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寰枢关节错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曲整脊为主治疗伴椎曲改变的寰枢关节错位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组运用"以宗四维整脊牵引仪"、颈椎仰卧牵引结合专用整脊手法等调曲整脊技术为主,必要时运用针刀闭合手术松解;对照组用针刀结合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78例.治愈63例(80.8%);对照组59例,治愈24例(40.7%),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5例(6.4%),对照组复发21例(35.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调曲整脊为主治疗伴脊柱生理曲度(即椎曲)改变之寰枢关节错位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刀结合颈椎仰卧牵引治疗,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课题从寰枢关节错位是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倾斜主要是上段颈椎椎曲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曲端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用端转法治疗为主的对照组,和运用调曲法端转法为主治疗的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96例,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58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针刺方法,但复位手法分别是对照组用端转法,治疗组用调曲端转法,连续治疗两周,每7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7天,共14天,结束疗程。 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治愈率为21.1%;治疗组总有效为98.9%,临床治愈率为93.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和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调曲端转法是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安全、可靠、高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以及整脊疗法效果。方法 根据215例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的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的诊断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整脊治疗。结果 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的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整脊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 运用整脊疗法,根据分型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病下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采用调腰椎、胸椎整脊法为主的上病下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结论:上病下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超短波理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能针对病因纠正半脱位,恢复颈椎的动力学平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永 《中医药导报》2006,12(8):56-57
目的:观察牵引加旋转复位扳法为主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牵引及常规推拿理筋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用旋转复位扳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加旋转复位扳法为主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较单纯采用牵引及常规推拿理筋手法好,是临床上寰枢关节半脱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年来采用手法牵引后予颈椎旋转扳法治疗小儿急性期寰枢关节错位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86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寰枢关节错位患儿,均符合《中国整脊学》《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4~12岁.对照组4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齿突与侧块间距差、枢椎棘突偏移距离之差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寰枢关节错位患者齿突与侧块的位置关系以及枢椎的旋转,对寰枢关节错位患者的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牵引法。  相似文献   

10.
手法、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林国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62-206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在进行手法复位的同时,配合针灸中药内服治疗)和对照组45例(针灸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经过一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疗效确切,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1.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将7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仰卧整复手法和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隔天1次,共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4周的头痛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颈椎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发现,治疗后手法组的MRS、每周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NRS下降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颈椎ROM均无明显变化;手法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提示仰卧整复手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手法,其疗效与手法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娟  嘉士健 《四川中医》2013,(9):141-14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近期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推拿整复+天麻素穴位注射)和对照组(针刺+天麻素穴位注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颈源性失眠的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自评量表SRSS,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治疗后常规推拿治疗,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两组均隔天1次,5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总有效率达到93.2%;对照组痊愈12例,总有效率72.7%。结论:银质针经筋理论针刺法加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配合常规推拿及电脑中频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背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治疗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背侧脱位患者12例。结果:12例患者随诊时间6~12个月,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9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手法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背侧脱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荣  周学龙  麦穗 《中医正骨》2002,14(8):10-11
为观察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的疗效。采用规范的手法治疗与枕颌牵引组对照 ,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法治疗组对伴随病症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3% ,手法治疗组对寰枢轴线分离的整复改善有效率为 73.3% ,对照组为 5 3.33% ,经统计学处理 ,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下手法治疗急性腰骶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患者6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病人腰部前屈背伸的动态下进行手法复位。【结果】治疗组治愈为83.10%,总有效率为99.13%,对照组治愈率为47.20%,总有效率8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动态下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骶损伤综合征优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胃综合症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推拿整复)和对照组(胃炎康胶囊+颈复康颗粒)各46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46例颈胃综合症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0例(65.2%),好转14例(30.4%),无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16例(34.8%),好转21例(45.7%),无效9例(19.5%),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电针加推拿整复治疗颈胃综合症可获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愿意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132例,其中综合治疗组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PKP 组64例81个椎体,单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Cobb′s角及病椎前缘、中部高度比值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 与本组术前比较,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病椎前缘、中部高度比值和Cobb′s角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相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治疗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PKP组(P<0.01)。结论 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临床效果,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八卦推拿手法对脊髓损伤便秘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腹部八卦推拿手法。观察2组患者大便的性状、排便情况、1周排便次数以及1周内使用缓泻药次数等便秘指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2组大便排便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3.85%,对照组为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八卦推拿手法可有效减轻便秘带来的各种痛苦,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