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比较鉴别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为优良品种选育、繁殖、标准化及产业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来源鉴定、性状鉴定及扫描电镜方法,对砂仁主产区阳春砂仁的栽培品种进行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花粉粒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阳春砂长果型与圆果型2个栽培品种在外观性状及花粉粒特征上存在差异。【结论】拟将阳春砂归为2个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的DNA分子鉴别方法,为阳春砂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阳春砂栽培种长果、圆果、“春选”及海南砂为材料,用相应引物对26SrDNA D1-D3区和matK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差异位点,并根据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测序得到的26SrDNA D1-D3序列为739bp,阳春砂与海南砂在该区域存在4个碱基位点的差异。长果阳春砂与圆果阳春砂序列相同,但它们与“春选”阳春砂存在1个碱基位点的差异,根据26SrDNA D1-D3序列建立的系统发生树揭示了“春选”阳春砂与另外2个栽培品种间的区别。测序得到的matK序列为824bp,阳春砂3个栽培品种的matK序列相同,与海南砂存在1个碱基位点差异。【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可鉴别阳春砂的3个栽培品种,“春选”品种比长果(或圆果)品种与海南砂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阳春砂的3个栽培品种长果、圆果及春选果实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水蒸气蒸馏法、甲苯法对3个不同品种10个批次的阳春砂中乙酸龙脑酯、挥发油、水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阳春砂3个栽培品种长果、圆果、春选中挥发油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春选品种乙酸龙脑酯含量较长果、圆果显著偏低(P<0.05).3个品种水分含量均小于150 mL/kg,符合药典要求.[结论]不同栽培品种阳春砂的化学成分舍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种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认识阳春砂的种子特性,从种子上寻找阳春砂不同栽培品种的差异.[方法]以阳春砂2个主流栽培品种长果、圆果以及选育申品种春选的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进行形态、气味和色泽等常规检查,测定千粒质量、含水量、成熟度、饱满度、生活力等参数,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统计不同品种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长果和圆果种子差异较小,而春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砂仁植物品种的产地溯源及砂仁的品种、种质资源的文献研究,认为阳春砂是国产砂仁的主要品种,且以广东阳春为阳春砂的主要道地产区兼主产区,广东阳春蟠龙镇阳春砂品质最佳,但资源濒危。广东应发挥阳春砂道地产区的优势地位,特别应加强保护蟠龙阳春砂这一特殊种质资源,大力开发和优选阳春砂种质,实现砂仁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阳春砂仁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产地阳春砂仁性状、显微鉴定及挥发油含量、折光率、TLC、GC-MS等研究结果表明,引种至佛岗的阳春砂仁质量与道地产区阳春产者质量接近,可考虑作为阳春砂仁商品入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最佳道地药材,验证本草文献记载道地产区的合理性,初步明确最佳道地产区.方法 收集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8批丹参栽培品种,以及2个非道地产区3个品种共11批丹参药材,进行特征图谱分析.结果 河南、山西2个道地产区丹参相似度均在0.9...  相似文献   

8.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24-2230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阳春砂的稳定同位素比值,探讨其地域特征及产地溯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测定阳春砂中同位素比率,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别对广东、广西、云南3个省份及阳春、崇左、西双版纳、文山4个地域代表性产地进行初步判别,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同位素,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建立阳春砂产地判别模型。【结果】不同产地的阳春砂中稳定同位素δ13C、δD、δ15N数值范围不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δ13C、δD为显著差异性同位素。建立的LDA判别模型对广东、广西和云南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76.9%,4个代表性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89.7%。【结论】利用稳定同位素比值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可较好地进行阳春砂产地溯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阳春砂发育过程中内源水杨酸含量及转导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6月、8月采集的阳春砂新鲜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液相质谱联用(LC-MS/MS)的方法测定阳春砂种子团及果皮中水杨酸的含量并结合幼果期、成熟中期、成熟末期的阳春砂果实的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3个发育时期中水杨酸信号转导通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团及果皮内水杨酸的含量变化一致,且与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内源水杨酸与其信号转导基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推测为种子团内合成水杨酸后运输至果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的种类,比较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茎叶内生真菌,分析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分离频率。对所获菌株,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归类后,提取菌株的DNA并测序,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广东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26.67%,叶54.44%;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15.56%,叶43.33%,与广东阳春砂比较,卡方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广东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刺盘孢菌,其次还分离到链格孢菌、曲霉菌、葡萄孢菌、棒孢菌、镰刀菌、大茎点霉菌、木霉菌;云南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链格孢菌,其次还有木霉菌、镰刀菌、裂盾菌、小丛壳菌和刺盘孢菌。其中,刺盘孢菌、镰刀菌、链格孢菌和木霉菌是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共有内生真菌。【结论】广东阳春砂和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明显,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瓜蒌不同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其进行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用25个随机引物对山东瓜蒌不同农家品种、野瓜蒌及对照湖北栝楼进行RAPD分析。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瓜蒌各农家品种(及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建立各品种间的聚类图。结果共扩增出266个条带,其中多态带为232条,占87.2%。聚类图显示,对照湖北栝楼与瓜蒌各农家品种和野生种间的差异最大,牛心瓜蒌与仁瓜蒌、大瓜蒌与八棱瓜蒌、小光蛋与野瓜蒌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近。结论RAPD分子标记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规范、整理和鉴定瓜蒌的不同农家品种,揭示了瓜蒌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遗传背景,为山东道地药材瓜蒌的栽培育种及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鱼眼草进行生药学鉴别,总结鱼眼草的鉴别特征,为该药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观察鱼眼草的整体植株形态。【结果】原植物形态特征:鱼眼草全身被绒毛;根为直根系;叶互生,叶长卵形、羽状深裂或全裂;花小,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再排成伞房状,外数层白色雌花,内数层黄绿色两性花。显微结构特征:根的维管束宽广,外围可见中柱鞘纤维成束;茎的维管束8~25个环列,外侧可见中柱鞘纤维,髓部宽广,可见环髓纤维;叶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和非腺毛;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纤维;粉末中可见非腺毛、淀粉粒、纤维、花粉粒、导管等。【结论】上述的鉴别特征稳定、可靠,可用于鱼眼草生药学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巴戟天规范化种植基地不同农家类型的调查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巴戟天规范化种植(GAP)的优良种质筛选和种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比较巴戟天规范化种植基地的不同农家类型,并采用形态解剖学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植物学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广东德庆县巴戟天GAP基地,有6种巴戟天农家类型,它们在生长习性,根,茎,叶,药材品质等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但花的形态构造及花粉粒的电镜扫描特征一致。结论 巴戟天的6个农家类型的形态差异属于种内变异;细心薯(小叶种)和玻璃薯这两种农家类型优于其他类型,在育种时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植物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等方面鉴别山指甲(Ligustrum sinense Lour.)和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Bergium)Wild.)的生药学异同点。【方法】采集2种植物新鲜的茎、叶、花、果为样品,采用体视镜进行外观形态鉴别;采用显微镜对2种植物的茎横切面、叶横切面、叶上下表皮撕片以及粉末进行显微鉴别。【结果】原植物形态鉴别:山指甲圆锥花序,花冠漏斗形;扭肚藤聚伞花序,花冠高脚碟状。显微特征鉴别:山指甲茎髓部较小,而扭肚藤茎髓部较大;山指甲茎粉末中石细胞孔沟或层纹多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导管,而扭肚藤茎粉末中石细胞孔沟或层纹明显,导管多为螺纹导管。【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山指甲和扭肚藤的药材鉴定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英文版)》2014,34(6):741-748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flowers, leaves, stems, roots, and fruits of Chaihu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MethodsWe extracted essential oil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Chaihu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using a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The essential oil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Data were collected in full scan mode (m/z 60–600).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retention indices and by comparing their mass spectra with those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5 database, assist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formation.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constituent was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ResultsWe identified 111 components, of which 12 were common to all 5 parts, 30 were found only in roots, 14 were found only in flowers, 6 were found only in leaves, 4 were found only in stems, and 17 were found only in fruits.Conclusio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ms, flowers, leaves, and fruits of Chaihu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contain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ssential oils, and that the exact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s differs among the plant parts. To develop new medicine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ihu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resource, it is important to characterize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nt. In future research,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 essential oil mixtures.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浸种处理对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影响,寻找提高砂仁种子发芽力的适宜浸种方法。【方法】设置9个浸种处理实验组,对照组无浸种,处理1组浸泡于15mg/L萘乙酸8h,处理2组浸泡于100mg/L赤霉素30h,处理3~8组分别浸泡于清水8、20、30、40、45、50h,每期播种量为100粒,按株行距4cm&#215;4cm,采用室外盆播方式播种。【结果】萘乙酸对种子发芽起明显抑制作用,并使种子推迟出苗。赤霉素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力,并诱导砂仁种子提前萌发。8h清水浸种对砂仁种子发芽无显效,20~50h浸种则发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30~50h为佳。【结论】赤霉素及清水浸种处理可明显提高砂仁种子的发芽力,方法既简单实用又经济实惠,可广泛推广应用于砂仁的播种育苗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5种玫瑰花分别作了形态、性状鉴别,并将记录数据进行数量分类,运用距离系数及相关系数计算的多种方法,通过R分类和Q分类,获得了鉴定玫瑰花的主要性状特征,即花柱上非腺毛的着生状况;同时,分析了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发现其中的美蔷薇与玫瑰花最为接近。此为更好地利用玫瑰花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