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先天性膈膨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膈膨升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胸手术14例,经腹手术8例,均行膈肌折叠术.结果 3例因膈膨升程度及症状轻而未行手术治疗;22例行膈肌折叠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消失、肺复张满意、无复发,其中2例胸片检查示膈肌位置较对侧稍高,其他病例基本正常,膈顶位于第5~6前肋水平,膈肌无矛盾运动.术后随访6个月~8年,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膈膨升症状严重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膈肌折叠术是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肌膨升症的效果并探讨鼻吸实验在膈肌膨升症手术治疗效果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16例膈肌膨升症患者根据鼻吸实验结果分为两组,阳性组10例,阴性组6例。行膈肌折叠术治疗,手术前后分别对呼吸困难指数、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和一秒量进行检测,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阳性组手术后各指标明显改善(P<0.01),阴性组中,除动脉血氧分压手术后改善外,其他指标未见明显改善。除一秒量外,阳性组和阴性组手术效果明显有差别;结论:对于有膈肌矛盾运动的膈肌膨升症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对于没有膈肌矛盾运动的病人,手术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鼻吸试验对于膈肌折叠术手术效果有很大的预测价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膈膨升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9年5月~2005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膈膨升患儿8例,均行膈肌折叠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膈肌膨升症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3例成人膈膨升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诊断均通过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以确定病变程度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确诊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于膈肌膨升症,首要的是明确诊断,胸部X线结合胸部CT能确诊,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确切,经胸切开膈肌,行交叉重叠缝合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
赵军梅  冯立  于丽 《河北医药》2009,31(19):2667-2668
先天性膈膨升症是指先天性膈肌肌纤维发育不良,而引起的膈肌某部分或一侧膈肌位置异常升高,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胃肠道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疾病发病率较低,多见于小儿,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膈肌折叠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是恢复膈肌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张力,维持正常的肺容积及肺通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膈肌折叠术治疗成年人单侧膈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进行膈肌折叠术治疗的成年人单侧膈肌麻痹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包括呼吸困难指数、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和一秒量。结果经膈肌折叠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指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及一秒量升高,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肌折叠术治疗成年人单侧膈肌麻痹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膈膨升症患者术后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成人膈肌膨升并肺膨胀不全患者8例,在全麻胸腔镜下行膈肌折叠术,术后给予集束化临床护理。结果本组8例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有效拍背、适度咳嗽,促进肺复张;持续胃肠减压3~5d,减轻腹胀、呕吐;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预防胸腔积液;充分氧疗,预防低氧血症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寻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结果 经胸Heller术附加膈肌瓣成形术19例,其中治愈17例,好转1例,差1例.经腹Heller术附加胃底折叠并幽门成形术14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1例,差1例.两种手术方式疗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3).结论 经胸和经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长度、局部情况及患者年龄、体质情况,做相应选择.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所采用的手术方式有:经胸修补术、经腹修补术和胸腔联合切口.结果 4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均手术成功并痊愈出院.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膈肌破裂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且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术中仔细的探查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洪孝飞  张伟  张崇邦 《安徽医药》2004,8(3):208-209
目的探讨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例膈肌损伤中穿透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3例.5例均合并其它脏器伤(100%).经胸手术2例;经腹手术3例,其中2例改为胸腹联合切口.术前确诊1例(20%).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病死病例.结论胸痛、胸闷、气急和腹痛是膈肌损伤的四大症状.CT检查肺挫伤、血胸或血气胸及同侧肝或脾周积液是膈肌损伤的间接征象.手术是诊断膈肌损伤的主要方法,术中仔细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胸腹部穿透伤以经胸手术,胸腹部闭合伤以经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1.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贲门癌的手术人路及吻合方法.方法 对155例贲门癌患者经腹切开膈肌脚入路,行胃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吻合口漏及食管切缘癌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结论 经腹切开膈肌脚,行胃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2cm的贲门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总结4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经验,行单纯改良Heller手术3例,附加抗反流及保护手术38例,其中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覆盖术(简称胃底覆盖术)10例,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带蒂膈肌瓣反转修补术(简称膈肌瓣反转术)28例。行贲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5例。结果术后优良率81.6%,改善率13.2%,无效5.3%。术后胃食管反流13.2%,其中单纯改良Heller手术33.3%,胃底覆盖术20.0%,膈肌瓣反转术7.1%。结论经胸膈肌瓣反转术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鹏 《中国医药》2009,4(4):292-293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胸手术6例,经腹手术18例,经胸腹联合手术5例。术中见肺肌裂口长度3~21cm。破裂部位:左侧25例,右侧4例,均经手术确诊。经治疗,26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率89.6%(26/29),病死率10.4%(3/29)。结论创伤性膈肌裂伤临床表现常被合并伤所掩盖,胸腹部创伤患者应高度注意膈肌的损伤,一旦发现,尽快手术,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提高创伤性膈肌裂伤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经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经术前准备行疝内腹腔脏器还纳和膈肌修补术。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创伤性膈疝在早期诊断、积极术前准备的条件下手术治疗,如无严重的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肌破裂3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胸部切口手术18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9例,腹部切口手术11例。对其中35例膈疝患者按小肠、网膜、结肠、脾和胃的顺序并用纱布垫持续轻柔,缓慢按压脏器协助还纳复位。术中除处理胸腹合并伤外,膈肌裂口均用7号或10号丝线间断缝合关闭。结果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随访1~3年,均无膈疝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成功救治创伤性膈肌破裂十分重要。手术中仔细探查膈肌可以减少漏诊,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正确处理脏器合并伤、将疝人胸腔内脏器还纳入腹腔等是提高该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前不久,上海肺科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胸腔镜(VATS)下膈肌折叠缝合术治疗膈肌膨出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肺功能改善明显,胸部X片显示膈肌部位恢复正常,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没有出现手术术后并发症。膈肌膨出症是一种因膈肌发育不全、麻痹或萎缩导致膈肌活动减弱、肌纤维拉伸而引起的膈肌位置异常升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正> 例1,女,42岁,因胸痛、气促30 d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气管右偏,左胸呼吸动度低于右胸,左下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弱。胸片:左侧膈肌升高,纵隔向右侧移位。胸部CT:左侧胸腔下部可见部分胃及肠管。肺功能检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术前诊断:左侧膈疝。在全麻下经胸拟行左膈疝修补术。术中见:膈肌明显升高、发育差,其中央腱膜菲薄,向上膨出,手术将左膈肌部分切除,用折叠缝合法修补。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术后诊断:左侧膈肌膨出。  相似文献   

18.
顾潇  吴景梅 《河北医药》2005,27(1):75-76
我科于2003年12月9日收治1例纵隔肿瘤的患者,经纵隔肿瘤切除术后引起膈肌麻痹而致呼吸困难,反式呼吸,表现为吸气时,膈肌不能收缩下降而致上腹部塌陷,与正常情况相反,形成无效呼吸而致缺氧,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二次开腹行膈肌折叠术,术后仍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消炎、止血、加强营养等一系列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出现,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0岁。胸闷、胸痛、发热1月,于1989年2月23日收住院。体检: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部X 线片示右下胸有一实质性块影,边缘清晰,与肺组织无关。4月5日剖胸探查,术中见右胸腔广泛粘连,包块基底部宽大,几乎占据下胸腔,切开包膜,发现组织与肝相仿,活检证实为肝脏组织,包膜为菲薄、膨升之膈肌。故重叠修补。术后症状缓解,胸片复查右膈顶较术前下降2公分。患者痊愈出院。讨论:膈肌膨升症临床少见。膈肌发育不良为先天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膈神经损害则为后天因素。邻近组织器官的压迫、牵扯或炎症也可造成膈肌退行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膈膨升比较少见.其主要表现为消化、呼吸、循环系症状,重者器官衰竭或心跳骤停。我院自1984以来收治11例,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6月~54岁;发现症状1~6年。左侧完全性膈膨升9例。合并胃扭转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同时,合并胃扭转和慢性支气管炎2例,无合并症1例。这9例均有消化症状,其中5例兼呼吸症状,1例兼循环症状。X线检查均示膈升高达第3前肋上下缘之间,心脏右移。右侧局限性隔膨升2例,单纯右胸痛,X线片示半球形膈影突向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