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农业生产的疾病.自1959年什邡县报告发病后,至今在德阳市已有41年历史,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省较高,60和70年代是德阳市重点防制的疾病之一.为掌握流行规律及变迁,制订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将德阳市1980-2000年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病 (下称钩体病 )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195 8年在大竹县被临床证实 ,以后每年均有病例发生。为了解钩体病在大竹县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发病因素 ,为制定钩端螺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 1970 - 2 0 0 2年钩体病发生和流行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于后。1 资料来源统计资料来源于全县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年汇总表。人口资料摘自县统计局每年统计的人口数。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共报告病例 1340 6例 ,年均发病率4 7 17/ 10万 ,死亡 98例 ,死亡率 0 34/ 10万 ,病死率0 73%。 33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县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76-2013年高县钩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6-2013年累计发病3 814例,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和发病率为0.09/10万和21.42/10万,年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χ2=604.74,P0.01。1976-1983年发病率波动在5.39/10万~38.1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7.63/10万;1984-1993年发病呈现3次暴发流行,发病率波动在7.55/10万~169.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1994-2013年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7.8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34/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8~10月,占病例总数的94.87%,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病例集中在10~34岁,年均发病率为66.05/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2.63∶1,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民,其次是学生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7.66%和14.55%。结论四川省高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钩体病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8~10月为高发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0~35岁的农民和学生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 ,其发病率位于涪陵区各类传染病发病率的第一位 ,为了进一步掌握病毒性肝炎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 ,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重庆市涪陵区 1991-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涪陵区 1991-2 0 0 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 ,人口资料由本区统计局提供。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涪陵区 1991-2 0 0 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病肝 ) 1785 2例 ,死亡 6例 ,年均发病率为 16 6 79/10万 ,死亡率为 0 0 6 /10万 ,以 1991年为最高流行年 ,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浏阳市1991—1999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 (钩体病 )为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 1987年发病率高达 139.13/ 10万 ,死亡率高达 2 .46 / 10万。为了控制流行 ,多年来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并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 ,初步掌握了钩体病在我市的流行规律。为促进今后的防治工作 ,现就 1991~ 1999年流行病学监测工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疫情资料由本站疫情室提供 ,血清学实验采用显微镜凝集法 ,培养以受检标本接种于柯氏培基常规培养。2 结果与讨论2 .1 疫情流行的态势和流行病学特点2.1.1 疫情态势 近年来 ,发病率波动在 49.16 / 10万~12 .80 / 10万之间 ,在全市总疫…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1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钩端螺旋体病 (钩体病 )的重灾区之一 ,为此就广西近 12年来人间钩体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1990~2 0 0 1年全区累计发病 8381例 ,死亡 4 0 8例 ,病死率为 4 .78% ,年发病率在 0 .2 6 / 10万~ 5 .0 8/ 10万 ,年均发病率为 1.5 5 / 10万。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1~ 5月份病例较少 ,6月份病例明显增加 ,7~ 9月份维持在较高水平 ,8月份是发病高峰 ,10月份病例逐渐下降。 7~ 9月份的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 87.6 0 % ,是钩体病的流行季节。钩体病分布广泛 ,全区 8个地区均有病例报告 ,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池、桂林、南宁、…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1997—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有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 1997~ 2 0 0 0年我省钩体病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流行特征 :全省累计发病 4 4 12例 ,死亡 4 2例 ;平均发病率为 1 314 / 10万 ,平均死亡率为 0 0 13/ 10万 ;病死率为0 95 %。除甘孜、阿坝 2州外 ,其余市州均有病例报告 ,平均发病率居前 6位的是雅安市 (7 982 / 10万 ) ,乐山市 (4 76 2 / 10万 ) ,宜宾市 (3 76 1/ 10万 ) ,眉山市 (2 86 7/ 10万 ) ,绵阳市(2 32 2 / 10万 ) ,凉山州 (2 2 6 2 / 10万 )。全年均有病例报告 ,有明显的季节性。 6月份开始逐渐…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我县的传染病管理制度 ,制定相应措施 ,特对本县 195 0年以来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报告于下。资料来源1 疫情资料来源于文成县卫生防疫站传染病疫情年报表。2 人口资料来源于文成县统计局。结 果1 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  49年来本县传染病发病率 1979年最高达 40 5 1/ 10万 ,196 9年最低为 2 5 / 10万 ,年均发病率为 1177 88/ 10万 ;死亡率 195 2年最高达 5 1/ 10万。 1993、1995、 1996年最低为 0 ,年均死亡率为 6 42 / 10万。从发病率动态变化来看 ,本县传染病疫情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5 0~ 196 9年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高县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2004- 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高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5种6 407例,死亡38例.发病率161.64/10万~200.58/10万,年均发病率为182.04/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200.58/10万.死亡率为1.11/10万,2010年死亡率最高3.57/10万.结论 2004-2010年高县乙类传染病呈稳中有降态势,死亡率有上升.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 (钩体病 )是江西省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发病遍及全省山区、丘陵、平原及湖滨地区 ,流行菌型分属 12个群、2 4个血清型。 1998年 ,江西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钩体病为全省灾期、灾后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探讨钩体病的流行规律 ,更有效地控制钩体病的发生及流行 ,将我省 1994~ 1998年钩体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全省各地区疫情报告统计资料。2 结果分析 :(1)流行强度 :1994~ 1998年全省共发病 13 2 2 4例 ,年发病率 4 96 /10万~ 9 0 7/10万 ,死亡 2 90人 ,死亡率 0 12 /10万~ 0 48/10万。1998年发病 3 70…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 (肝炎 )是锡林浩特市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980年前报告发病率维持在 10 0 / 10万以下 ,此后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炎的流行规律 ,制订有效防制对策 ,对锡林浩特市 1982~ 1999年肝炎流行趋势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历年发病资料来自锡市卫生防疫站各年度传染病报表及疫情资料汇编 ,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82~ 1999年合计报告肝炎 2 774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12 0 4 2 / 10万 ,各年波动在11 53/ 10万~ 32 6 59/ 10万 ;死亡 2例 ,病死率0 0 7%。2 2 地区分布 全市各苏木、国营…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状况,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2001-2008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全省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1 40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11/10万~1.15/10万,年均发病率为0.42/10万;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病例38例,病死率为2.75%,病例以散发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江西省的赣州市、宜春市和上饶市,3市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4.59%;7-8月为钩体病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71.9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44%;发病年龄集中在10~59岁,占全部病例的91.74%;男女性别之比约为2∶1;2002-2007年钩体病监测发现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32.61%)和澳洲群(15.94%)。结论2001-2008年江西省钩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7-8月为高发季节,与早晚季水稻"双抢"有关,也与职业人群相符,表现为稻田型流行特征;主要传染源及流行菌群分别为野外鼠和黄疸出血群钩体。  相似文献   

13.
宜宾市翠屏区1991-2000年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宜宾市性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 ,为宜宾市制定性病防治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宜宾市翠屏区 1991-2 0 0 0年性病疫情做了简要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宜宾市翠屏区防疫站疫情统计室 ,人口资料来源于宜宾市统计局。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1991-2 0 0 0年宜宾市翠屏区共报告性病病例112 2 9例 ,发病率波动在 5 2 0 6/ 10万~ 419 95 / 10万之间 ,年平无发病率为 15 5 73 / 10万 ,(表 1)。 1992年性病发病率最低 ,为 5 2 0 6/ 10万 ,1999年发病率最高 ,为 419 95 / 10万 ,1991-2 0 0 0年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91~ 1998年百色地区仍有百日咳疫情局部暴发流行 ,为探索百日咳发病的流行特征 ,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百日咳发病率 ,现将 1991~ 1998百色地区百日咳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百色地区每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百日咳疫情监测年、月报表。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 .1 疫情概况  1991~ 1998年每年均有百日咳发病 ,共报告病例 52 3例 ,死亡 1例 ,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 1.86% / 10万、 0 .0 0 3 / 10万 ,病死率为0 .19%。发病率波动在 0 .3 1~ 5.54/ 10万。2 .2 地区分布 全地区 12个…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贵州省平塘县2001-2005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指导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及措施,现将平塘县2001-2005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平塘县2001-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自平塘县统计局。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2结果2.1总发病率、死亡率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445例(甲类传染病报告为零),年均发病率为293.29/10万,年均死亡率为2.11/10万(表1)。5年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共4417例,年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25.10/10…  相似文献   

16.
谷城县2004-2006年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县卫生防疫站防疫科每年度的传染病疫情资料。 2结果 2.1发病、死亡概况2004~2006年谷城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4098例,死亡6种13例。年均发病率为252.58/10万,死亡率为0.82/10万,病死率0.33‰。2004年发病率最高,2006年死亡率最高。(表1)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1960~1998年急性传染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掌握我区七地市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分析流行因素 ,为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我区七地市196 0~ 1998年的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流行情况 :196 0~ 1998年我区共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 17种 ,累计发病10 81138例 ,死亡 7436例 ,年均发病率112 0 .14/ 10万 ,年均死亡率 7.70 / 10万。发病率最高是 1985年 (132 35 .38/10万 ) ,最低是 1995年 (317.74/ 10万 )。2 .各系统传染病发病情况 :我区196 0~ 1998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46 0 78例 ,年均发病率为 772 .99/ 10万 ,占总发病数的 6 9.0 1% ,主要病种有痢疾、肝炎、伤寒及脊髓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温州市传染病流行特征 ,为今后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温州市 1999~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 来自温州市 1999~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订正年报表。2 方法 汇总统计分析。结  果1 报告发病率 该市自 1999年以来 ,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 19种 ,报告发病 5 2 2 5 3例 ,死亡 2 6人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2 38 0 5 /10万 ,死亡率为 0 14 /10万 ,病死率为0 0 5 % ,(表 1)。表 1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时间发病数 发病率(1/ 10万 ) 死亡数 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2004-2008年高县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2004-2008年高县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高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乙类传染病15种4757例,死亡11例。发病率172.13/10万~200.58/10万,年均发病率为185.42/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200.58/10万。死亡率为0.43/10万,2006年死亡率最高0.79/10万。结论 2004-2008年高县乙类传染病呈逐年下降态势,死亡率无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0—2012年资阳市钩端螺旋体病(1eptospimsis,钩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报告数据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资阳市钩体病累计报告85例,年均发病率0.71/10万,合计死亡7例,合计病死率为8.24%。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753,P〈0.01);仅8、9、10月份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9月,占病例的84.7l%。病例中农民占92.94%,35岁以上中老年病例占82.35%。2010年乐至县发生1起钩体病疫情。85例钩体病病例均有田间劳动和游泳戏水史,流行的主菌群是黄疸出血群。结论2010—2012年资阳市钩体病疫情维持在较高水平,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病死率较高,夏秋之交高发,典型的稻田型钩体病流行,中老年为钩体病主危害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