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星 《吉林医学》2014,(17):3738-3739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95岁ASAⅡ级~Ⅲ级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个组别,每组各40例。A组采用腰2~3予0.375%罗哌卡因(0.75%罗哌卡因1.5 ml以脑脊液稀释至3 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留置硬膜外导管,B组采用腰2~3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并对比两组用药后的平均SBP DBP、心率(HR)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两组SBP、DBP和HR稳定性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起效时间A组明显快于B组,且止痛效果更满意。结论: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更适合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及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制定的手术危险性分级)Ⅱ级或Ⅲ级髋关节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0例。A组腰麻用轻比重0.2%罗哌卡因(2.5~3.5)mL,硬膜外阻滞用0.2%罗哌卡因;B组腰麻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1.6~2.0)mL,硬膜外阻滞用0.37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和术中BP(血压)、HR(心率)变化。结果:A组麻醉平面可达T8~T10,患侧,术中各时点BP、HR平稳,改良法Bromage[1]评分患肢(1~2)分;B组麻醉平面可达T6~T8,双侧,术中各时点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Bromage评分双下肢(3~4)分为主。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适用于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应用,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单侧下肢手术的82例高龄患者的研究资料,按照比重程度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轻比重组41例患者,等比重组41例患者。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治疗。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轻比重组要明显长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行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髋关节手术90例,年龄65-93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50例(R组),腰麻用药0.2%罗哌卡因8- 10mg,硬膜外注药为0.2%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40例(B组),腰麻用药0.5%布比卡因8-10mg,硬膜外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术中持续监测NIBP、ECC和SpO2。以Bromage评分测定运动阻滞程度并记录。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元任何并发症。R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1)。R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更平稳。结论低浓度、小剂世、轻比重罗哌卡因行单侧CSE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的麻醉不仅可行,而且安全,优于重比重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5.
张微  薛昀 《重庆医学》2013,42(8):932-934
目的 对比研究小剂量轻比重丁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该院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55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手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硬膜外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 丁哌卡因小剂量轻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0.5%罗哌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有较严重合并症高龄患者侧卧位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在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和布比卡因组(B),均取患肢在上侧卧位,针内针法L2-L3穿刺,R组注入0.5%罗哌卡因6mg,B组注入0.5%布比卡因6mg,硬膜外腔头侧置管3cm。结果:R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比B组长,但镇痛持续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比B组短(P<0.05);R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B组更平稳,不良反应比B组少;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浓度B组下降较R组明显。结论:0.5%罗哌卡因轻比重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合并心肺功能不全、高黏血症等高龄患者侧卧位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江凤烟 《吉林医学》2012,33(4):766-767
目的:比较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择ASAⅠ~Ⅱ级脐以下部位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随机均分为等比重(A组)和重比重(B组),观察患者的HR、MAP,麻醉平面固定高度及麻醉维持时间长短情况。结果:A组平面高于B组,HR、MAP下降比B组严重,而维持时间短于B组。结论:不同部位的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采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能达到有效的阻滞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何伟  原庆会 《四川医学》2002,23(2):124-125
目的 评价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的临床效果和耐受性 ,并以 0 5 %丁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 (CEA)作为对照。方法 择期行下肢侧卧位手术病人 61例 ,麻醉时随机分别接受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Ⅰ组 ,n =30 )或 0 5 %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Ⅱ组 ,n =31) ,观察术中疼痛(VAS评分 ) ,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在骨性操作时的疼痛VAS评分低于Ⅱ组 (P <0 .0 5 ) ,镇痛质量优于Ⅱ组(P <0 .0 5 ) ,术中出现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百分比低于Ⅱ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0 15 %轻比重丁哌卡因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 ,可选择用于下肢侧卧位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肢、下腹部、盆腔部择期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年龄65~86岁老年患者行下腹部、下肢、盆腔部手术,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有并存症予以适当治疗。入室后输注平衡液500ml,连续监测ECG、BP和SpO2。CSEA穿刺点取L2~3或L3~L4椎间隙,在水平位行腰硬联合穿刺,以0.1ml/s速度注入10%葡萄糖配制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2.0ml行腰麻,然后在硬膜外置管。CEA组常规在L1~2、L2~3或L3~4行硬膜外麻醉,据麻醉阻滞平面及患者反应追加全量。两组麻醉平面尽量控制在T10以下。对比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HR、BP、SpO2、R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麻醉平面控制较好,能够满足手术需要。对HR、BP、SpO2、R的影响较小。CSEA组BP阳性例数低于CEA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对循环影响较小。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盆腔部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66例高龄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并对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量,麻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前者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麻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与常规麻醉方法相近。  相似文献   

11.
曾振平  喻万柏 《现代医学》2010,38(4):333-336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经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CSA)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9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CSA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两组均选择L2~3间隙穿刺,CSA组负荷剂量为0.75%罗哌卡因0.5~1ml,CSEA组注入0.75%罗哌卡因1.0~2.0ml,CSEA组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4cm,CSA组蛛网膜下腔置入Spinocath导管1~2cm,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和麻醉后5、10、15、30min、1h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2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阻滞平面达T10时CSA组的局麻药用量(1.1ml)明显少于CSEA组(1.7ml)(P〈0.05)。CSEA组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5.6min)明显早于CSA组(10min)(P〈0.05),CSEA组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和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早于CSA组(P〈0.05)。CSA组自蛛网膜下腔用药后血压无明显下降,而CSEA组麻醉后5~30min血压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的最大幅度有明显差别(P〈0.01)。CSA组麻黄素的用量显著少于CSEA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经Spinocath导管用于CSA,局麻药用量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控性强,适用于老年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应用重比重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CSEA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观察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辅助用药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1),麻醉效果优良率亦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两组低血压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头痛发生。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CSEA用于高龄患者TURP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郑建宇 《吉林医学》2015,(7):1433-1435
目的:对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比较,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年龄>70岁)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患者。A组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手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给予腰丛阻滞0.375%罗哌卡因20~25 ml,给予坐骨神经阻滞0.375%罗哌卡因15~20 ml。B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选L3-4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穿刺针经硬膜外针穿破蛛网膜,有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0.375%罗哌卡因2~3 ml。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阻滞平面与效果,麻黄素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中各个观察时点的SBP和DBP明显低于A组(P<0.05),感觉神经阻滞平面B组明显高于A组,改良Bromage评分两组无差别,术中麻黄素使用量B组多于A组(P<0.05),不良反应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阻滞都能很好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具有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更少的不良反应,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具有特别的优势,尤其适宜合并有其他慢性内科疾病或者不宜行椎管内阻滞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比重罗哌卡因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在下肢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协会体格检查量表Ⅰ~Ⅲ级择期行下肢侧卧位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L组与H组各30例.L组给予0.5%罗哌卡因轻比重液,H组给予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观察2组感觉、运动阻滞、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L组最高阻滞平面和有效镇痛时间明显优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评分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5/30),明显低于H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CSEA镇痛、肌肉松弛效果可靠,无需改变体位,对循环影响小,更为方便、有效、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宋晓华 《中原医刊》2011,(15):82-8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每组30例,CSEA组于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腰麻用等比重0.5%罗哌卡因1.5~2.5ml,术中根据需要从硬膜外导管注入0.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5%利多卡因试验量3ml,观察5min后按需追加0.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记录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硬膜外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及术中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压下降程度液体输入量及麻黄碱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CSEA组优者明显多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EA组,硬膜外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EA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100例ASA 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给予7~10mg,罗哌卡因组给予11~ 15mg.腰麻平面不足T6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 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分钟达到最高平面,均为T4(T6 ~T2).运动阻滞分级在注药60分钟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均可在150分钟内恢复.结论 0.5%罗哌卡因可以达到与0.5%布比卡因同样的阻滞麻醉效果,产生相对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及更轻程度的运动阻滞.0.5%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布比卡因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40例拟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9~95岁,性别不限,ASAⅡ~Ⅲ级,体重40~85kg,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于L3、L4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蛛网膜下腔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2ml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备用;B组于L3、L4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3cm。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10min、20min时的MAP、HR、SpO2,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例数。结果:与B组相比,A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无明显差异,A组镇痛效果更确切。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两种麻醉方法均有效,但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善、术中用药量更小,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髋部手术。  相似文献   

18.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伟  李晋  朱睿 《医学综述》2014,(4):756-757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广济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n=50):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两组患者均经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CSEA组经硬膜外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2.5 mL;CEA组硬膜外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两组患者均向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根据诱导后5 min感觉阻滞平面,硬膜外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使阻滞平面达T8水平开始手术。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追加用药量。结果 CSEA组患者麻醉效果评价优于CEA组(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2.0±1.6)min,阻滞完善时间(8.3±3.5)min,硬膜外追加用药量(7.1±3.1)mL;CEA组麻醉起效时间(5.2±2.2)min,阻滞完善时间(17.3±4.2)min,硬膜外追加用药量(16.4±5.6)mL,两组间各观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短,镇痛完全,肌松效果满意,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小剂量重比重与轻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短小手术的神经阻滞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拟行下肢短小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W)与轻比重(L)两组,每组30例.W组患肢向下侧卧,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将重比重于15s内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5min后平卧测定阻滞平面;L组患肢向上侧卧,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将轻比重罗哌卡因于15s内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5min后平卧测定阻滞平面.观察两组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并发症.结果 W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平面固定时间分别为(1.55±0.15)、(13.4±4.2)min,明显短于L组的(2.12±0.65)、(22.5±3.4)min(P<0.01),感觉阻滞持续时间W组为(107.5±12.6)min,明显长于L组的(75.4±15.5)min(P<0.001).W组患侧阻滞平面均达到T12~T10,感觉神经阻滞完善,健侧阻滞平面均在L2以下;L组患侧仅70%患者阻滞平面在T12~T10,健侧阻滞平面在T11以下,较W组平面高,有9例患者需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完成手术;两组术中NIBP、SpO2、ECG、HR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均无头痛、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重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感觉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对住院、门急诊、老年患者行下肢短小手术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于盐酸布比卡因应用于下肢手术的效能比较,拟讨论下肢手术的最佳局麻药。方法:ASAⅠ-Ⅱ级拟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0.5%罗哌卡因组(A组);0.5%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L3-4为穿刺点,蛛网膜下腔给药。A组给予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ml。B组给予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3ml。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和恢复时间。同时监测血压、心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在最高阻滞平面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麻醉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A组显著低于B组(P<0.01),B组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3ml的0.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安全有效,与等浓度剂量布比卡因比较,起效慢,维持时间短,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弱,对循环影响小,尿潴留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