.5 mm × 30.5 mm. Seeds of 30 MBq ^125I were implanted 5 mm apart within the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he follow-up after 4 months included enhanced spiral CT.
Results CT screening of the tumours indicated that 4 out of 10 patients showed complete response to the therapy, 5 partial response and 1 stable disease. Adverse effects included aggravated abdominal dropsy and temporarily increased transaminase,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medical management.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haemorrhage, biliary fistula hepatic abscess, pancreatic fistula and hepatic function failure were not observed. Implanted seeds migrated to lung and left hepatic lobe in 1 case.
Conclusion CT guided implantation of ^125iodine seeds, can effectively treat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ccompany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minimal damage and few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