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剑红 《河北医药》2011,33(5):794-795
轮状病毒(RV)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其发病居住院儿科疾病种类的第二位,RV主要通过粪-口-粪传播及呼吸道传播.有文献报道,儿科RV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为了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RV肠炎的发生率,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RV肠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莹  丁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1-3212,3214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统计该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2.6%,消化道感染占总感染的18.8%,消化道感染以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均在住院1周左右排黄色稀糊状粪便,每天4~6次不等,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及轻到中度脱水。所有患儿均无呕吐及惊厥发生,且通过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加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后,均在发病后3~5 d大便转正常。结论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秋冬季发病为主,是新生儿院内消化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胶体金法监测待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并观察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及肠道外并发症。结果:20例患儿中入住三人间病房16例,两人间4例,无住单间病房者;患儿家长中农村及外来务工者15例,陪护家属均为老年妇女。调查结果显示这起新生儿院内感染是由于陪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随意丢弃腹泻患儿的尿片,造成轮状病毒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结论: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院内感染,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患儿家长不良卫生习惯、临床护士对该病的重视不够、病房人员拥挤、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因素,应注意对新生儿轮状病毒肠道外并发症的监控,并加强对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监测,强化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李绍锦  李上淼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71-3372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主要疾病之一。为探讨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情况以及患儿在门诊就诊过程中交叉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儿科病区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发生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67例新生儿肠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住人院的167例新生儿肠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做相应的血清学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167例检出病原菌59例,检出率为35.3%,以屎肠球菌和轮状病毒最为常见,各占20.3%.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检出率(78.26%)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检出率(28.47%).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群广泛.新生儿肠炎发病有季节性,好发于第3、4季节.对检出最多的4种病原菌做药敏试验,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菌以轮状病毒和屎肠球菌常见.院内感染病原检出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6.
杨梅 《北方药学》2011,8(1):122-123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消毒隔离方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2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一系列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对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584列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治疗效果较优,患儿均康复出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服务效果,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积极的护理分析和临床观察手段,行隔离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仅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对比2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及轮状病毒性肠炎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毛细支气管炎好发年龄为2岁以下,好发季节为冬季;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年龄为5个月~2岁,好发季节为秋末冬初.由此可见,毛细支气管炎及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发病年龄及季节上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探讨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12年儿科住院患者1586人,发生院内感染32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手足口病。结论:儿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以婴幼儿为主,与多种因素有关,儿科病房的空气、地面、床单、患者卫生习惯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等都是造成医院内感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床旁隔离措施后对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床旁隔离措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1%(1/76)、11.7%(8/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实施床旁隔离措施能明显改善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见于小儿,主要发病于夏、秋季,其临床表现为腹泻稀水便或蛋花便,每日达数次或多达数十次,病程可迁延达数月。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或红细胞,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我院儿科病房自1996年始,使用西药654—2穴位注射加中药健脾止泻散敷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共8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另设纯西药治疗组89例与之比较对照,不加选择且有完整病史资料的病例共178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外损害.方法对22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的同时,丙氨酸转氨酶增高18例(7.96%).心肌酶谱异常54例(23.9%),66例合并鼻塞、流涕、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2例,支气管炎11例,肺炎3例.结论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在肠管外消化器官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发病,这说明轮状病毒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竹梅  郑莉娟 《贵州医药》2007,31(2):175-175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我们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表现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婴幼儿多发。临床表现腹泻呈大量水样便,易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全身感染,侵犯多个脏器,严重者可致死亡[1]。我院儿科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确诊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8例。依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明确诊断[2]。其中,男性43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0例疗效分析南平市立医院葛品,黄启淦,林海,程肇平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病因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最近我们采用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对象本文90例...  相似文献   

17.
小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田  丁江  梁德玲 《贵州医药》2002,26(2):182-183
目前关于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研究报道较少 ,为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 ,探索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中儿科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病例来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儿科住院患者。从 2 0 0 0年 1月起是根据主管医生的感染报告 ,到病房作前瞻性调查 ,在此之前 2年中是由专职监测人员按月逐个查阅病历作回顾性调查所得。均参照医院感染学[1] 中对各部位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填写统一表格进行统计分析。1 2 病原学检查和药敏 取感染部位的标本常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3月中旬~4月底,我院儿科病房和婴儿室因院内感染而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暴发流行45例,由于采取严密消毒隔离及有效防治措施,得到及时控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4例,女11例,男与女之比约为3:1。除1例由院外收入之外(这为感染源),其余均在儿科病房及婴儿室感染致病。发病年龄1~3天29例(64.4%),4~7天8例(17.7%),1周~1月4例(8.8%),1月~1岁4例(8.8%)。另还有成人1例未计其内(为婴儿室护士)。接触感染源  相似文献   

19.
肖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84-1085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性肠炎是儿科最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因发病高峰期在秋冬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且病程易迁延,小婴儿常并发脱水和酸中毒.我院儿科针对秋季腹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灸药膏贴命门和双侧丰隆穴的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是一组分节段的双链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是导致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所致的腹泻普遍流行,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5岁儿童均感染过轮状病毒,但实际上并非100%婴幼儿均患轮状病毒肠炎,推测有相当数量为无症状感染。随着临床免疫学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免疫功能紊乱与各种疾病的发病有关,但对本病免疫球蛋白(Ig)测定报道甚少。笔者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7例血清Ig含量,以探讨其与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